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重生养夫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家以木材生意起家, 做至今日,却也还是单守着这门子家业,实在惭愧。”

“自我这一代, 就更是不成器了, 我这人旁的不行,也就爱结交些朋友,不想四海朋友多能人,倒是歪打正着对我这生意颇有些助力。”

明达与祁北南落在偏厅闲说着话。

祁北南从明达的话间听出了些意思。

这明达不分贵贱请人来家中好吃好喝伺候, 也并非是寡独想叫人来作个陪。

结交的目的还是想对自己生意有所助益,生意人要的便是灵通的消息,而消息都得靠打听才能得。

若是他既无渊源家世, 又没有功名在身, 还未曾有甚么远见。

想必此次也差不多就是明达最后一回相邀了。

商人重利, 他历来是晓得的。

可也不单是因商人看利, 两人非亲非故, 甚至连邻里相亲都不是。

若与人未有助力, 怎会三番四次的热情招待, 当真是家中银钱多得需得肆意挥洒了不成。

倘使明达未加试探, 就独只请他来说谈些不痛不痒的。

那么他反倒是要猜疑这明老爷是不是家中有了适龄小姐哥儿,想要择个婿, 恰好是瞧中了他。

而今明达既露其意,反倒是两厢安心。

祁北南道:“明老爷持之以恒守着木材这一家业, 方得今日之蓬勃。又擅结交朋友,四海之中又哪里皆数是能人, 庸碌之辈芸芸, 到底还是明老爷慧眼识珠。”

明达笑:“祁小郎君是读书人,说话总是这般教人心中舒畅。实在是教我爱与郎君说话。”

祁北南又道:“明老爷不嫌我年轻, 与我几番招待,实乃热情爽朗之人。我姑且胡言几句,若说得不在理,明老爷切勿见怪。”

“小生不擅生意经营之道,草看得些天时。今年冬月寒冷,冰天雪地,来年只怕有旱。”

岭县历来算是个风调雨顺之地,便是外头遭了洪涝旱灾,此地依然能渡过灾年。

不过虽不曾受大灾,像是此前外地的农户老百姓一般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乞食,可也会受不小波及。

好比是外乡洪涝,那岭县时年的雨水亦多,庄稼收成会减少。

若是外乡干旱,那岭县必也天气炎热,虽不至颗粒无收,可减产受热也是少不得的。

“若明老爷不嫌麻烦,谋些散碎银钱,不妨趁着冬月上多囤些冰起来,待着来年夏月天旱,彼时可得好价钱。”

今年冬上雨雪多,河面冰封,冰盛好取。

其实祁北南也有心想借着明年的天时囤上些冰,待着翌年再转售出去。

而今制冰术尚且不精,夏月里用冰多还是前一年冬上存的,可冰到底不易保存,在冬月上这些东西便如雨天的溪水一般不值钱;

可换在夏月上,冰便是奢贵之物,富户高门可大缸盛在屋间任其融化消暑,寻常老百姓可可在街边买得一杯冷饮子灭火。

用处多,货又少,价格自是了不得。

但祁北南也晓得,寻常人家要储存冰至次年夏月间,可谓是困难。

取冰储存,得取封之地老厚的好冰,越大越整为佳,如此才能保证冰融化得慢,储存得久。

若是取些零散碎冰,出了冬就给化开了,徒劳一场空。

取冰后,需还得有窖藏之。

地窖温度低,冰能储存得更久,窖越是大,能储存的冰越多,冰越多融得也便越慢。

如此从开采至储存,每一步都做了限制。

没有极大的人力、物力,便是提前知了天时要旱,也是徒劳无用。

既这般,他倒是不如将此消息透给明家,以明家的财力,囤些冰是轻易事。

明达见祁北南果真聪慧上道,对其又刮目相看了三分。

家中食客众多,倒是还不曾有言明年天时要旱的,反而因天冷,雨雪多言明年或是要再涝。

“祁小郎君巧思,此番预论,我姑且头回听。”

祁北南知道明达不信,就今年冬月来看,雨雪频繁,预天时之人自也都觉言次年天气平和。

便是如此,昔年教人毫无准备,许多地方都跌了跟头。

“判天时这般事,本就玄乎。若当真能够依人所判,那天下也便风调雨顺,太平鼎盛了。”

“陛下设钦天监而观天象,吃朝廷饭的这些大人们,预天时皆数一数二,可天下老百姓不也一样在受天时所困。”

祁北南道:“我言这些,并非是自砸招牌。”

“只是想说天时变幻莫测,今年冬月上既见异端,大势趋向于涝。明老爷有资本,不妨两手准备,虽是会多麻烦上些,却稳妥。”

明达略做琢磨,觉着祁北南所言不差。

左右天现异常,有些观瞻的都会或多或少的囤积粮食,不论旱与涝,庄稼皆减产,当年粮价必有浮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