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的居民住宅、精致的绿化道、彩旗飘飘的大马路、银杏大道.这会儿国宾车队到钓鱼台前,都一定是要走月坛北街的。“江弦,这边。”江弦坐着公交,在木樨地下车,车站早有个清瘦年轻人候着。
“世伟。”江弦微笑跟他打声招呼。
此人名为姜世伟。
人道洪流时期,二人一起在白洋淀插队。
对地下文学圈子来说,白洋淀是个特殊的地方,那里曾走出过很多诗人,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作“白洋淀诗群”。
姜世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江弦瞥一眼他口袋,鼓鼓囊囊,好奇道:“怀里揣的啥。”
姜世伟神秘一笑,得意道:“我的诗集,油印的,送你一本。”
“你出诗集了?太了不起了!”江弦笑呵呵的恭维。
“这样,过段时间我再还你一个。”
“还我啥?”
“《京城文艺》。”
“京城文艺?送我这个干嘛?”
江弦露出一抹矜持的笑容,“前段时间,在《京城文艺》过了篇稿子。”
姜世伟是个逼王。
巧了,江弦也是。
“你在《京城文艺》过稿了?!”姜世伟被他的话惊到,难以置信的看着江弦。
“侥幸,侥幸。”
姜世伟懵了。
恭喜两个字都是咬牙切齿着说的。
“你投的什么,诗歌、散文还是小说?”
“暂时保密。”江弦露出一抹矜持的笑容。
他这哥们姜世伟,就是在机关大院里长大的子弟。
计委大院。
所谓计委,当然不是计划生育委员会,而是计划委员会,再过几十年,这个机构会改一个新称谓:‘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两人往月坛北街走,这里坐落着位列京城“四大礼堂”之首的红塔礼堂。
之所以排在首位,和两年前那场灾难有关,当时波及京城后,礼堂便经历了翻修加固,设备更新,音响效果一跃成了全京城最好的。
“我有个熟人,待会儿你跟着我往里走,有人问,你就说是我们院儿的,放心,查的不严。”姜世伟嘱咐一嘴。
红塔礼堂门外人头攒动,彩旗飘飘,还有卫兵维持秩序。
今天有场音乐会在这里举办,是西方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所举办的,彼时其在漂亮国的音乐界是教父级人物,热衷于“音乐外交”,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来访的西方小提琴大师。
江弦跟在姜世伟的身后,往门口挤。
这里站着面容肃穆的卫兵,姜世伟很快找到他的熟人。
沟通一阵,那人点点头,又瞥江弦一眼,露出询问之色。
“我们院儿的,都是子弟,给个面子。”姜世伟勾着对方肩膀。
“你也是计委院儿的?”
“嗯。”江弦答应一声。
“进去吧。”
二人被轻松放行。
红塔礼堂有两层,此刻已座无虚席,往前望去,甚至能看到许多历史书上的官员与名流。
俩人找个角落坐下。
当斯特恩大师于台上亮相,当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旋律开始于礼堂上空盘旋
江弦脑海中也弹出一句天籁般的提示。
“灵感【大院子弟】进度+1,目前进度(1/1)”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