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8章 荣耀之夜,全球焦点  激荡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8章 荣耀之夜,全球焦点

电影的第一幕就用画面、音乐还有出色的表演吸引了现场观众,这点首先要表扬魏喜老师,可惜他这会儿正在长白山裸奔呢。

这方面魏明没有特意照顾外国人,并没有细致地用文字或者画外音介绍历史背景,他们只知道那个儒雅的中年人是一名大学音乐老师,他现在被迫接手了一所问题小学。

因为教师资源匮乏,这所小学是几个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学习的。

魏明的动物系列已经陆续在国外翻译出版了,《放羊班的春天》算是其中流传度比较广的一篇,但是跟mr.why的其他商业化创作相比仍有着巨大的差距,影响力仅局限于文学爱好者的圈子里。

现场就有来自英国的大学生看过《放羊班》原著的,并小声对旁边的女朋友解释男主角为什么看上去有些狼狈,他此前都经历了什么。

这种行为一般在电影院是为人所不齿的,不过在他们座位前面的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都竖起耳朵听后面大学生的解说,他们也怕自己会看不懂一部异国的电影。

大卫·鲍伊是出于对mr.why的尊敬,约翰·列侬也是他的朋友,为他创作了第一首登顶美国公告牌的单曲《fame》,而且他也想着能否有机会跟mr.why合作,他好羡慕菲尔·柯林斯和艾尔顿·约翰这两个家伙。

而坂本龙一对中国也很有好感和兴趣,他看过一些中国电影,但是跟魏明这部电影里所呈现出来的气质完全不同。

配合着大学生的介绍和英文字幕,坂本龙一轻松理解了故事的脉络,这并不是一部让人感觉晦涩的电影。

而且音乐真的好到让人感觉惊艳,刚刚接手了这所小学的钟老师正在经历一场大雨,但他竟神奇地用容器创造了非常好听的旋律。

魏明在这场戏里插入了一场李宝田弹钢琴,潘红拉小提琴的片段,这是钟老师的想象,演奏的正是钟老师经过这场雨后创作出来的《听雨》,换成英文名可以叫《the rain》。

不仅坂本龙一被这首曲子所折服,就连北野武这个大老粗也很认同地点点头。

很难不认同,这是若干年后久石让为他的《菊次郎的夏天》创作的。

听着这段音乐,周惠敏舒服地眯起眼睛,感觉像是出自阿明的手笔,好听,也好看,如果自己去大陆的话,一定要去这个村庄看看。

跟大部分国际电影节竞赛影片相比,《放羊班的春天》在剧情方面算是没什么门槛的,除了钟老师的妻子经常作为想象人物蹦出来外,其他都很容易理解,只要能来得及看懂英文字幕。

一场大雨过后,钟老师陆续把学生吸引了回来,并展现出了高超的音乐素养,哪怕是用口哨都吹出了非常好听的节奏。

现在名单上只剩三个人还没有回归课堂,在校长的孙子,村长的儿子,班长王石头的带领下,钟老师依次找到他们,并把他们带回课堂,这就是主线剧情。

而在这个过程中,四川雅安农村的自然景观风貌和令人内心或平静或波涛的音乐让这个闯关集卡的过程显得毫不枯燥乏味。

作为正儿八经的音乐高材生,坂本龙一一次次被电影中使用的配乐所感动,难以想象这么多优秀的作品竟然集中出现在一部电影作品里。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是谁创作的,但感谢魏明!

魏明:也感谢日本音乐家。

这部电影里的音乐可以大体分为两个系列,一边是新式乐器演奏的,一边是中式传统乐器生成的。

胡伟立主要负责传统乐器,基本都是他为这部电影原创的作品,用到了编钟、二胡、各种鼓、古筝、琵琶、笛子以及各种农村生活中的音源,魏明认为完全不输他后来做的那些武侠电影bgm。

而魏明则多是“借鉴”了后世很多耳熟能详的配乐,比如年代电影解说专属bgm《大团圆》,大气雄浑的《遥远的旅途》,悠扬空灵的《穿越时空的思念》,还有那首用陶笛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

另外他写了一首二胡和钢琴合奏的《风居住的街道》,直接就是胡伟立拉的二胡。

而这些配乐基本都出自日本音乐家之手,因为在短视频平台很火,很多人甚至都以为是国内的作品。

好的旋律得有人能演奏出来才行,为了做这部电影的十几首配乐,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全力配合,这才有了如今电影里极致的听觉享受。

当然,后期制作的大部分经费都在了这上面。

一般一部电影里能有一两首抓耳的配乐就算不错了,但《放羊班的春天》首首经典。

好在这本就是一部讲音乐的作品,音乐和剧情也是紧密关联的,而且魏明安排得当,所以并没有觉得特别喧宾夺主。

大卫·鲍伊觉得自己爱死这部电影了,不仅故事感人,他看懂了,而且音乐惊艳,他甚至想把这部电影的原生配乐推荐给自己的公司emi百代唱片。

不过作为电影准大师级人物,马丁·斯科塞斯很是为魏明捏了一把汗。

因为前面的配乐都太出色了,如果后面的剧情情绪上还有一个大的爆发点的话,他怕最后的配乐压不住前面那么多优秀的曲子,会有一种后继乏力不痛不痒的感觉。

而且根据他的推断,男主角多次幻想自己的妻子,表现出了两人感情之深以及灵魂的共振,后面肯定还有一个大的情感宣泄点。

果不其然,一封信的到来让钟得知她的妻子早已自杀身亡。

伴随着潘红写遗书并走向湖边的画面,魏明使用了一首二胡曲《思君黯然》,这首也是由魏明负责的。

这首歌太悲了,尤其是配着潘红自尽的画面并迭加钟老师强忍悲痛给学生们上课的画面。

杀伤力不弱于乔峰抱着阿朱的尸体。

马丁在这部电影里频繁接触东方的二胡,这首曲子确实很有力度,但他觉得还是不够,这个底还是弱了一些。

他看了一眼手表,已经110分钟了,这部电影好像是两个小时吧?

准确讲是123分钟。

最后十几分钟所有观众都在为钟老师揪心,他们突然意识到这好像还是一部爱情电影。

前面“师娘”虽然没有正式出场,只是存在于钟老师的口述和想象画面中,但他们的感情之坚早已无需怀疑。

现在心爱之人已经离开,钟老师仿佛成了被抽走灵魂的躯壳,当县长亲自给他送来文书,告诉他,“你可以回家”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这时候经常自杀的观众就知道,要糟!

其实马丁的担心也是魏明在创作时重点考虑的,前面插入了太多黄金配乐,到了最后必须有一首配乐能够力压所有,把剧情和观众们的情绪推到高峰,在巅峰处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魏明把这个创作任务交给了胡伟立,并提了一个建议:用唢呐。

这个命题对胡伟立看来很有意思,唢呐通常是送人走的,而这里却是在迎接钟伟和皮皮的新生。

最后他没有让魏明失望,完成了这首名为《重燃》的唢呐曲。

当电影到了最后,当配乐突然消失,就连男主角也离开了画面,全场陷入静寂,阿敏甚至屏住了呼吸等待奇迹发生。

然后她等来了钟伟老师像个偷瓜贼一样抱着陈皮皮上了拖拉机,拖拉机启动,《重燃》响起,堪称乐器流氓的唢呐以极具攻击性与穿透力的音符在全场观众脑中炸响。

哪怕是最颓废的青年,此刻都仿佛经历了一场重生,且被注入了兴奋剂,接下来只想好好的活,然后大干一场。

有些人直接泪洒当场,他们从这部电影中获得了能量,这是之前看的那些电影都不具备的。

这首《重燃》是胡伟立写的,演奏的是中国音乐学院的赵春亭老师,而且是以71岁高龄完成的演奏,唢呐声中蕴含着他的人生感悟。

而魏明在其中的贡献就是提出并辅助赵老发明了“唢呐活芯”,通过可伸缩铜芯结构辅助传统唢呐演奏半音阶与十二音体系,解决了音准稳定性及转调难题,拓宽了唢呐艺术表现空间。

《重燃》能有此时此刻的惊艳效果,这个小装置同样功不可没。

在高亢的唢呐声中,《放羊班的春天》结束,当银幕熄灭,灯光亮起的时候,全场爆发出剧烈的掌声,甚至大部分观众都站起来鼓掌甚至呐喊。

坂本龙一一个劲儿地跟旁边的北野武和大卫·鲍伊感慨:“我一定要认识这部电影的配乐师,他是个天才!”

马丁·斯科塞斯推了推眼镜,突然感觉自己是不是老了,mr.why才二十出头啊,自己在他这个年纪才刚开始接触新浪潮电影。

不愧是拍出了短片《目击者》的天才,这部长片竟能如此完整,如此动人,又如此震撼,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评审团主席威廉·斯泰伦心中感慨,今年的亚洲电影太强了,日本的两部还有中国的这一部都是无可争议的杰作,哦,还有苏联的那部,今年可真是让人惊喜的一届。

首映结束,魏明作为导演和编剧上台讲了两句话,感谢观众们能安静地坐了两个多小时听自己讲故事。

随后观众退场,周惠敏正要穿过人群跟魏明打招呼,然后就看到了一头火红的梅琳达走到魏明身边,和他并肩应对着电影界同行的交流。

阿敏清亮的眼眸在这一瞬间顿时黯淡了下去。

原来自己不在他身边的日子里他一直都不孤单啊。

~

《明报》记者罗阿修终于等到了电影结束,开始看到观众陆续退场。

后面他还能找机会看到电影,现在则拿着录音设备抓观众采访。

“请问你……哦,听不懂英语啊,抱歉抱歉。”

“请问你觉得刚刚看的电影怎么样?”他抓到了一个白人老头。

“画面很美,音乐很棒,关键我竟然看懂了,以前看的那些中国电影总是似懂非懂,这次我觉得自己完全看懂了,非常非常惊喜的观影体验,我甚至想去中国度个假。”

接下来罗阿修又男女老少都采访了一些,差评也有,比如觉得电影对中国过于美化了,还有人表示只顾着听音乐看美景了,演的什么完全没注意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