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8章  知否:我是皇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除此外,还可以收买人,在兑换上做手脚。

这种事情避免不了的,只能做好监督工作,尽可能的做到最少了。

“陛下,这不单单是人的问题。做这种事情都需要读书人,一般的人根本做不了。”盛维提醒道。

“无妨!”

赵兴毫不在意道:“朝中闲散官员多的事,朕会给你调派人手的。等这十家钱庄开业后,你辛苦一些,朕要求,三年内把钱庄开到大宋所有州县。完成对所有铜钱的兑换,届时,其余铜币一律视作假币,禁止流通。”

他口中的闲散官员,指的是那些考中科举后,只授予虚职的官员。

这些人,朝廷养着这么多年,也该干干活了。

“是。”盛维有些欲言又止道。

“爱卿有什么话直说便可。”赵兴摆手道。

“陛下,兑换新币各种隐患太多了,比如说……”

盛维说了一些存在的隐患,说道:“这还是臣现在想到的,兑换开始,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其中最麻烦的是,大宋太大了,幅员辽阔,虽然时间有三年,可各地兑换时间有所不同,旧币还是在流通。一些换了新铜钱的地方,自然不会认旧钱。”

百姓虽然有兑换额度,可这是根据各地户籍来的。

按照赵兴说的,百姓就只能在户籍所在的州县兑换。

虽然大宋不限制百姓流动,可离开故土的百姓只是少数,大多还都是有一定身份和资产的。

这样的人物身份倒是容易核对,影响不大。

但百姓流动性不大,钱币流通性就大了。

一些已经开启兑换的地方,百姓不认旧币。

可那些到这里做生意和途径的百姓,又因为户籍的原因而不能兑换,只有旧币。

正是因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才导致各朝各代虽然都有铸造铜钱,实际上民间的铜钱种类非常驳杂。

因为朝廷根本无法把旧币完全收回去。

甚至即便到了明清时期,民间都还有唐朝的开元通宝在民间流通。

只是数量多少罢了。

朝廷新铸造的铜币他也见了,和以前的所有钱币比起来,差距非常大。

一旦朝廷规定,不允许旧币流通,各种影响太大了。

“这一点问题不大,铜钱使用多的还是普通百姓。这样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可那些商贩完全可以兑换银币,银币不限制兑换。”赵兴摆手道。

铜币更多的是百姓使用,商贾和商贾之间,因为距离的原因,携带不便,更多的还是使用金银。

这样反而有好处,可以逼着那些有钱人兑换银币。

当然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肯定会给一些百姓带来不便。

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因噎废食。

除此外,还有那些和大宋通商的海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他们多是以物易物,即便换钱,也是收的大宋的钱。

并不会直接拿着大宋的铜钱来大宋购买东西。

“至于其他的问题,你可以多找一些人,群策群力,尽可能的找出问题,并想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无论如何,新币必须在三年内完成兑换。”赵兴说道。

“是!”盛维应道。

“去吧。”赵兴摆手道。

“臣告退!”

…………

接下来一段时间,皇城司四处出动,各地都有不少富商和官员被抓,送往汴京。

每天各地的扎子如雪般向汴京涌来。

即便朝中之前因为赵兴大发雷霆,而平息了下来的百官,也再次活跃了起来。

这次他们弹劾就有理有据了。

皇城司四处抓人,总有一些人贪心,在抓捕参与铸造假币的官员和富商时,收受好处。

还有人抓捕时,见对方妻妾漂亮,直接占为己有的。

甚至还有人收受好处,放过一些商贾和官员的。

这就给了朝中官员机会,他们要求严查皇城司,而抓捕审问那些官员商贾的事情,应该交由大理寺和刑部及御史台三司会审。

赵兴自然不可能答应,只是命御史台和南皇城司一同,对于百官弹劾的事情,进行彻查。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殷汉章躬身道。

“你当然有罪,这么久了,你就这么管的皇城司?百官弹劾的那些事,即便有一些是假的。可哪怕只有一成是真的,你这个皇城司都检都难辞其咎!”赵兴冷冷道。

“臣死罪!”殷汉章跪了下来。

赵兴怒急而笑,起身上前一脚将其踹道:“死罪死罪!朕宰了你又能如何?”

殷汉章爬起来,再次跪伏在地。

赵兴冷冷道:“你做好你该做的事,这件事朕已经让人查了,最好和你没有关系!滚吧!”

“是!”

殷汉章应声起身,退了下去。

赵兴刚回到龙椅上坐了下来,一个内侍走了进来。

“什么事?”赵兴冷冷道。

“回陛下,鸿胪寺卿求见!”

内侍被吓了一跳,连忙躬身道。

“传!”

“是!”

内侍退了出去,不一会,鸿胪寺卿走了进来,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爱卿求见,所谓何事?”赵兴问道。

“禀陛下,之前出使大宋的西夏使臣梁乙埋突然来到鸿胪寺,说有要事要见陛下,臣不敢私自做主,特来禀报陛下,请陛下做主!”鸿胪寺卿说道。

“梁乙埋来了?”

赵兴一怔,问道:“为了梁皇后来的?”

“正是,他说要以灵州城及附近数城,赎回梁皇后!”

“呵。”

赵兴闻言冷笑道:“倒真是舍得!”

梁乙埋前来,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没有提前收到消息,就说明他是偷偷过来的。

可他却直接告诉鸿胪寺卿,西夏要以灵州城及附近数城换回梁皇后。

明显是想要通过鸿胪寺卿之口,让大宋朝臣知道。

赵兴太了解朝中那些大臣了,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换回数座城池,还是灵州城这种重要的臣池。

这种诱惑,朝中那些大臣根本经受不起。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