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不行,而且得在完成了复习之后才行。”
滨边凉子不动声色地白了某人一眼。
不过这个顺水人情嘛,凉子大小姐就收了吧~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看着突然燃起来了的北条桂子,渡边悠的心情莫名有些复杂。
说起来,这还是他头一次在线下遇到‘粉丝’,而且是有些狂热的那种?嗯?不过好像也没那么狂热?至少人没有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来。
比如直接冲上来拥抱,甚至动手动脚什么的。
“那我们现在开始。”
滨边凉子向渡边悠递去了一个他就别走了的眼神,然后起身坐到了北条桂子的身边,翻开书开始了今天的梳理知识点,也可以说是复习。
*
东京,秋叶书社,社长办公室内。
望着笔记本电脑上显示着的文字,北辰一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不是那种做了决定会瞻前顾后的人,所担忧的也并非是渡边悠的新书会扑街,只是单纯的被如何宣传所难住了。
昨天下午他召集编辑们开了一个短会。
内容很简单,就是围绕渡边悠的新书该如何做宣发。
有的编辑说,按照往常的惯例来就好,动用资源,铺天盖地的推流量,然后再辅以一点小礼品,比如渡边的签名之类的就好。
以渡边悠目前的知名度来讲,这一套宣传策略虽然老套了一些,但一定是行之有效的。
也有编辑说,这样老套的宣发,再配上渡边悠这次的转型,势必会引来业内相当一部分人的不满,不说马上落井下石吧,但阴阳怪气肯定是会有一波的。
要知道,渡边是已经得罪了一部分业内的中坚作者了的。
这样老套的宣发模式,就是在挖隐形的坑。
然后,大家的建议和看法就越来越多,争执也越来越多。
好消息是他记了不少点子,坏消息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方案是稳妥的,大都带着相当的风险。
有的风险是某人行事太过张扬,以至于自找的,也有的风险是秋叶书社所带来的。
总之,很头疼。
咚、咚。
敲门声响起,北辰一郎头也没抬的讲了句‘进’。
咔嚓。
门被推开,抱着一踏文件的栗山秋惠走了进来,她的眼袋下有着明显的黑眼圈。
显然,她昨天又熬夜了。
“社长,关于渡边新书的宣传企划,我做好了!”
在用后背抵了一下门,把门关上后,栗山秋惠走到了办公桌前,把自己的企划案放到了桌面上。
为了这个企划案,她一晚上没睡觉。
算上刚才临时补的午觉,从昨天下午开完会后到现在,她也就只睡了一个小时多点。
准确的说是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
“好,我看看,你先坐下吧,另外,你这真的没问题?”
北辰一郎接过了企划案,跟着有些担忧的问了一句。
他是真怕栗山秋惠突然倒了什么的。
“没问题。”
栗山秋惠摇了摇头,站直了身子。
补的那一个多小时的午觉已经起到了作用,再加上她醒了之后又喝了一大杯的咖啡,抛开肉体上的疲惫不谈,她自诩精神上还是很活跃的。
“你先坐下吧。”
北辰一郎摆了摆手,接着认真的看起了她带来的企划案。
昨天开会的时候,他其实就有感觉了,以栗山秋惠的性子,在没个结果的情况下,她肯定是会加班做一个具体的,可实施的企划案出来的。
毕竟拿她的话来讲,她才是渡边悠的第一负责人。
她是他的编辑。
于情于理,如何宣传,怎么宣传,都该更多的考虑到她的意见才是。
毕竟她是唯一一个既站在渡边悠立场上,也站在秋叶书社立场上的指定中间人。
“hai!”
这次,栗山秋惠倒是没有再拒绝,而是坐到了会客沙发上安静的等待了起来。
就是随着柔软的皮质沙发的裹上来,她的眼皮不自觉地又打起了架。
熬夜过后在动还好,一不动,或者稍微舒服一点,那如潮水般的困意就会跟着涌上来,一浪接着一浪的拷打神经。
“初期做简单的宣发就好了?”
在简单的翻阅了一遍后,北辰一郎抬起了眉来,有些疑惑地看向了栗山秋惠。
理论上来讲,每一个书社的‘台柱子’,新书都应该是大力大力再大力宣发才对。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台柱子’的成绩,更直接关系到了出版社在业内的地位。
相辅相成,大抵如是。
“是。”栗山秋惠点了点头,“因为这次渡边是转型,从原本的实体书模式,转到连载模式,开始吹的越厉害越容易引起反弹。
“毕竟人天生都带点反骨,话说的太满,自然会让一堆人带着放大镜来抓毛病。
“连载的书的问题也恰好就在这里,因为其内容不够完善,会导致一大票的人断章取义,带节奏就不说了,还会煽风点火带动人的情绪。
“像是什么来信要求作者改结局这种更是常见。
“不过在这点上,我们倒是没有必要担心,甚至恰恰相反,毕竟在这方面,渡边他已经谈得上是固执了。”
之前在《挪威的森林》时,她也委婉的提过,故事的结局能不能好一些,或者说给人留一些念想。
但渡边悠直言不讳的拒绝了,他的原话是这是从动笔写第一个字时,就决定了的结局,临到结尾修改,多少沾点离谱。
“倒也是。”
闻言,北辰一郎笑着点了点头。
“总之,你的意思是大力宣发会过犹不及,会让人不断的惦记。”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出了这句话来。
“是,但老实说,以渡边现在的知名度来讲,就是再正常的宣发,也会让人惦记。”
栗山秋惠叹了口气。
渡边悠去那个聚会时闯下的篓子,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大的,只要他的作品不出问题,那些人就是再恨得牙痒痒,也没办法。
但反过来说,但凡出了一点问题,哪怕是小毛病,那些人也会跟着借题发挥。
或许不会有尖锐的批评,但明褒暗贬肯定是会有的,而且会很厉害。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北辰一郎顿了顿,“然后就是后续的宣发,你的想法是依据情况,选择加大或是维持现状。”
老实说,他一开始的想法是加大力度,然后滚起雪球,甭管讨论的声音是好是坏,只要有声音,那就是有讨论度,有讨论度那就有关注。
简单来讲就是管你这那的,先宣发了再说。
不过这也只是昨天晚上他洗澡时,不考虑其它东西,异常冲动的想法。
“是。”
栗山秋惠点了点头,坐直了身体,一五一十的讲起了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在她的讲述中,一个更为完善的,也更为稳妥的计划被娓娓道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