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8章 用王阳明对付军事地主,皇权在乡!  嘉靖承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厚熜是有从章拯的密奏里知道,有握有军事武装的势豪之家,也就是军事地主,有因为军户改革要起兵造反的心思。

而且,他也在决定军户改革前,就预料过会有战乱发生。

他记得,在正德年间,刘瑾清查边镇军屯,侵犯了军事地主的利益,就也发生过这种事。

虽然,朱厚熜在这么做之前,给足了边镇官兵军饷。

甚至,他还把那几个要借月粮折色之机降低边军收益的官员,都撤职拿问,而维持了较高的军饷待遇。

但他现在这样做到底也侵犯了军事大地主的利益,是在杜绝军事大地主对军户的奴役,自然很可能会引起极端者叛变。

不过,朱厚熜没有因此就选择退缩,而是坚持强势推行。

这主要是因为他认为,提高军户地位的这一步棋必须走!

他不能因为怕得罪军事地主,怕他们造反就不敢走这一步!

没有代价,他要这样做,有代价,他也要这样做!

因为提高军户地位、重振军事贵族,是他彻底让大明走上对外进取轨道的关键一步。

他不能再让大明继续走“守内虚外”的老路。

普通军户不能成为维系大明表面太平的牺牲品。

所以,朱厚熜没有因为担心会造成动乱退缩。

即便他在嘉靖六年的冬月,知道江西有大股叛军举着“清君侧”的名义出现后,他也没有特别紧张会慌乱。

他反而还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总算知道,哪里的军事地主先按捺不住了。

在这之前,他因为无法确定具体是哪里的军事地主会因为军改叛乱,而不好提前派大军去。

毕竟,派大军去征讨,是很费钱的。

所以,大军不能随便动,得到真确定要平叛的坐标在哪里后,才能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平叛,而不再计较钱粮的销。

如今,他自然是不用担心无法确定平叛坐标的事了。

“果然是南方先有叛乱!”

朱厚熜在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面前,也只是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和御书房大臣们都分析后认为,这种有着解放底层军户性质的改革,更容易让叛乱先出现在南方。

而且不只是他和御书房的大臣们这样认为,还有许多大臣也这么认为。

杨一清也在这时跟着说道:“如陛下所料,如今看来,当立即给已经去南京的王阳明传旨,按之前商量好的,起复他,让他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身份经略南方七省,去南昌,负责调兵平叛!同时,传旨给南京兵部尚书吴廷举,令其立即筹集粮草、军械。”

朱厚熜颔首:“准奏!”

在这之前。

朱厚熜和杨一清等就商议过,如果南方有乱,就起复已丁忧结束的王阳明,还特地提前降谕给王阳明,让其以讲学为名,先去南京候旨。

值得一提的是,王阳明的父亲因在嘉靖三年去世,只比历史上多活了一年多,所以,王阳明一直在家丁忧,偶尔会去讲讲学。

而朱厚熜和朝廷自然没有忘了他,早就准备着南方有突发情况时,让他去处置。

不过,朱厚熜和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也不仅仅是因为考虑到南方最可能先出现叛乱,而只提前准备了去南方统兵平叛的统帅,为了避免在南方发生叛乱的同时,北方九边也出现不稳的情况,朱厚熜和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也早就商议好,先让王琼以谨身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身份去九边代天子巡阅,以弹压不臣。

王琼熟悉边务,又狡诈多谋,去北方自然也是合适的。

而且,早在嘉靖六年八月,王琼就拜辞了朱厚熜,出京去了九边。

所以,现在御书房内,就剩下杨一清和张璁。

王鏊则因为近日来,屡发旧疾,已在家中静养,但因为其乡党还需要他这一面旗帜,所以,他还没有递交辞呈。

因为王鏊算是守规矩的,忠心也有,之前为他背过锅,所以,朱厚熜也不好直接罢免了他,只让他好生养病,不时也常派内臣带太医去看他。

南方出现了叛乱,大明这个国家机器,也对此开始运转起来。

不仅仅是降旨让已提前去南京的王阳明去调兵平叛,周尚文也以江西总兵的身份带提起准备好的一万五千余威武营的天子亲军卫精锐,往南而去。

虽说只有一万五千余,但这是朱厚熜的王牌,去地方说是参与剿匪,但主要是给王阳明充当中军用,督战以及维持作战秩序用的,同时也作为主力。

对于大明朝廷而言,平个地方叛乱,倒也不用京师精锐尽出。

一万五千余兵马稳住南方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