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返回的时候,这些战舰都可以悬挂清朝的黄龙旗。
大清没有国旗这事儿,现在也算是得到解决了。
至于大清国使用的音乐,昭梿是没想到索洛维约夫都给安排好了。
就是巩金瓯,抄起来也很方便。
提前出现,能用就行,也不管是不是抄的。
就是嘉庆听过一遍以后,也觉得没啥问题。
昭梿上了船以后,倒也没有表现出来太多的不适应。
说起来,内陆那些骑马的民族,要是上了船,不见得会晕船。
这也是稳定性比较好,大概算是适应性。
途中俄国军舰也只是在威海卫补充了一次给养,然后就转向了黄海,往琉球而去。
“索将军此次往琉球而去,不知要如何应对?”
“王爷,最好还是不战而胜。”
“怎样不战而胜?”
“若是萨摩藩贼,自己认清了局面,自琉球离开,我等就可上岛,宣慰尚王。若是他们不从,那就要打上九州岛,找萨摩藩要个说法。”
“将军想法倒是不错,只是萨摩藩又是何等情况。”
“说起来,前明之时壬辰倭乱,所谓‘鬼石蔓子’者,就是萨摩藩当主岛津义弘,也是地方一大强藩。”
随后,索洛维约夫又给昭梿讲了一遍,岛津家的扩张历史。
虽说最后被困在了九州岛南部的萨摩和大隅,但也是实力很强的一大雄藩。
不过索洛维约夫不知道,岛津家此时的情况并不妙,尤其是恶劣的财政情况。
以至于,各位藩主,本藩要是还有些积蓄的,也不愿意借给萨摩藩。
他们欠债很多,简直是个无底的窟窿,不可能填平的。
又不像是米泽藩,上杉家虽然已经变成穷鬼了,还维持着120万石的藩士规模,但是到了养子上杉鹰山这一代,还是把藩内财政给改善了的。
可是岛津呢?
有黑产业,有琉球的外快,本藩也是少有拥有二国(日本律令制)的外样大名,可是负担也非常沉重。
以至于老百姓吃不到大米,黑倒是作为主要的税收来源,实际上领民也是苦不堪言的。
只不过此时幕府的实力还比较强,远没有到了幕末那种威权下降的地步。
因此参勤交代这事儿,各家大名还是要前往江户的。
岛津家的路途远,还承包了不少水利工程,江户还动不动大火,各路大名到时候也要有捐献。
本来岛津家的财政就很紧张,如今这么铺张浪费下来,自然也是大问题。
可是索洛维约夫知道的并不那么详细,而且就是那几个暗耻的游戏,中国还在明末,日本则是战国末期到江户初期。
大河剧也不会表现1817年的日本是什么样的,距离热点幕末还有段距离。
起码差了一个“人生五十年”.
说起来,敦盛之舞那一段,他还真会。
毕竟织田信长日常被本愿寺烧烤,剧情比较长的,今川义元的脑袋也是日常搬家。
事情讲过了以后,昭梿打开折扇,也不免思索。
他是铁帽子王不假,文化水平也确实高,但是对于实务接触还是比较少的。
这会儿,倒是和各位勋贵宗室,还有各位翰林讨论起来。
索洛维约夫坐在他那张桌子后面,听着他们讨论。
说起来,这个水平也没啥问题。
虽说牛鉴和颜伯焘以后都打不过英夷,奕山更是在英夷和穆拉维约夫面前是个怂包,但是他们现在可是不虚的。
而且幕府比他们还要落后保守,只是清朝的改革阻力相对比较大罢了。
船小,总是好调头的。
“不知索将军有何高见?”
“若是打到萨摩藩,难免和幕府代官会有些接触。”
索洛维约夫比较头疼的事情,他还不能说,那就是日本人一向是一厢情愿。
这个实在是无解,到了21世纪,自我感觉良好的日本人,也一样让人感觉到头疼。
“军门,有王爷在此,天朝钦差,他们也要慎重一些吧。”
“虽然道理是这样,不过十一年前,俄国探险船到达平户的时候,差一点被日本人扣留,这件事情我在君上身边,也多有耳闻。”
甚至要说起来,他本人也参与到迎接探险队返回的工作中来,实际情况他都知道。
日本人的蛮横无理,还是个海洋国家,海洋国家要封闭,听起来也很奇怪。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上贸易这个阶段,日本也只是和清朝以及其附属国来往。
而欧洲各国,葡萄牙因为宗教问题,最后被赶出了日本。
也就是荷兰人脸皮厚,为了做生意,靠着参勤交代比一些大名都勤,最后还是留在了平户做生意。
最后幕府也受不了他们这么殷勤,最后给了宽限,不过这时候荷兰的贸易额也开始下降,幕府对于这方面也就不如以前上心了。
日本的学者倒是比他们的官府进步,荷兰人传来的学问被称为“兰学”,在九州岛也是非常流行,甚至于影响到了江户和京都。
至于幕末还能够有多大影响,索洛维约夫也并不是非常清楚。
而到达琉球,到时候也是需要下功夫来研究情况。
以往都是尚氏的新王继位,才会从琉球派使者前往北京,南明的时候还曾经去过一次南京,不过弘光政权垮台的快没赶上。
明朝或者清朝的使者,在琉球尚氏朝贡完毕,禀告本国已经有新君继位,等待天朝册封之后,从北京出发前往琉球,完成对尚王的册封。
而平时的活动,主要是一些朝贡贸易。
如今的琉球,年景比较差,人口都已经停止增长了。
没办法,就这么大的地方。
而尚王在经过努力以后,发现并没有什么改善的迹象。
萨摩藩的盘剥,又比过去变本加厉。
甚至琉球自家内部,也开始出现了琉奸,主张日本和琉球的起源相同.
也难怪几十年后,琉球就会被日本给吞了。
但是这会儿,还能够抢救一下
因为天朝上国的使者来责问了,还带来了天兵。
只是坐船而来,用的船却是俄国的军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