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圣旨的大意就是嘉靖皇帝要闭关玄修七七四十九天,在这四十九天内,一切军国大事裕王皆可会与内阁决断,同时又命朱载坖移居文华殿以摄国政。朱载坖在接到这份圣旨之后,整个人也有点懵逼加意外了。
话说嘉靖皇帝闭关七七四十九天,让他暂时发挥一下监国的真实作用,他也觉得这也没啥不得了的。
反正这些年也都一直顶着“监国”的名号在裕王府看司礼监和通政司送来的奏疏学习政务。
但是现在嘉靖皇帝居然让他移居到文华殿,这可就超出了朱载坖的预计。
要知道文华殿可不是一般的宫殿,这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宫殿。
在天顺至成化年间的过渡阶段,文华殿可是皇太子登基之前摄政的宫殿。
现在嘉靖皇帝居然让朱载坖到文华殿内摄政监国,等他七七四十九天闭关结束,这怎么看都觉得让人不太真实。
朱载坖不由抬头看着传旨的黄锦,“公公是不是念错了?怎么会是文华殿?”
黄锦笑眯眯的扶着朱载坖起身,语气也极尽亲切的说道:“王爷没有念错,就是文华殿。帝君这次闭关非同小可,又为了让王爷能够震慑群臣,好好的履行监国摄政的责任,所以就选了文华殿。”
朱载坖道:“可是,那可是文华殿呀,本王何德何能可居文华殿监国摄政?要不公公回去跟陛下再说说,换一个别处吧。”
黄锦道:“陛下今天已经开始斋戒沐浴,不再任何外臣,也包括奴婢在内。所以王爷就不要有任何的负担了,明个起您就去文华殿监国,接受内阁和百官们的贺拜吧。”
朱载坖听到这里,心里虽然还有些惴惴不安,但最后还是接受了。
朱载坖道:“那本王就接旨了,公公若是在陛下闭关期间见到陛下的天颜,可一定要将本王的真心之言带到,在文华殿里监国摄政,本王终是有些心虚不安啊。”
黄锦继续道:“王爷放宽心即可,若是帝君在闭关期间召见了奴婢,奴婢一定将您的话带到。”
听到这里,朱载坖才略有心安的松了口气。
说实话到文华殿监国也不是不行,但也看情况的。
比如现在嘉靖皇帝病入膏肓,已经没法自理了,朱载坖自然是可以当仁不让的到文华殿内摄政监国等着最后的权力过渡。
可是现在的嘉靖皇帝明显不是一个要死之人,他仅仅只是去闭关一段时间,但他却把朱载坖安排到了文华殿里面,当真是让朱载坖也忍不住有些心中忐忑的。
毕竟在嘉靖十五年的时候,嘉靖皇帝就曾针对文华殿的政治属性做出一次解释和调整。
那时候嘉靖皇帝调整文华殿的政治属性,用的理由就是“太子年幼,不宜摄政”,故又将文华殿改为永乐时期就已经确定的政治功能,即——皇帝偏殿。
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文华殿又被嘉靖皇帝改为皇帝举行“经筵”的场所,随之殿顶的绿色琉璃顶也被改为了皇帝专属的黄色琉璃顶。
现在让朱载坖在一座规格如此之高的宫殿之内行使监国摄政的权力,这岂能不让人心慌揣测?
而与此同时,朱载坖也被安排到文华殿内监国摄政的消息,也在京师传开了。
京中的百官,不管是内阁大臣,还是衙门小吏,他们也都在议论此事。
在这些议论的口径里面,也只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皇帝陛下要成仙?他要禅位了?
可是自古以来也只听说某某成仙,并没过某某真的成仙,而且禅位的皇帝,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这个议论也很快的被人否定了,但是否定了这个议论之后,所有人也迷茫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不同寻常的政治信号了。
但是有一点他们又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裕王的地位已经算是彻底稳固了,哪怕没有太子之名,现在已经有太子之实了。
因此也有人忍不住这样猜测,认为可能这也是一种皇帝为了表达裕王储君之位的态度吧。
毕竟皇帝陛下信奉“二龙不相见”的谶纬之言,也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
既然皇帝不愿意举行皇太子册封大典,还想确定未来的江山继承人,那么让裕王爷以监国摄政之名,到文华殿这座象征了皇太子权力的宫殿内摄政监国,无疑就是最好的宣示!
所以在这一刻,有些人的心思也不由振奋了起来,他们仿佛是看到曙光。
以为新的时代也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第二日一早,朱载坖换了一身比较严肃的亲王常服,腰间也系着一条金玉相间的腰带,头上也带着一顶亲王规格的黑色翼善冠,然后在王府仪仗的开道带领下,从王府到了文华殿前。
这时候百官们也都已经纷纷到场,他们也要在第一时间到文华殿内参拜监国摄政的裕王殿下。
朱载坖坐在肩舆上看着文华殿前广场上站着的两排百官,心里也是莫名的感慨,他也没想自己会这么快的就要面对大明朝的百官贺拜了。
因为在他的想象之中,他要接受百官的贺拜至少也要等到嘉靖皇帝快要死的时候,他才能这样如此。
可是现在嘉靖皇帝仅仅只是闭关而已,就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当真是让人摸不透这位聪明绝顶的皇帝陛下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难道这又是在钓鱼吗?
可是总这么钓,能有用什么效果呢?
所以朱载坖在看着这些翘首等待的百官之时,也终于放平了心态。
既来之则安之吧。
反正都已经到文华殿,总不能再怂着回去吧?
若是如此,以后的威信还怎么树立?
坐在肩舆上朱载坖微微抬手一下,抬着肩舆的锦衣卫,和前后护卫的仪仗,瞬间就像是被施了法一样,定立在了原地。
朱载坖又往下压了一下手,抬着肩舆的锦衣卫,也立刻将肩舆放在地上,并压低前面,让朱载坖可以更加轻松便捷从肩舆前面下来。
这时候的百官们看着朱载坖要从肩舆上下来,他们也纷纷动了起来,在内阁和六部尚书的带领下,所有人都躬身一拜,迎接朱载坖的到来。
好像在这一刻朱载坖才是他们的天!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