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泽阳的手中,如今可是有着大笔空闲的资金,就算是汇丰支持我们,也不一定能在资金上超过他。”
李加诚可是知道,包泽阳从港岛几大银行质押了很大一笔钱。
虽然对外宣称的是要做海外投资,但是这种话大家听听就行了,谁会把自己真正的商业计划说出来呢?
“我知道,所以我还有另一种办法。”
“li,我知道,你们华人有一个说法,叫做兵不厌诈。”
“从战场的角度来说,如今置地已经突破了我们的防御圈,我们想要进行反击,那么除了派兵增援以外,还有一招,就是吃掉他们的先遣队。”
“对惠康来说,它们的先遣队,就是那些24小时便利店。”
“这些便利店在商场关门的时间里,为周围的客户提供了足够时长的零售服务,变相的也增加了他们对惠康的认可度。”
“而我们要反击,那么首先就要拔除这些便利店。”
“li,我知道在港岛,有很多的社团组织,而这些人活动的时间,其实跟惠康这些24小时便利店的营业时间是重迭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适当的让这些便利店歇业一段时间,为我们争取时间。”
马世民沉声的说道。
他做过雇佣兵,对这一套自然是十分熟悉的。
他也没什么心理负担,因为马世民很清楚,真正的商业,要么靠的是拳头,要么靠的就是政客。
怡和太古他们在港岛做成四大洋行,靠的可不是自己的商业道德,靠的是英国的军舰大炮。
反过来说,港岛的华人富商,也是如此。
早期的华人富豪起家靠帮派,而后面成为巨富,就要靠他们英国人,从买办四大家族,只要是在港岛这片土地上混饭吃的,莫不是如此。
别的不说,就说港岛的房地产,这里面很多时候,不是有钱就能办的,没有社团势力的参与,很多项目根本无法做。
每年港岛有多少在建的大楼会着火,那可不是因为天干物燥,防火不规范。
马世民相信他这么一说,李加诚肯定能听明白。
而果不其然,李加诚听完之后,看向了马世民。
“西蒙,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可就意味着跟置地全面开战了。”
社团势力,李加诚当然有。
毕竟他可是潮汕人。
要知道早些年港岛最大的那几个社团势力里面,有两个就是潮汕势力。
而且四大探长之一的吕乐也是潮汕人。
你要说李加诚在这方面没有势力,那就是白扯了。
只不过李加诚同样很明白,社团势力这东西,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奇效,但是用不好,也是大麻烦。
虽然表面上看,包氏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资源,包钰刚早些年的商业势力都在海上,但是这不代表着包家完全没有反制的能力。
浙商或者更准确的说,宁海商人作为港岛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手中其实也养着一批人的。
不然,从娱乐圈的邵一夫,到毛纺大王曹光标,再到南丰集团的纱大王陈廷骅,这么多同出一地的浙商崛起,后面没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李加诚并不像马世民那么肆无忌惮,要不要动用这部分社团的力量,他需要考虑。
“这样,我先跟沈弼见一面,打听一下消息再说。”
李加诚觉得还是先跟沈弼见上一面,了解一下情况。
而李加诚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沈弼,其实也很想见他。
原因也很简单,此时的沈弼,已经得知了李长河牵线让美洲银行和富国银行跟渣打合作的消息。
那天晚上的宴会,汇丰自然也收到了请柬,沈弼并没有亲自去,但是还是安排了汇丰的一个高层前去。
也因此,詹姆士跟马修斯和罗恩畅聊的场景,他自然也看到了。
等回来汇报给沈弼之后,沈弼动用自己的人脉,稍微一打听,便知道了大概。
其实对于渣打跟美洲银行的合作,沈弼倒不放在心上。
渣打的战略也就那样,说白了,要不是汇丰不适合在港岛独霸一方,早就把渣打排挤出去了。
渣打能活到现在,跟汇丰留着它也有很大的关系,要不然伦敦那帮老爷们,一定会盯上汇丰的。
但对于“包泽阳”跟渣打的走近,沈弼很关注。
如果包泽阳旗下的置地连同海外的资产一并全方位跟渣打合作,那对渣打银行来说,绝对是获得了超级大的助力。
对方一定能够得到飞速的发展。
这就让沈弼很头疼了。
他愿意留着渣打,但是肯定是不想看到渣打银行做大的,因为那会冲击汇丰在港岛的领导者地位。
最重要的是,还有包泽阳的选择。
这小子怎么就不跟他的伯父一样,对汇丰那么亲近呢?
除非?
沈弼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
这个年轻人,难不成是想要学洛克菲勒,罗斯柴尔德那些家族那样,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财团?
毕竟对方跟洛克菲勒家族关系那么密切,想来肯定是了解很多洛克菲勒家族的产业的。
而他又有那么强的商业天赋。
对包泽阳来说,单纯的成为一个世界富豪,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挑战性,毕竟他现在就是。
所以对方心底隐藏的意图,或许是要打造一个东方的财团?
而财团的核心,就是银行!
所以这家伙对汇丰和他抛出的橄榄枝一直没有欣然接受,而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或许就是因为他知道收购汇丰无望?
现在转而盯上了渣打?
沈弼坐在那里,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他以前一直没太想通包泽阳的做事思路,总觉得对方天马行空,产业到处开。
但是现在,他忽然间察觉,他好像摸到了一点对方的意图,如果以财团的模式去看的话,对方的很多商业轨迹,其实就有迹可循了。
“叮铃铃”
就在此时,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打断了沈弼的思路。
“喂”
“大班阁下,和记黄埔的李加诚先生来了,说是跟您约好了见面。”
电话那头,外面的秘书轻声的询问道。
沈弼点了点头:“对,带他进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