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2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可他全然不觉疼痛,扑进母亲怀中的瞬间,

恍若回到儿时发烧的深夜,那时母亲也是这般将他紧紧搂住,

带着药香的体温透过粗布衣衫渗进皮肤。

“我儿.”

柳氏颤抖的指尖抚过儿子脸上的干裂伤口,心中绞痛。

“儿啊,累不累。”

陆云逸没有说话,只是将嘴唇紧抿,

秋荷举着铜灯追到近前,抬头捂着嘴,努力让自己不哭出来。

暖黄的光晕里,一道高大身影从马车暗影中缓缓浮现。

陆简之背着手立在车辕旁,

略有苍老的面容隐在阴影里,只有腰间玉佩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望着相拥的妻儿,喉结滚动两下,神情复杂,

手掌无意识地整理马车上松动的绳索。

“去看看你爹。”

柳氏抹着眼泪,轻轻推了推儿子。

陆云逸抬头望去,正撞见父亲慌忙别开的视线,

他手掌在麻绳上反复摩挲,像是要把所有情绪都揉进这机械的动作里。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

膝盖的疼痛仍在,但比起此刻心中翻涌的情绪,这点痛楚早已微不足道。

他朝着父亲走去,每一步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爹,孩儿不孝,让您与娘来回奔波。”

陆简之的动作一顿,手指微微收紧,麻绳在掌心勒出几道红痕。

良久,他才缓缓转过身,目光与儿子对视的瞬间,又迅速躲开,落在远处摇曳的火把上,

“有些瘦了。”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像是被风沙磨砺过许久。

陆云逸看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

看着他眼底掩饰不住的疲惫,

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不情不愿地将他扛在肩头,

带他去看城外的山川河流以及茫茫草原。

那时的父亲是那样高大挺拔,仿佛能撑起整片天空,

可此刻,在月光的笼罩下,他竟显得有些佝偻。

“爹,让您和娘担心了。”

陆云逸垂眸,声音里满是愧疚。

陆简之哼了一声,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

“为官者,注意仪态,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秋荷见气氛有些凝滞,忙笑着凑过来:

“少爷,夫人一路上念叨了不知多少回,就盼着能早些见到您。

还有老爷,嘴上说着不着急,可每天都要问好几遍到哪儿了。”

柳氏轻啐一口,嗔怪道:“就你嘴快。”

话虽这么说,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陆云逸看着母亲和秋荷,又看看别扭的父亲,心中一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这些日子在大宁城里的种种压力与担忧,

在这一刻都被温情驱散。

“伯父伯母,城外冷,咱们先进城。”

刘黑鹰走上前来,打破了这略显紧绷的氛围,

“天色不早,大家也都累了。”

陆简之点点头,伸手示意陆云逸上车:

“先和你娘坐一辆车,好好说说话。”

陆云逸正要拒绝,

却被柳氏一把拉住,硬是拽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柳氏拉着儿子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家中琐事,

从后院的老母鸡下了几个蛋,到隔壁王家新娶的媳妇,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让陆云逸听得入神。

车外,陆简之与老张坐在一起,

看着远处的大宁城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头蛰伏巨兽。

老张咧嘴一笑,露出泛黄的牙齿:

“老爷,少爷真是出息了,周围这些军卒都是难得一见的精锐,

听说少爷如今还是大宁数一数二的官,

两年不见,少爷就已经有了如此成就。”

陆简之将来时的期盼尽数敛去,

望着城堞上若隐若现的黑影,喉间滚出一声沉叹:

“魏武有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云逸锋芒太盛,恐成冢中萤光。”

他摩挲着腰间玉佩,沁出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

“昔年文种辅越灭吴,终应‘飞鸟尽,良弓藏’。

韩信破楚封王,难逃未央之祸,

云逸骤登高位,恰似危崖走马。”

老张握着缰绳的手微微发颤,勉强挤出了一丝憨笑:

“老爷,少爷才情无双,当今陛下又宅心仁厚,怎么会如此。”

陆简之截断话头,枯叶被车轮碾碎的声响混着他的担忧,

“当年蒙恬统三十万长城军,一纸诏书便自裁阳周,

檀道济手握北府精锐,‘自毁长城’四字成千古恨,

到了这等地步,自身本事就是催命符。”

他忽然转头看向马车,眼底泛起罕见的忧虑,

“以小见大,不论是文武还是新旧正统之争,各方势力,犬牙交错,走的越高越危险。”

说完之后,陆简之像是在自言自语:

“不说这些晦”

还不等他说完,车帘微动,

柳氏探出头来,柳眉倒竖!

“好不容易见一面,怎么净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早知如此,你就待在家里好了。”

说完,柳氏就将脑袋缩了回去,

陆简之沉默片刻面露无奈,将玉佩收入怀中,轻轻摇摇头.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莫要.”

这个时候从身后的帘幕后传来了陆云逸平稳的声音,

“娘,并非是婉怡他们不来接你们,

而是孩儿新官上任,与一些人起了冲突,城内城外都有些不太平。”

“不碍事儿,马上就能见到了,娘不着急,

听说楚婷与灵韵都是非富即贵?模样如何?”

“自然是极好”

陆府朱漆大门前,四盏风灯将照壁映得通红。

刘婉怡身着金线暗纹织锦襦裙,

腰间羊脂玉坠随着她来回踱步轻轻晃动。

沐楚婷半掩红唇鬓,珍珠步摇在夜风里簌簌轻颤,

邓灵韵则攥着绣帕,指尖将布料绞出层层褶皱,三人不时踮脚望向长街尽头。

“来了来了!”

沐楚婷突然抓住灵韵的手腕,

远处火把如流萤汇聚,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由远及近。

邓灵韵有些紧张,连忙正了正发簪,

刘婉怡则上前一步,走下台阶,

三人不自觉地挺直脊背,衣袂在夜风里扬起微澜。

马车在陆府门前缓缓停下,帘子被掀开,柳氏温和的面容出现在众人眼前。

她一眼就看到了刘婉怡,笑着伸手:

“婉怡,这么快又见了。”

刘婉怡屈膝行礼:“娘,早知道您就与婉仪一起来了。”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柳氏下车。

柳氏握着刘婉怡的手,这时,沐楚婷和邓灵韵也走上前来。

刘婉怡连忙介绍:

“母亲,这位是沐家的楚婷姑娘,这位是邓家的灵韵姑娘。”

沐楚婷落落大方地行了个礼,声音清脆悦耳:

“见过娘亲.”

邓灵韵则有些羞涩,微微福身:

“阿婆.”

柳氏笑容一下子就变得灿烂,上前拉着二人的手:

“都是好姑娘,快别多礼,咱们进府说。”

陆简之从马车另一侧下来,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没说什么。

刘婉怡知道父亲的古板,连忙开口:

“父亲,母亲,快请进,府里已经备好了接风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