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1章 三美骂战  农业狂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三美骂战

近地轨道是人类前往外太空必经之地,也是人类最容易到达的外层空间。

受众多实验影响,这里分布着大量卫星,散落在海量航天器碎片,充斥着各种横冲直撞的陨石。

并且相对母星,它们的速度高达7.9km/s。

这就造成出舱活动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为此,巴蜀民用航天工业集团抽掉50余座西塔卫星,横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构成网状保护球。

而两名航天技术员,则借助随身携带的监测仪器,一边与地表联系,一边追踪有可能飞过来的太空垃圾,以便提前撤离。

与此同时。

六名建造师或搬运青砖泥浆,或抹灰砌炕,以极快的速度,建造一块‘改良型农田’需要的基础平台-火炕。

青砖肯定不是普普通通的烧结砖,而是采用纳米泡沫颗粒构成的板材,每块质量仅15g,初始体积犹如拇指甲,遇水膨胀,再在太空绝对零度的环境中冻结,最后形成240x115x53mm的砖状物,其具有保温、隔热、耐寒、防火、抗辐射、抗冲击等特性。

缺点是···即便外太空接近绝对零度,可以把水瞬间冻结,但固态冰会汽化,水分子会逃逸,因此板材需要每30天返回一次太空室,在常温环境中进行洒水保养。

同理,泥浆也不是水泥、混凝土,而是纳米胶水,拥有泡沫颗粒砖同样的特性。

等到下一代技术,如果航天室空间足够,或许三元建材将会在地表提前制作迷你火炕,然后送到外太空,在太空室常温环境中浇水膨胀,再送出舱。

效果犹如科幻电影中的胶囊房屋。

十分钟后。

两米宽,三米长的火炕砌筑完成。

被称为建造师的农夫,从航天室搬出平东科技局研发的营养土,然后利用城镇中心的能力,建造改良型农田。

然后把豆种放进土壤,再借助航天器喷出的火焰烧炕···

[改良型农田:初级→中级→高级→满级,面积一厘(6.6平方米),可加快农作物生长,目前种植大豆,预计30天成熟。]

初级:每位农夫携带1厘。

中级:每位农夫携带1分。

高级:每位农夫携带1亩。

满级:每位农夫携带10亩。

[你可以安排更多农夫加快农作物生长,但每厘(6.6平方米)最多安排6名。]

网友们看不到虚拟字体,目睹播种完成···

“卧槽,还真在外太空种起地来了?”

“人家是农业公司,不种地,难道在外太空养猪?”

“问题是,为什么烧炕?”

“一看你就没上过初中,外太空冷啊,绝对零度,不烧炕哪来的热量?”

“有道理!”

“有道理!!”

“有道理!!!”

“快看快看,土壤里的大豆发芽了!”

“卧槽!”

“卧槽!”

“卧槽!”

···

巴蜀民用航天基地。

余阳看着3d鸟瞰图中,与地表改良型农田没什么区别的太空改良型农田,感觉这一轮载人航天巨亏。

因为两种农田的结果和特性,全都一模一样。

但太空施工造价高达1500万红钞,地表造价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一来,与其费劲巴拉的开拓太空种植,不如继续在母星抢地盘。

但余阳转念一想,自家发展载人航天压根不是为了种地,更不是为了什么星辰大海。

而是误导北美。

基于此,自家在地表铺设改良型农田,需要建造塑料大棚掩盖其特性。

现在到了外太空,自家完全可以不装了,直接摊牌,亮出外挂,令大豆30天成熟。

到时候,你说全世界懵不懵?

所以余阳连标题都想好了。

‘重大发现,太空种植可缩短三分之二的植物生长周期。’

‘重大发现,太空种植可增加三分之一的农作物果实。’

‘重大发现,太空种植农作物良性变异概率是地表1万倍!’

啥,你们在空间站也搞过种植,根本不是30天成熟,变异概率也没那么高?

那是你们没用三系太空营养土,更没有使用三系太空种!

反正我家在外太空,确确实实30天成熟,不信你来现场瞧瞧。

余阳想到这,忽然有些怀疑,这么搞,全世界的科研机构怕不是都要疯掉。

毕竟科学要讲依据,讲事实。

而依据和事实是,三元农业确实种出来豆苗。

你若反驳,等于你不相信科学。

“什么是史上最强搅屎棍子啊?”

“我是棍子,你们全是屎···”

余阳说着,把想好的标题发送给平东科技局,让那边尽快编撰论文和科研报告。

忙完之后,情报系统发来紧急提醒。

“大当家,北美正在通过新闻媒体,污蔑我们造假。”

“什么造假?”

“载人航天造假。”

“我去他妈的,我当着亿万网友的面把西塔pro送上天,他们说我造假?”

“是的。”

“···”

····

俗话说,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在外行人看来,西塔pro从点火到突破大气层用了6分钟。

然后进入420公里的近地轨道,又用了3分钟。

这前后不到十分钟的功夫,把2名航天技术员和6名建造师送上太空,三元农业确实牛比。

并且三元农业为了缓解航天员的心理压力,还好心的拿出一款新游戏-三国英雄。

可谓满满的全是人性化。

至于造假···

根本没人想到造假,毕竟眼见为实,众人可是见证人。

但在内行人看来,此次载人航天存在太多疑点。

姑且不说箭星一体化的西塔pro的推力和结构。

仅现场直播,就令nsa和nasa百思不得其解。

无它,信号没有延迟!

或者说,信号通过无线电传播,速度为光速,约30万公里/秒。

延迟时间=距离÷光速

从地表到420公里的外太空,大约存在1.3毫秒的延迟。

这个数值,平时可以忽略不计。

但nsa和nasa为了获取三系航天的信息,全程都在监视,不可能发现不了信号波动。

然而西塔pro从点火到入轨,包括进入外太空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与其相关的信号,平滑的就像一滩死水。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再就是航天员玩的游戏。

这是一款联网游戏,西塔pro点火后,越飞越快,信号需要追着火箭跑。

犹如3g手机上了高铁,效果极差。

三元通信网追着火箭跑,游戏右上角显示的网络波动,却始终丝滑如初。

“fuck!”

“怎么会这样?”

“难道他们使用了量子通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西塔pro升空,并且它现在就停在锁眼旁边,我简直要怀疑它依旧在原地。”

更可怕的是,六名建造师砌筑砖床,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洒下去的营养土在真空失重环境中,犹如存在重力,竟然依附在砖床表面。

这是啥?

反重力?

还是魔法?

又或者是东方最近流行的···开挂了?

“不可思议。”

“难以想象!”

“我感觉自己在做梦。”

“上帝,从今天起,我真的信你!”

nasa负责人听到技术人员的抱怨和惊叹,脑海里灵光一闪,“有没有一种可能,西塔pro升空了,但航天室是假的?”

众多技术员满头问号,“???”

“我的意思是,三元农业为了太空竞赛,搞个了假的航天室送上天,然后把真的航天室藏在巴蜀民用航天基地,再趁机搞直播?”

技术员们想了想,“不排除这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