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2章 燕大毕业生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82章 燕大毕业生

京城正是最热的时候。

江弦早早起来,先是喝一口水,开了一夜空调,嗓子有点儿不舒服。

“衣服都给你熨好了。”朱琳揉著惺忪的眼眶道。

“嗯,知道了,你再睡会儿。”

江弦答应一声,把自己那件儿珍贵的红都定製款中山装穿在身上。

衣服是他访问日本那会儿定製的,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穿仍是非常合身,看上去特別挺括。

今天他要去趟燕大。

徐晨辉早早就在楼底下等著了。

至於团结湖的住户,对这辆车子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也清楚的知道这是谁的车子,因此,即便有目光朝著车子投来,也很快就收走,不会围著议论。

江弦走下楼,大夏天穿件儿中山装在身上,那叫一个浑身闷热,额头都沁出了汗。

拉开门坐进去。

车里冷气开的很足,特別凉快,终於是缓解了几分身上的热劲儿。

“小徐,走吧。”

“好嘞江哥。”

江弦吩咐一声,漆黑的黑色伏尔加马上发动,很快就到海淀的燕大“燕园”。

瞅著有车子开过来,燕大的保安也不拦著,这年头的校园都是对外开放的,更別说,这年头开车的一定都有身份,因此江弦很顺利就进去。

而他今天来燕大,也只是为了一件事情——领毕业证。

从今儿个开始,他江弦也终於能从低学歷作家摇身一变,成为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了!

还是全中国首屈一指的名牌院校燕大的毕业生。

別说学歷没用。

燕大毕业生的身份就问全中国有几个人不想要吧?

而且江弦对这一块儿其实是比较在意的,他当然听过很多大作家,都只有小学的学歷,就比如郑渊洁,后世他还老说起这事儿,说起来还挺骄傲。

在很多人眼中,学歷与写作水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且自古至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高学歷的很少,低学歷的反倒占了大半。

因此大部分作家也都不太在乎自己学歷的高低,毕竟你文学作品创作跟学歷有毛关係?

可惜他江弦就是比较追求进步。

再说了,以上这些视学歷为粪土的作家,包括郑渊洁在內,你给他扔一个燕大的学歷你看他要不要呢?

能进步谁还不想进步?

而且这会儿才1987年,燕大的学歷对江弦来说还是很香的。

燕大这一届毕业生的正式毕业典礼已经办过了,那次江弦没去,但是今天这个还是有必要参加一下的,因为今天这是燕大写作班这边儿的负责老师,以及鲁迅文学院,一块儿给作家班额外合办的专门的毕业仪式。

这样的一个隆重的场合,他可没道理不到场了。

“江弦同志!”

让江弦意外的是,他刚到楼下,燕大的几位老师竟然已经在候著他了,一看见他便立马凑了上来。

“谢教授!”江弦一眼瞧见个了不得的人物,五十多岁,头髮白,穿一件儿黑色中山装,神采奕奕。

这是谢冕,是个诗人,也是个文学评论家,在京城作协担任副主席职务,同时呢,他也是燕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的所长,而燕大与鲁院合办的写作班,就归属於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因此,谢冕算是作家写作班在燕大的直接负责人。

“江弦同志,好久不见。”谢冕微笑著和江弦握了握手,此前两人曾经在京作协的会议上见过面,对彼此都不陌生,“你的毕业作品我已经拜读过了,写的真好,非常令人感动。”

“您客气了。”江弦笑道。

谢冕这个人,没发表过什么文学作品,拿不出什么代表作,但是他对文学的贡献很大,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也很大。

他不仅参与了燕大的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而且在他的影响下,燕大还建立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博士点,因而谢冕也就成为了该校第一位指导当代文学的博士生导师,桃李遍天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学生多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儿,他老人家学生里头好几个爭议都很大,像是炮轰韩寒的肖鹰,曾经撰文《“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引起舆论一片譁然,被直指为“倒韩檄文”。

当然了,也有人质疑他纯属个人炒作,因为这廝真是谁红就炮轰谁,除了韩寒,还有郭小四、冯裤子遭过殃,另外被炮轰的还有二人转、赵本三、汉服热

“我得感谢你啊。”谢冕拉著江弦说,“感谢你把这篇《小王子》给了燕大,这不仅仅是你的毕业作品,也是你留给燕大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財富!”

《小王子》是作为毕业作品写给燕大的,这一点很关键,以后《小王子》成了经典,他们燕大脸上也有光,能蹦出来说这部小说是他们燕大的一部毕业作品巴拉巴拉。

总之,能让自己的毕业作品给学校长脸,这实在太难得了,別说长脸了,有些人的毕业作品、毕业论文,烂到学校都得替她找补,49是哪个世纪的都能记不住,1049

“瞧您说的。”

此刻,面对谢冕的夸奖,江弦一脸平静,“有啥感谢不感谢的,我不也是燕大的学子么?我就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两人一边说著话,江弦犹如被眾星拱月般进到今天举办毕业典礼的会场,也就是燕大的办公楼礼堂。

一般来说,燕大的大活动都是在大饭厅举办的,那儿有两千两百个座位,不过写作班也就这么点儿人,用不上那么大的场地,办公楼礼堂就够用,这地方也是后来李敖演讲的地方。

那一年,李敖来到內地,分別去三所大学演讲:青华、燕大、復丹。

这確实是个才子。

他在青华讲“金刚怒目”。

在復旦讲“尼姑思凡”。

在燕大讲的则是“菩萨低眉”。

这会儿写作班的学生已经悉数来到礼堂了,这会儿三三两两的相互交谈。

和他们相比,江弦这阵仗绝对是所有学生里头最大的一个。

没人觉得不服气。

没办法,谁让他名气大、级別高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