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繁敦丘破
可史涣却是不喜反忧,因为集结在这里的兵力已经是他麾下最为精锐的部曲了。
入蜀时,史涣所部四千人都是比较精锐的曹军主力部队,其中大半都是有战斗经验,装备齐备的老兵,剩余的也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
可入蜀之后的战事让史涣所部伤亡不小,除了伤兵回归建制外,其他就是从汉中郡兵以及蜀地青壮中拣选身强体壮的青年补充。
如此一来,虽然史涣所部的兵力依旧是满员状态,但战力却是有所下降的。
眼下与文聘所部激战正酣的千余人,是史涣麾下最为精锐的老底子,不但七成以上的兵员都是老兵,而且还装备了史涣所部大部分的铁甲以及防护力最好的皮甲和长短兵杖。
如此精锐,再加上巨楯车上的弓弩掩护,竟只能占到优势,别说将左幕军赶出寨墙了,就连击退都迟迟难以做到,这让史涣如何能高兴的起来?
须知另外两面的左幕军也已经在攻击寨墙了,只是因为没有文聘这边的攻城器械,不得不蚁附攻城,进展不大罢了。
可问题就久守必失,守军必须要掌控一支有力的机动兵力进行机动反击作战。而史涣手里的那支机动兵力,眼下却被文聘所部给死死缠住了。
一旦其他方向上的左幕军有了进展和突破,史涣几乎再拿不出任何能用于反击的有效力量了。
史涣阴沉着脸色,虽然极不愿意,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那就是向曹昂求援。在史涣看来,眼下战事才刚刚开启不久,坐拥金汤要寨的他居然最先求援,也不知主将曹昂会如何看待他?
可比起曹昂可能的轻视和不满,丢掉繁敦丘的后果无疑更加可怕,史涣不敢拿曹氏大军做赌注。
事实上史涣还真想多了。
远处曹昂看见繁敦丘这边的异变后,在司马懿的建言下,已经以曹恭为将,领两千援兵疾驰而来了。
没有人比曹昂和司马懿更清楚,若是繁敦丘有失意味着什么。
那将会是整个联军崩溃的起始点。
史涣在派出求援使者后长松了口气,重新将注意力投回到正面战场上。
左幕军正如他预想的那样,不但没有后退,反而不断的再价码。
又是两个新锐屯的甲士踏入战场,替换下了两个屯久战疲倦的战友,双方交替了战线后,新锐甲士继续朝着曹军阵地猛攻。
铁甲士在阵战的时候,伤亡是相当小的。
铁甲士最大的伤亡往往发生在两个时间点上,第一种就是战败崩溃后,那时候的铁甲锐士将会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般任凭对手恣意猎杀。
第二种则是近身肉搏乱战,这种情况往往失去了编制,失去了战友的掩护,搏杀仅在瞬息之间,伤亡烈度自然直线上升。
可现在两种情况都不是,因此前线打的很是火热,可伤亡却并不大,反倒是疲劳度增长的很快,两边都不得不调派部队轮换。
这种轮换的过程中相当考验指挥官的经验和判断,否则很容易被对方抓住弱点,直接打开局面。
被撤换下来的士卒在辅兵的帮助下脱下沉重的盔甲,大量的汗水直接喷涌而出,仿佛一个个小型喷泉似的,溅湿了地上的泥土。
可士卒们根本顾不上这些,他们大口大口的喘息着,一边将水囊口对着喉咙倾倒着。
史涣眉头紧皱,眼下的伤亡比是曹军占优,双方的交换比大概在七比十之间,曹军七,左幕军十。
然而史涣却愈发忧心起来,文聘所部硬扛着不利的战损比,却源源不断的投入部曲,只是这半个时辰,文聘麾下的十个近战屯已经全部上阵,换了一轮了。
可文聘却没有半点退缩,依旧将休息好了的士卒再度顶上来轮换,甚至就连他本人都已经推进到了营外近点,要不是亲兵死死拦着,早就进入弓弩射程范围内指挥了。
冲锋在最前沿的文则也身负三处箭伤,两处枪伤,还被铁瓜在胸口砸了一下,以至于明光铠的护心镜都被砸瘪了。但他仍高呼酣战,只下去休息了两盏茶的时间,就又冲了上来。
以史涣的经验判断,左幕军此时也已经相当疲倦了,这时候局势是十分有利于曹军的。
如果史涣手中还有一支生力军,不需要多少,只要五百甲士,一波反冲锋很可能就能冲动对方的阵脚,将左幕军逐出营寨。
营外就是斜坡,左幕军一旦被赶出了营寨,根本收拢不住阵脚,只能一路溃退到丘下。
届时再拿剩余的巨楯车堵上缺口,左幕军这一个时辰的努力就瞬间化为泡影,而史涣就有了余力应对两翼的左幕军攻势,危险也就解除了。
可史涣还有余力吗?
答案是没有了。
唯一可以动用的就是史涣身边的亲卫屯,这也不过区区百人。哪怕加上弓弩手,也凑不出三百人来。况且史涣所部的弓弩手也一直在战斗之中,连续的射击使得许多弓弩手的臂膀开始酸胀,体力损耗丝毫不比前线的甲士来的少。
难道从其他两面寨墙上抽调兵力?
这念头刚一生出来,就被史涣给掐灭了。
他冒险反击的目的就是能有余力去应对两翼可能发生的突变,现在从两翼抽调兵力,这不是反而增加了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吗?
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了。
关键时刻,史涣还是咬牙忍耐住了,并没有从两翼抽调兵力,而仅仅只是下达命令让亲卫屯做好战斗准备。
如果有可乘之机的话,他还是想打文聘一波反击。
就在史涣耐着性子寻找战机,曹恭所带的增援兵力紧急赶来救援的时候,繁敦丘右侧猝生大变。
只见一铁甲将校突然窜至寨墙之上,先以左盾荡开守军两把长枪的刺击,随即往前就地一滚,手中长刀一撩,登时将那两名守军的小腿划开,紧跟着,又顺势而起砸翻第三个守军,然后以肩甲硬扛第四个守军劈砍,反手一刀割破了对方的喉咙。
只是这一瞬间的事情,这铁甲将校竟然清空了这一片城头的四名守军,后续的左幕军开始源源不断的登上城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