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需要抓紧时间,每拖延一天,安森的优势就明显一些,不需要多久索尼哥伦比亚就可能彻底陷入被动。
艾米看着埃德加,她知道现在选择权和决定权都在安森那里,表面看来她现在扭转局面,但迈克尔翻盘也是刹那的事情,一旦迈克尔说服安森,又或者是安森选择和异军突起的第三方合作,现有局面随时可能被打破。
准确来说,索尼哥伦比亚已经丢掉了主动权。
所以。她需要明白迈克尔翻车的理由,也需要明白自己完成任务的关键。
思绪在脑海里短暂停留,然后艾米再次开口,却没有心急火燎地讨论“蜘蛛侠”的事情,而是把话题拉回安森身上。
“我上次听说,安森准备和‘哈利-波特’的导演合作拍摄一部战争电影?第二部‘拯救大兵瑞恩’?”
埃德加看了艾米一眼,没有多说什么,顺着艾米的话题闲聊下去,“呵,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但的确,安森非常激动能够和新导演合作。”
很快,埃德加意识到,艾米是认真的,不是客套寒暄也不是在外面兜圈子,而是真正地讨论安森的下一步规划——
作为演员,对角色对作品对表演类型的想法。
人们往往看到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的辉煌,却很少有人冷静下来思考两个人成功背后的脉络。
为什么是这两个人?好莱坞千千万万演员之中的这两个人?两个人之后为什么没有大批量产出这样的顶级偶像?经纪人打造演员品牌形象背后的理念和规律又是如何?
现在,安森正在探索一条前人都没有尝试过的道路,那么,下一步呢?
然后,艾米又和埃德加闲聊,安森是否考虑过彼得-帕克的后续故事。
在系列第二部,彼得-帕克和玛丽-简终于在一起了,所以下一步呢?彼得-帕克的成长线应该如何发展?电影应该继续停留在大学时代,还是应该探索彼得-帕克步入社会进入职场的部分,这是否意味着“成长的烦恼”不再是电影的主题?
可以看得出来,艾米不是说说而已,眼睛里闪烁着真诚。
其实,艾米和迈克尔讨论的是同一件事:
系列第三部和第四部打包合作,真正建立彼得-帕克的完整成长线,邀请安森成为这个经典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在于,迈克尔认为谈判的焦点在于利益,两部作品八千万美元片酬,这一数字是具有冲击力和震慑力的,安森恐怕无法拒绝;而艾米则认为谈判的焦点在于建立联系,围绕安森的想法打造这个角色。
当然,埃德加理解,艾米不能一上来就丢出利益数字的部分原因来自于董事会的压力,她需要控制伤害。
但埃德加还是能够听得出来,艾米是做足功课的,包括拍摄系列第二部的时候,安森和山姆试图改写玛丽-简感情线的努力被打枪,恰恰是这样的细节展现艾米的努力,还有艾米掌舵索尼哥伦比亚的差异。
埃德加相信,这很重要。
于是,在恰当的时机里,埃德加打断了艾米继续描绘的蓝图,“在继续展开之前,我需要纠正一个基础认知的错误。”
艾米一愣。
埃德加,“没有第四部了,第三部就是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