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档能够风靡不同国家的顶级真人秀,都离不开一部能够将创意进行工业化改造的制作“宝典”。
在麦当劳、星巴克都能找到类似的宝典,以便总部的经验能够完整地移植至每一个分公司、每一个门店。
而好声音的制作宝典比砖头还厚,行业里面叫做“production bible”,是许多节目最具价值的地方,它甚至细化到拍摄的时候需要几组机位,节目进行到哪一分钟主持人该引出什么样的故事。
当然了,宝典固然重要,但“创意”才是卖出节目最为关键的一步。
不过,只是天马行空的创意可不行,能够被执行也是购买方非常看中的。
而好声音的新颖不仅体现在“转椅子”这个细节上,从选手的pk方式、比赛的赛程安排等都有很多创新,而这些创新,正是好声音能够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
在原时空,在《华夏好声音》缔造收视辉煌之前,原版《the e dancing》、《x factor》和《bgt》成为英国最成功的娱乐节目,平均每期920万观众以及38.5%的市场占有率,这个节目几乎能让每一个国家的观众都为之着迷。
但是,好声音的模式也不是完美的,各个国家的版本都有一个转椅之后收视率下降的问题,因为矛盾冲突从“是否转椅”和“学员选哪个导师”变成了普通选秀节目惯有的“谁能获得冠军”。
此时,奥尔森三姐妹看的是沈浪优化过后的全新版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除了增加转椅环节的集数,以及缩短后续比赛进程,还加入了包括师生之间的情谊和选手背景故事的介绍,以此来增加看点保证收视率。
不过,这是盲选结束后的阶段了。
“好有趣。”伊丽莎白忍不住先开口赞叹道,她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电视屏幕。
“嗯,是有点意思呢。”玛丽-凯特也跟着附和道,她微微歪着头,看得格外专注。
“导师背对学员这是个天才的想法,导师完全不知道学员的样貌、年龄这些外在的东西,就只能单纯地凭借听到的声音,靠着唱歌最原始的魅力来判断自己要不要转身,这样的方式十分纯粹。”阿什莉一边说着,一边还不住地点头。
三姐妹看得是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了节目之中。
特别是当出现有学员唱到导师们自己的歌曲时,那场面就更有意思了,导师们脸上会瞬间浮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有的是惊讶,仿佛没想到自己的歌能被学员演绎出别样的味道;有的则是露出欣慰的笑容,为学员的精采表现感到开心;而且导师们之间还会有一些有趣的互动,互相打趣几句,或者争抢学员时你来我往地“斗嘴”。
而四位导师转身的风格也各不相同。
惠特妮休斯顿选人相对来说比较随心随性,刚开始的时候她还会稍微仔细地斟酌一番之后才会按下转身键,可到了后面,就好像突然开启了狂热模式似的,疯狂地为学员转身,甚至有的学员才刚唱了一两个音,她就瞬间按下按钮。
再看唐亨利,他的选人标准相对苛刻,不管学员在台上表现得多么精彩,他往往都是要等到最后关头,学员整首歌唱得差不多了,才会去拍灯转身,甚至有个学员都快唱完了,直到了最后一秒,他才不紧不慢地按下那拍灯按钮。
而乔治斯特雷特选人就很有学术范儿了,他会比较看重学员在演唱方面的专业性,除了音色要好之外,在音准、节奏这些方面也得达到一定水准才会选择转身。
最后的q-tip,他选人则是有偏向性的,像是灵魂乐、嘻哈乐、说唱乐这些,他就会更偏爱。
要说这节目里最具看点的环节,那非四转抢人莫属了。
恰好在本期节目当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厉害的学员,让四位导师同时转身。
而四位导师各自都使出浑身解数,你夸学员有天赋,我夸学员风格独特,他说演唱会请学员当嘉宾,反正就是用各种办法来说服这个学员选择自己,那场面别提多有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