返回第360章 我穆里玛回来了!  抗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甘文焜的意见无疑给王五指明了局势发展关键所在。

一直以来他最担心的就是蒙古兵入关援救清廷,那样他势必要与蒙古人在燕京城外鏖战一场,输了人死鸟朝天,赢了就是这燕京的天。

于战斗力这一块,王五并不觉得入关的蒙古兵有多高,因为能够为满清所用的蒙古各部实际跟绿营一样,都是被八旗打怕没有血气的伪军存在。

并且自皇太极时期开始,清廷就有意识的削弱亲附满洲的漠南蒙古各部,包括与满洲关系最为紧密的科尔沁部。

除了把有战斗力的蒙古人编入蒙八旗直接挖蒙古各部的墙角外,清廷又将漠南蒙古各部原地圈划为各旗,用各种封号来拉拢蒙古各部的王公贵族。

印象中一开始清朝给蒙古王公贵族的封号还是带有荣耀性质的,且不仅免费还给予一定赏赐。到了后来这些封号就成了清朝敛财的手段,一百两银子就能买一个蒙古王公头衔,如果想升到更高的闲散宗王则需多花五百两。

结果蒙古王公贵族们为了这些虚名不惜倾家荡产前往京城朝见清朝皇帝,然而只要这些蒙古王公贵族进入燕京,就很难再回到自己领土,成为名不符实的王公。

清廷为了让在燕京的蒙古王公们能够安心居住,不想着回到草原闹事,便往往招他们为驸马,日子一久蒙古的王公大臣自然被腐蚀得乐不思蜀,忘记他们曾经才是草原最大的霸主。

另外为了从根上断绝蒙古人再次崛起的可能,清廷还在蒙古地区大力推广黄教,给予黄教僧侣各种特权,比如免除赋税和徭役等,为此颁布“男丁出家”制度,规定每个蒙古家庭必须有一名男丁进入寺庙出家。

一旦成为僧人,这些蒙古青壮年不仅无法成为兵源,更无法为部落繁衍子嗣,属于清朝针对蒙古的特色计生。

不准人繁衍后代,从来都是亡国灭种的不二选择。

盐铁等蒙古人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也被清朝牢牢掌控,规定由晋商八大家主导蒙古地区的贸易,晋商为了发财在蒙古地区发放高利贷,只要蒙古人还不起钱就立即将他们的财产和家畜全部没收,甚至连出嫁的婚女都被当作抵押品来进行交易。

各种措施下,曾经纵横东亚甚至纵横整个世界的蒙古人,就这么被清朝彻底玩废,人口下降到只有区区几十万人。

而这些,都是在所谓“满蒙一家”口号下进行的。

所以,王五一直觉得对满洲仇恨最大的两个民族一个是汉,一个就是蒙古。

明朝时期虽然一直打击蒙古人,但那是为了边境安全,从来没想过对蒙古人进行绝种。

唯一一次想要灭亡某个民族的战斗就是成化年间针对女真的扫穴。

可惜,这次扫穴不够彻底,导致百余年后女真死灰复燃,最终酿成大祸。

穆里玛给的情报说其兄鳌拜在时征召入关的是蒙古兵共有32000余人,主力是察哈尔部的8000人,科尔沁部的6000人,其余是敖汉、奈曼、克西克腾以及归化城附近的蒙古各部。

科尔沁是蒙古各部亲最近满清的,原因科尔沁的女人是清朝的皇后,现在的清太皇太后布木布泰便是科尔沁人。

领军的是布木布泰的娘家侄子辅国公图纳黑,从科尔沁与满清皇室关系来看,图纳黑带领的这6000蒙古骑兵应该是入关蒙古联军中最忠于满清的一支。

察哈尔部早年比较风光,没落之后被清朝征服,沦为附庸。

因此战斗意志可能并不高。

其余各部大抵差不多,主动要入关替满清平定南方叛乱的应该是极少数。

蒙古现在也就是漠北和漠西两支还保有较高战斗力,且对清廷并不感冒。

一支和硕特,一支准噶尔。

后者,更是和满清厮杀了上百年,直到乾隆年间才被灭绝。

另一支喀尔喀在顺治初年曾反抗清廷,被多铎领军镇压,这会对清廷是持臣服态度,因该部较远,所以鳌拜没有征召他们入关。

王五记得前世历史上吴三桂起兵后,有一支蒙古部落曾经想奇袭燕京,后来被图海带领的包衣大军击败。

就是不记得这是蒙古哪部。

要是也在这次的联军中,或许可以拉拢分化。

整个联军中就科尔沁和察哈尔较为能战,但也仅是相对其他各部那些连铁制兵器都没多少的部落而言。

和清军、周军的战斗力绝不在一个等级。

问题在于北上的周军兵力有限,去除刘良佐和白秉贞部,也就七千多人。

三万多蒙古兵装备再差,也是清一色骑兵。

正面打起来,周军未必能够取胜。

毕竟,周军本身也是临时揉合在一起的武装集团。

奉白秉贞之命率领2000督标精兵北上助战的周奎倒是能够听从王五指挥,刘良佐那里用听调不听宣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打燕京可以一块打,但除了一块打燕京,刘良佐部任何事情王五都没法干涉。

属于打着周军旗号的半独立性质。

这种状况下,王五哪里敢同刘良佐并肩同蒙古人大战一场。

万一关键时候刘良佐为保存实力擅自撤退,那就是另一出一片石之战了。

因此,北上前王五就是希望能快速奇袭燕京,尔后凭借燕京城把蒙古兵耗走,不与他们正面开战。

等自己完全掌控北方并消化战果后,再腾出手来对付蒙古人。

现在看来,自己之前把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有点杞人忧天。

诚如甘文焜所言,蒙古人比满城的八旗军还缺粮。

只要燕京周边的粮仓被周军牢牢控制,那王五压根不需要担心蒙古兵。

甚至于,来燕京的蒙古兵越多越好。

没有粮食,来的越多就越是累赘,不仅无法成为清廷的救命稻草,反而还会成为压死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是眼光的不同。

甘文焜能从小小笔帖式升为燕京市长,靠的不仅仅是运气,也是靠其自身才华。

此人的出现犹如一团迷雾中突然闪现一道青光,为王五的下一步指明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