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9章 小圈子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9章 小圈子

距离第58届柏林电影节开幕还有三天的时候,在柏林有人组织了一个只有导演和制片人参加的小圈子聚会。

也不是目前在柏林的所有的导演和制片人都有资格参加的。

这个小圈子聚会人数很少,只有不到二十人。

参加聚会的导演,最低都是拿过欧洲三大里某个电影节最佳导演的。

而仅有的几个制片人,要么是曾制作的电影拿过欧洲三大的最高奖,要么本身就是资深制片人,制作出好几部拿过欧洲三大奖项的制片人。

那些很有能量,比如非常有钱或能拉到很多资金的制片人,还有那些只拿过奥斯卡的奖却没有欧洲三大奖项的导演。

不好意思,这些都是被这个小圈子鄙视的对象,肯定是没资格被邀请的。

对于曹阳,这么说吧,只要曹阳在欧洲的话,无论哪里有小圈子或文艺界的聚会,必会想方设法邀请他参加的。

开玩笑,曹阳手里有两个威尼斯金狮,还作为制片人制作出一部拿到威尼斯金狮的电影,又拿过戛纳金棕榈,他还有戛纳最佳导演、威尼斯最佳导演和柏林评委会大奖。

这样的成就,哪怕是在欧洲那些极端老白男导演的眼里,也会下意识忽略曹阳的肤色。

甚至,欧洲文艺圈的很多导演都认为,凭借曹阳的年龄优势,大概率是能成为大满贯导演的,这个需要时间和机遇,或者是背后国家的力量。

哪怕是曹阳一直拿不到最后的柏林金熊奖,只要曹阳还在这个圈里,等他五十岁的时候,柏林电影节肯定会迫不及待的给他颁发一个终身成就奖的。

终身成就奖也是金熊。

拿到这个金熊后,哪怕是被人诟病不是真正的大满贯,但手里有金熊、金狮和金棕榈,那肯定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大满贯呀。

虽然这个属于弱化版的大满贯。

其实,很多这个圈子里的欧洲佬,都是有着这个想法的——如果无法阻止你拿大满贯,那就给你一个削弱版的大满贯,让人诟病的大满贯。

至于曹阳如今在他们这个小圈子普遍鄙视的好莱坞混的风生水起,会不会因此被这些人排斥,那只能说想多了。

这个小圈子里导演,无论口头还是他们的行为,肯定是鄙视好莱坞的,不过要是有机会去好莱坞发展的话,那么没人会说不——挣美国佬那些暴发户的钱,那是给他们面子好不好。

曹阳参加这样明显具有“高逼格”的聚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每年只要参加欧洲三大的电影节,在回国前,肯定是要参加一次小圈子聚会的。

别小看这个小圈子,这么说吧,欧洲三大电影节每年邀请的评审团主席,大概率都是这个小圈子的人。

比如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科斯塔-加夫拉斯,就是这个小圈子里的元老级人物。

科斯塔-加夫拉斯的资格非常老,人也非常老,都七十多岁了。

不过,他的资历还是非常辉煌的。

他曾在82年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上,就拿到过戛纳金棕榈,后来又在90年第40届柏林电影节,拿到了柏林金熊奖。

科斯塔-加夫拉斯只差一个威尼斯金狮,就能大圆满了。

“加夫拉斯”这个姓氏,给人第一反应就是俄罗斯的姓氏。

没错,科斯塔-加夫拉斯虽然是法国人,但他父亲是俄罗斯移民,他也拥有典型的俄罗斯人的脾气。

早前,他出道初期,也曾积极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然而,随着他的两部作品全都被淘汰,甚至连主竞赛单元都没进去,年轻气盛的科斯塔-加夫拉斯直接选择了炮轰威尼斯电影节黑幕、没眼光、是垃圾……

还放话,这辈子都不会带着作品去威尼斯电影节。

他做到了。

也失去了大满贯的机会。

“科斯塔,好久不见了。”

曹阳端着酒杯,来到科斯塔身边,向他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

科斯塔-加夫拉斯本来是翘着二郎腿坐着的,抬头看到是曹阳,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拿起旁边的酒杯跟曹阳碰了一下,随即抿了一口,伸手示意曹阳坐下。

“我的朋友,坐下说。”

不远处或站或坐的几个导演和制片人,冲这边笑着点头示意了一下,很自觉的走远了一些。

“你的《情系海边之城》我看过了,是一部异常杰出的作品,对人性的把控很准确,也有很多有意思的镜头语言。”

说到这里,他笑着看着曹阳说道:“但是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它太丧了!”

随后摊开手,用自嘲的语气道:“你知道的,我这个年纪的人,看不得太丧的东西,太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说不定情绪跟着波动太大,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接着又摇着头说道:“到了我这个年纪,反倒对死亡更敬畏了,也更怕死了,于是就喜欢跟一些年轻漂亮充满活力的女演员厮混,哪怕什么都干不了,哈哈……”

曹阳笑了笑,突然就想到有句话和表情用在这里特别合适,于是,就学着那位主持人的语气和表情,说道:“真的吗?我不信。”

科斯塔-加夫拉斯愣了一下,随即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他觉得曹阳的回答很妙,既不信自己不喜欢他的电影,又不信自己跟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什么都干不了,一语双关,不愧是名满全球的大导演。

“曹,祝贺你,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你就是全世界最会调教演员的导演,哪怕对方是给世人留下刻板印象的功夫巨星,也能让他成为最文艺的演员。”

科斯塔-加夫拉斯从旁边拿起酒杯,主动跟曹阳碰了一下,这不是客套,而是对曹阳调教演员能力的敬重。

“谢谢。”

曹阳抿了一口,也没跟科斯塔-加夫拉斯客套,而是直接问道:“迪特主席对这届电影节有什么想法?”

虽然曹阳刚来柏林时,是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亲自去机场接的机,后续两个人也聊了一下,但两人都很默契的没谈奖项的事。

一些事情,表面的工作还是要做一下的。

再说了,这种事要是敞开了说,很容易就会让两个人都尴尬,反倒不如不提。

“回归柏林电影节的初衷,聚焦政治和社会属性突出的影片,强调影片的批判性与现实关怀。”

科斯塔-加夫拉斯回答道。

“现实政治批判吗?”

曹阳皱了下眉头,这个主题跟《情系海边之城》可一点都不搭。

众所周知,戛纳电影节以艺术和商业并重,但所谓的商业并重,并不是重视商业电影,而是说戛纳电影节在营销也就是商业推广上,是欧洲三大做的最好的。

威尼斯电影节侧重艺术性和创新表达,所以他们当时敢给曹阳的《九尾妖狐》颁发最佳导演,说这部电影是实验电影。

有威尼斯电影节背书,也就没人质疑《九尾妖狐》的实验性和艺术性,最多也就多嘴说一句对人性的挖掘没有太深入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