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0章 仙人与仙灵  绝对命运游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0章 仙人与仙灵

萧杰一怔:“请元君指教。”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孤云众仙,十之八九都保留着或重塑了血肉之躯!而蓬莱众仙,则几乎全都如你此刻一般,以纯粹的仙灵之躯存在行事!”

萧杰顿时愣住:“啊?为何会如此?这……有何深意?”

“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一个‘人’字之上。”苏芷晴神色肃然,“何以为人?人有七情六欲,人有喜怒哀乐,人有爱恨痴缠,有亲朋故旧,有贪嗔痴慢疑,有对美好的追求与对痛苦的逃避。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复杂而鲜活的感受与牵绊,才有了称之为‘人性’的东西。而这一切的载体与根源,很大程度上便是由我们的血肉之躯所决定和引发的。”

“正因如此,在上古时期,第一批成就仙道的先贤们,便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是保留这具承载了人性一切的血肉之躯,做一个拥有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还是彻底褪去凡胎,超脱一切肉体牵绊,做一个绝对理性、契合天道的纯粹之‘仙灵’。”

“仙灵者,太上忘情,契合天道,以绝对理智观照万物,近乎法则化身,无悲无喜,无善无恶,追求的是永恒与真理的极致,却也失却了生而为人的诸多乐趣与温暖;而仙人,虽拥有超凡脱俗的力量与寿命,却仍保留着人性核心,会有偏爱,会有执着,会因美食而欢欣,会因离别而伤感,拥有复杂的情感与欲望,更像是力量强大后的‘人’。”

“当年洪荒时代的远古众仙,因这根本理念的不同,逐渐产生了分歧。保留肉身的仙人们觉得那些仙灵冷漠无情,不近人情;而选择灵躯的仙灵则觉得仙人们沉溺低级趣味,未能超脱,道心不纯。双方分歧日益增大,最终导致了彻底的分裂。”

“原本,蓬莱州与孤云州一样,都是‘仙灵’与‘仙人’混杂而居,彼此间虽有论道,却也相安无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理念之争愈演愈烈。蓬莱州的仙人们大多转化为或倾向于仙灵之路,认为唯有摒弃七情六欲,断绝尘缘,才能真正贴近大道,获得终极真理;而孤云州的仙人们则大多认为,仙人亦是由人修炼而来,不应彻底否定自身的根源,失去了欲望与情感,与天地间一块顽石、一段枯木有何异?那长生久视,又有何意义?”

“后来,分歧无法调和,孤云州上倾向于‘仙灵’之道的,便陆续离开了孤云州,去了更认同此道的蓬莱州;而蓬莱州上那些仍眷恋人性、不舍肉身的,则大多来到了孤云州。

到了约八千年前,域外天魔大举入侵九州世界,我等孤云众仙以守护苍生、拯救世界为己任,纷纷出世,浴血奋战。而那蓬莱众仙,却认为尘世纷争、众生劫难皆为天道循环一部分,干预其中毫无意义,竟然趁机彻底封闭仙岛,斩断与九州的一切联系,随洋流飘向东方无尽大海深处,自此再也无人得见其踪。”

“其后九州又历经数次大劫,他们竟都冷眼旁观,坐视我等孤云众仙独自苦战,死伤枕藉,可谓是毫无人性,简直一群冷血无情、悖逆纲常的石头疙瘩!”

妙法元君说到这里,语气中不禁带上了明显的愤懑与不齿。看得出,她绝对是坚定站在保留人性、拥有血肉之躯这一边的。

萧杰心中略微有些震惊,虽然按理说这信息足够震撼,但由于仙灵之躯的影响,他并未感到太过激动,只是理性地觉得“原来如此”。

“可是……苏道友,我目前并未觉得自己有何不妥啊?思维清晰,也能做出和常人无异的判断。”萧杰有些疑惑。

“你现在感觉变化不大,实属正常。”苏芷晴解释道,“因为你才刚刚成就仙位不久,你的意识、你的思维模式还保持着过去作为凡人时的强大惯性,人性还能依靠这惯性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天长日久,十年、百年、千年……没有血肉之躯作为‘锚点’来持续产生并承载那些细微的情感波动和生理反馈,你的灵识会变得越来越纯粹,也越来越淡漠。你会逐渐不再能体会美食的滋味,不再能感受美酒的醇香,不再能欣赏音乐的动人,不再会因胜利而欢呼雀跃,不再会因失去而黯然神伤,甚至不再会对异性产生心动之感。”

“最终,你会彻底失去所有人性与情感,变成一个真正的、绝对理性的、也是绝对冰冷的——‘仙灵’。”

“所以,依我之见,你若不想变成那般模样,最好还是尽早为自己重塑一具血肉之躯的好。这既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锚定,也是对自身人性的一种确认和守护。”

萧杰顿时陷入了沉思。

怪不得……怪不得这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得知好友复活,还是获得强大职业,甚至被安然突然亲吻,自己的情绪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异常的“稳定”。仿佛理智知道“此刻应当高兴”或“此刻应当惊讶”,但心底却难以掀起真正的波澜。之前只觉得是心境提升、古井无波的表现,甚至暗自欣喜于这种状态,如今听妙法元君一番剖析,方才惊觉这或许正是“人性”正在被“仙性”逐渐侵蚀的征兆!

若是最终失去了人性,自己成仙的意义何在?追求强大的力量,不正是为了能更好地守护珍视之物、享受生命的美好么?可如果连“享受”的欲望和感知都失去了,那长生不死、法力无边,与一块万古不变的石头又有何异?

刹那之间,萧杰已然做出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