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往年在这个时候,直隶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老百姓趁着好天气,捋起袖子,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响成一片。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然而麦田里却弥漫着一股低沉的沉寂气氛。
一辆辆空着的牛车骡车一行行排列在田间的土路上。
一群挑夫挑着刚收割的麦子从麦田里走了过来,一捆捆麦子摞在了大车上。
“啪”的一声,车夫将鞭杆在牛臀上一拍,装满麦子的牛车沉重地滚动着碾去。
一些大兴县衙差役挎着刀穿梭在田间,与那些收割麦子的村民说着什么,村民们只是听着,一声不吭。
大兴县令也来了,这是正躺在大树下的竹椅上,头上还罩着一把大伞。
一阵马蹄声传来,大兴县令立刻坐了起来,将目光投去。
一行二十余骑向这边驰来,为首之人正是贾琏。
大兴县令一惊,连忙迎上前去,向勒缰停住的贾琏行了一礼:“贾侍郎”
贾琏手一抬:“怎么样了?”
大兴县令赔着笑:“您放心,最多再有三天,不两天.大兴县辖区内的麦子就都能送到粮库里去了。”
贾琏点了点头,目光飞快地扫视了一遍正在麦田里忙碌的身影,无声地叹了口气,兴亡百姓都苦。
徐州不仅是军事重镇,还是漕粮进京的门户,转运的必经之地,每年经徐州北上的漕船约一万五千艘,漕粮达四五百万石之多。
水溶攻下了徐州城,不仅得到了一座武器库,还截断了朝廷的漕运,控制了大顺的心脏地带。
这样一来,上书房议定的方略就不行了。
永昌帝又在上书房召开了御前会议,最后议定,由朝廷出钱买下山东、直隶、山西和河套地区的所有粮食,包括皇室宗亲、勋贵大臣以及地方士绅。
为了保证粮食能够全部进入官仓,地方衙门官员要到田间地头收购粮食。
当然了,老百姓的口粮还是要留下的,每家每户留下三个月的口粮,其他全部卖给朝廷。
京城的粮价一路飙升,从最初的每石约二三钱,涨到了九钱,差不多一石稻米一两银子,这还是朝廷杀了几个哄抬粮价的粮商之后的价格。
粮价是暂时稳住了,但好些人又开始囤积粮食了,背后都是皇室宗亲和勋贵大臣。
粮商们不敢关门,却也耍起了心眼,每天限量出售。搞得百姓白天黑夜的在粮店门口排队,一团乱麻!
朝廷给的钱不少,但如果官军不能击溃白莲教逆匪、收复徐州城、打通大运河,南边的漕粮就进不了京,到时候京城粮价可就不是朝廷能控制的了,可能会直接涨到二三两一石,甚至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这些普通老百姓,至于皇室宗亲、勋贵大臣以及地方士绅,不说他们家中粮食充裕,吃的也不一样。
为了以防万一,朝廷通知长江水师,让他们抽调一些战船,先尝试着从海路运送一批漕粮进京。
另外,还从关外征调了一批牛羊。当然了,这些牛羊不是给老百姓吃的,入关后直接送去边军军营,防止出现断粮的情况。
大兴县令见贾琏发楞,忙笑着招呼:“天气炎热,贾大人下马歇息片刻,喝碗酸梅汁,去去暑气”
贾琏摇了摇头:“不了,我还要去宛平、良乡等地瞧瞧。”
大兴县令不失时机地拍响了马屁:“我大顺的官员如果人人像贾侍郎一样,何愁不能天下大治!”
贾琏望向他:“不要只盯着老百姓的仨瓜俩枣,那些士绅大户才是大头。明白吗?”
大兴县令面显难色:“这个.”
贾琏一拧眉毛:“怎么,有人敢违抗朝廷?”
大兴县令:“他们倒是不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