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章 世道混乱,思维也跟着混乱  民综修仙,无法无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另外,在军中按照军力配比开设军事速成班。

军事速成班里教导的内容可以灵活运用一点,乃至超纲一点。

经过这五级教育以后,我想我安北军这偌大的领土上,应当再也不会缺人才了。”

丁蟹口中吐出的一连串制度与想法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稍稍过一遍这大致完善的教育制度。

众人便知道自家将军筹谋广开民智这件事,只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想明白这一点以后,所有人都以暧昧的眼光盯着冯和与丁蟹看了起来。

没想到,冯和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也心有锦绣很会替主上分忧吗。

在脑海里细细捋了一遍丁蟹提出来的制度,安北军的大管家诸葛卧龙向丁蟹详细咨询起一些问题。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他才会执行广开民智这一前无古人只怕也后无来者的政策。

“将军,恕属下冒昧,关于冯将军提出来的广开民智这一政策属下有些不解之处想请将军给予解惑。

第一,若村庄狭小,适龄孩童不够怎么办?

第二,如此大笔的投入需要的银钱简直骇人听闻,这笔钱该怎么解决。

收束脩,价格太高的话,学子的家庭不可能人人都能承担的起。

不收束脩,财政压力太大,那怕倾尽我们整个安北军之力,恐怕也支持不了几年。

第三,关于各级学识的传播我等要不要进行严重管控。

要是按照将军您所说的那种教育方式,天底下的那些宗派学院只怕都会视我等为仇寇。

因为,咱们安北军手里现有的这些知识,只怕连那些宗派、学院自身都没有。

砸人饭碗造成的羡慕嫉妒恨会使得他们疯狂仇视我们,视我安北军为邪魔外道。

第四,咱们麾下的那些世家豪强里若有人反对该怎么办?将军你这一政策可是在挖世家豪强们的根基。

当他们没有了知识层面的垄断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后,再与基数巨大的普通百姓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那些世家豪强的子弟里,肯定会有竞争不过寒门子弟的人。

走捷径走惯了的世家豪强们铁定不能接受这一结果,到时候的怎么办?

第五,办学院必然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才能办成,咱们安北军麾下虽然储备了一批人才,但远远不够用。

第六,属下想代这堂中列位同僚问一问将军,您是否熄了问鼎至尊的心思。

照您刚才的布置,我安北军的财政就算能供应起这一政策也再无南下之力。

而且,按照您定下的制度,最起码要上十来年,我安北军才能收获到第一批培养出来的人才。

天下正处在争龙之时,时局变化风起云涌皆在一瞬之间,错过了那可就真的错过了。

在场的列位同僚中有不少人寿数已经不小了,将军,您认为他们能等得起吗?”

诸葛卧龙无愧于他那天下第一智者之称,这六问算是全都问道点子上去了。

若丁蟹不能给出妥善解决这六问的办法,他绝不会同意推行广开民智这一政策。

看着一幅伱不给我个说法,我就要开喷你异想天开的诸葛卧龙。

丁蟹并未计较他目前这种拆台的举动,而是理理思绪,将自己老早就考虑好的解决办法一一道出。

作为一方势力的领袖,诸葛卧龙能想到的问题,他又怎么可能发觉不了:“诸葛有六问,我同样有六答。

一,若有村庄狭小,出现适龄儿童不够的情况,那就合并蒙学。

改变命运的机会我给他们了,至于抓不抓的住,与我何干。

二,学院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要全部成功的,譬如小学与县学乃至府学,没有适龄的学子,它们也开不起来。

所以,学院的建设可以分几步来进行规划建设,另外,我们可以培养一批建设学院的工匠,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必然可以又快又好又省钱。

还有,所有学院一律奉行简朴苦素的建设风格,不得有奢侈浪费出现。

征伐匈奴得来的那些金银财宝就不用归入郡守府私库了,全拿出来应该够初期使用。

学子们的束脩只需要征收一些课本费用便可,蒙学离家近,衣食住行安北军不负责,小学与县学提供住宿与可填饱肚子的基础伙食。

明令禁止粮食浪费与桌椅床铺的人为破坏,一旦有发现这种情况该罚钱罚钱,该劝退劝退。

再有一个,平日里,乡镇与县衙也可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和一些简单的活计作为任务,下放到学院之中。

学子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后,乡镇与县衙便可以拿出本就准备用在这件事上的钱财,奖励给学子,给学子们提供一条勤工俭学之路。

三,学识的传播不需要进行特殊掌控,那些宗派书院就算派人摄取走了各级书院传播的知识,你认为他们能够像我们一般毫无保留的传授下去吗?

就算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门下弟子了,你觉得他们那人数少的可怜的弟子们学成以后,出现的人才会有我们多吗?

第四,咱们麾下的世家豪强们若有反对者,就让他们滚蛋,真当我安北军手中的刀不够锋利乎。

有胆敢闹事者全部抓捕,该判刑判刑,该斩首斩首。

第五,学院的师资力量,初期的话可以从军中以及那些退伍士卒里调拨,这么几年来经过军中讲武堂的默默耕耘,我想蒙学与小学的师资力量应当不成问题。

另外,告诉这些跟咱们出生入死弟兄们,好好教,好好干,教的好了未必不能向上升一升。

那些地方上选出来的里长、亭长之流,那有这些跟咱们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可靠。

待到他们依靠教书这个职业摸清楚当地错综复杂的情况后。

咱们便可一纸调令让他们取代那些里长、亭长之流,让咱们安北军对于麾下领地的控制到达极致。

若弟兄们里真的有被尘埃掩盖的沧海遗珠,我丁蟹也吝啬在这大堂里给他添上一个座位。”

听完自家将军五个回答后,在场的将领全都激动的不能自已。

一个好的将领对于麾下士卒们感情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他们能当上校尉、将军,固然有自己的努力,但麾下士卒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没有这些士卒们拼了性命执行他们下达的命令,他们要么早就死在了战场上,要么而今屁都不是。

听到丁蟹愿意给那些老兵们一个出路以后,有一两个情绪比较激动的将领甚至落下了眼泪。

“第六,争龙夺鼎之志我王南容从未更改过。

不过,我想要建立的皇朝绝非如现如今的周朝这般,处在皇朝最鼎盛时期,麾下的百姓也不过就能吃上一口热饭。

若我的志向只止步于此,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位于京都的周室也好,佛、道、儒三家里的那十来个宗派也罢,都不会是我的对手。

称孤道寡这件事,不在那些人愿不愿意,而在于老夫想不想。”

丁蟹霸道的口气让大堂内的人全都震撼了一把,不过仔细思量一下目前安北军的实力,他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丁蟹说的并没有错。

匈奴都能打的昔日的大周有亡国灭种的危机,打的匈奴不敢南下的安北军又怎么可能做不到。

想到这,不少人心中悄然的升起一股自豪感,安北军能够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他们这些人可是功不可没的。

天下间风云变幻又如何,谁敢冒头亦或者有冒头的趋势,直接出兵打垮他不就行了。

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吱声。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