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3章 晒网专家  寒门国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张峦道,“俩熊孩子,想管也管不住!我只负责安心享乐便可!女儿嫁出去了,未来孩子也不用我操心。我就是个混吃等死的,大不了……再过几年松散日子,将来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

……

……

新军训练之事进展很快。

这些新兵都是一张白纸,任由人在上面挥毫泼墨,经过严格训练后他们很快便学会发射火器,并以火器为基础进行排兵布阵,并适当锻炼骑马射击技能,以及在特殊环境下的交战……

由张延龄制定的详细的训练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王越身为这路人马的总教官,完全是按照张延龄所列方法进行训练。

连王越自己,都没想到效果会那么好。

这天朱祐樘又过来检校人马。

作为朱祐樘亲手打造的军队,他对训练非常上心。

因为张延龄正忙着新火器的研发制造,所以陪同皇帝观看操演的是王越,王越一边解说,一边跟朱祐樘汇报最新进展。

“陛下,以老臣所见,若将这路人马调去西北,定可打得鞑靼人落流水。”王越道,“臣有信心能一举平定草原。”

朱祐樘笑道:“王卿家,说这个会不会太早了些?”

王越道:“臣真的有信心,请陛下给老臣一次机会。”

很多时候,王越都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一面,毕竟对他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年岁已大,可能坚持不了几年了。

如果按部就班让这路人马发展,等真正训练大成后,他已经作古,那恢复王家的爵位就彻底没戏了。

朱祐樘道:“火器正在改进中……如果能造出更好的火器,那绝对可以与鞑靼人一战。眼前列装的……还不太够。”

“这样了……还不够吗?”

王越诧异地道,“陛下,以臣所见,目前军中装备的火器已足以跟鞑靼人正面抗衡,甚至稳占上风。只要是十倍以内的鞑靼人,都可以将其剿灭。”

“不够。”

朱祐樘显得很贪心,道,“如果只是能够以一敌十,风险还是太大了。朕要的是大明王旗所至,所向披靡,如果还是要靠大军团正面会战我们才有机会取胜的话,那也未免太过草率了。”

王越听到后,不由感觉眼前的小皇帝,似乎比他父亲的野心都来得大。

不但要平定草原,还要在没有任何悬念的情况下完成一切?

目标定得会不会有些太大了?

朱祐樘道:“不管怎么说,王卿家辛苦了……你功劳很大。朕已经决定跟朝中人商议,给你一个官职,让你能安心训练新军……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臣谢恩。”

王越希望得到的自然是爵位。

但他又知道,如果不能在战场上立功的话,皇帝最多赐给他一个看起来很大但其实没什么用的都督府军职,再或是一个文臣的官职,估计是挂名的巡抚或是兵部侍郎之类的。

他毕竟做过兵部尚书,现在给他任何官职,都不如恢复爵位来得实在。

……

……

王越在朝中替皇帝训练新军之事,逐渐为朝野知悉。

联想到之前皇帝没有委命三边总制,很多人开始意识到,皇帝有可能想重用王越,但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最后给叫停了。

至于王越训练新军的目的,多数人认为是皇帝打算以此来对草原游牧民族发起反击,而王越有几次进兵草原且取得辉煌胜利的先例,似乎以王越来统帅这路人马,再合适不过。

只是文臣对于王越还是有比较重的戒备心理,就在于王越这个人平时与文臣并没有过密的交往。

说白了,王越并不是传统儒臣,更像是一个投机倒把者,文臣那一套体系和逻辑在王越这儿总显得格格不入,没人愿意把王越当成自己人。

这天早朝上。

朱祐樘让李荣宣布了一份由张峦亲自草拟的奏疏,请求以王越为兵部左侍郎,协同完成新军日常操练。

众大臣很疑惑。

兵部左侍郎?

这不是张峦自己的官职么?

难道张峦又想来个撂挑子不管,把自己的官职直接交给王越?而他却躲在后面看热闹?

刘健走列道:“陛下,兵部不可有两位左侍郎,更何况,目前张学士在兵部任职,也算兢兢业业,何至于要再委派他人呢?”

这次连朱祐樘都暗自皱眉。

刘先生,你把我岳父在兵部一天打鱼一个月晒网的行为,说成“兢兢业业”?你不觉得这评价会让人很尴尬吗?

李荣道:“刘阁老,张学士身体状况不佳,已经许久未曾去过兵部坐班。本来陛下有意让张学士主持日常练兵等事,但可惜条件不允许,如今由王越来替代其完成,无论是陛下,还是张学士,都能放心。”

刘健问道:“那张学士该如何立处?”

李荣笑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张学士继续在家养病,待其病愈后,再说其他的。”

之前是户部右侍郎,现在乃兵部左侍郎,好像张峦就不想在朝中浪费他的时间,更愿意把自己的官职交给别人。

现在似乎只有阁臣这层身份,没有说彻底撒手,但因张峦本身并没有在阁部中当差,是否假手于人好像没多大区别。

“刘先生,你认为不合适吗?”

朱祐樘道,“新军总需要有人负责日常操练等事项,朕觉得,由王卿家去负责,乃最合适的人选。除非有他人能替代此职位……如果诸位卿家还有更好的人选报上来,不妨现在就说明。”

皇帝懒得说什么“日后再议”。

你们要是反对王越当兵部左侍郎,就选个更合适的人出来……当然这个人要放弃兵部的很多事务,等于说同时要兼顾兵部和新军两边。

如果这么想,好像把王越和张峦两个并列为兵部左侍郎,就显得合情合理多了。

因为两个人……都不太像全职侍郎,更多是混日子的,只是一个负责新军,一个则在家养病。

其实不管是两个侍郎,还是没有侍郎,效果别无二致。

因为他们都几乎不会出现在兵部衙门。

刘健看了看徐溥,意思是你这个首辅要不要出来反对一下?

此时的徐溥却像是失聪了一般,立在那儿做沉思状。

旁边自然有人想站出来反对,但现在的问题是……

皇帝让他们举荐更为合适的人选……本身训练新军这件事,他们就不赞成,如果推荐人出来,等于默认皇帝此举是合规的。

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掺和,让皇帝直接用非常规的人去训练新军,这样就算回头有了问题,也跟朝臣无关。

乃皇帝自己胡闹。

他们甚至可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书写一笔。

“诸位卿家,没有意见吗?”

朱祐樘道,“如果没有的话,这件事就先这样吧。另外……”

到此时,朱祐樘好像终于下定决心一般,朗声道,“皇后已怀有身孕,估计会在今年秋天诞下孩子。朕本不想打扰到你们,但事到如今,朕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就先与你们说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众大臣虽然对张家得势这件事有很大的意见。

但面对皇帝马上要有孩子这件事,他们还是不得不立即做出恭喜的姿态。

毕竟皇帝能及早诞下子嗣,那意味着皇位将会在皇帝这一脉传承下来,皇位就没有了任何争端,这有助于维护朝堂的稳定。

毕竟皇帝一直没有子嗣的话,会让下面各大势力的人产生纷争,甚至有的人会做一些盘外招,甚至会有人起心思,揣度皇帝的政策是否会有连续性的问题。

现在好像就不用为此担心了。

皇帝这么早就能让皇后有身孕,说明皇帝从身体素质再到生育能力,都毋庸置疑。

这比先前那位成化帝,就要好很多。

就娶一个皇后都能这么早有身孕……那有关纳妃的事,似乎可以先消停一下,谁让人家张家就是这么有本事且还有时运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