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们琢磨著,该如何收拾眼下的残局,以及是否可以帮衬到余缺时。
一道仙音,从余缺的所在传下:
“香火天家失职,废黜天子位。本座暂领之。
传我法令:
中土各道宫,皆数以黄山为首,即刻反攻海外修士!”
听见这番法令,帝都中一片譁然,特別是那些香火天家的王公贵族们。
不少人君姓仙家、门阀仙家,甚至还企图登上高空,叩拜余缺,想要爭辩什么。不过这些昏了头的人等,还不等撞在余缺周身的护体仙光上,就一个个的都被拿下。
纷乱当中,那已经赶到了黄山天都峰主,其人面色古怪,眼睛里透露著难以置信的惊喜。
这人当即就领受了余缺的法令,开始號令其余道宫,並从帝都仙城中,开仓取粮,点派道军,联繫中土一百零八方道宫。
未过几日,反攻的法令已经是通行整个中土,並且各地的道宫都不敢怠慢,纷纷一边派遣半步元神前往帝都,拜见余缺,一边派遣出了道兵,杀向海外。
一月之內,中土仙家和海外修士,呈现犬牙交错之势。
海外修士因为尚存十个元神散仙的缘故,还占据了上风。
但是当中土那些个半步元神,都来帝都中,一一拜见了余缺后,一年后便开始有元神仙家自行诞生而出。
只三年,中土仙家和海外修士的大战,便彻底的势均力敌。
但是双方的大战,早已经是打到了难捨难分的地步。
势均力敌,往往也就代表著战况的悽惨凶残。
一方面是修士们在破城占地,烧杀掳掠,另外一方面,则是中土一方派遣了精锐仙家出海,以牙还牙,报復这些修士留在海外的宗门等等。
於是道秘界中,极为可怖一幕出现了。
双方各自的修行者,死伤遍地,黎民百姓种种,更是悽惨无比。
中土地界,有时候一日便丟失一城,一城的人便被屠戮过半,只几个来回交锋下来,城池尚且没有损坏在双方的道军手中,但是城中的人口,宛若被篦子排过一般,变得稀疏可怜,恍若鬼城。
而海外的修士们,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那被誉为十大仙宗的道脉驻地,短短三年间,就有六个被中土仙家们打破,不仅財货被掳掠一空,其內的修士种子们,也被或清空,或被掳掠至中土內,以仙家的方式进行培养。
可以说,海內海外的夙仇,一朝爆发,无人可以抑制,哪怕是那些元神级別的修士和仙家。
更何况。
就属於这些成就了元神的仙家或修士们,对大战格外欢喜,还达到了一种闻战而喜的地步。
其中,那些祖上基业被古修给占据了的仙家们,倒是还对大战持有明显的抗拒之色,但是又不得不战。
这是因为借著血海滔天、魂魄满城的战爭,道秘界当中的灵气復甦速度,比大家以往猜想的要快得多。
於是双方的元神仙家、元神修士们,在互相较劲的同时,都为之欢喜。
此外,生灵之魂魄,蕴含灵性,其本身便是灵气最大的来源。
那些死在这场战爭当中的生灵魂魄,也为道秘界的灵气,增添了一分力。
而如此悽惨的战爭状况,自然也是进入了余缺的眼睛中的。
只是他对此,並没有想要插手的意图。
中土仙家和海外修士们,双方的道脉延续至今,涇渭分明,早就需要一场彻彻底底的大战,来证明谁之更加优劣。
虽然余缺老早就知晓了答案,其乃是两脉並修,方才是正解。
可道秘界中人,他们却是不懂。
双方各自往往都还存在著一种夜郎自大的狂妄感,需要被对方狠狠的教训一番,才能够正视仙家(修士)未必不如自己的现实。
而在这场大战中,数不清的道法道脉,或衰败、或断裂的同时,也有诸多的道法道脉,隨之而兴起。
譬如那刚刚被余缺解禁出来的太岁一脉,其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在大战之上,却是发挥出了不可忽略的战绩,让世人直观的意识到了太岁一脉的战力。
这下子,都不用余缺发布號令,號召天下眾人修炼太岁一脉,民间自行的便有许多仙家,投身在了太岁一脉当中。
又因为大战的缘故,太岁一脉的仙家们,不太讲究出身根脚,而讲究以杀养道,其各自修炼的速度也是迅速。
甚至有炼罡的仙家,因为將主修法脉换成了太岁一脉,主次顛倒后,其所突破不了的境界,居然又跨出了半步,成为半步元神境界!
如此种种。
皆是这一场大战,带给道秘界又血腥、又不可忽略的刺激和变化。
当然了,如今仅仅是如此,余缺倒也並不会选择坐视旁观,而利用天下间亿万生灵的性命为代价,去赚取以上好处。
毕竟以上好处,若是在有识之士的镇压下,完全能够小规模、以时间换取空间的,缓慢的达成同样目的。
余缺之所以不出手,更重要的便是,他眼下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只见在大战的催化之下,那山河社稷图也是变化不定,其炼化那夺舍老道的速度,猛地提升,远远胜过之前。
再加上余缺在一旁,持续的为之添加灵气、龙气种种,它的速度更增。
三年之內。
那夺舍老道的意识,就已经是被尽数的抹掉,仅仅剩下其最后的一点天仙本源,残留其间。
而因为长期的滋养,余缺也已经和山河社稷图,建立了微弱的联繫,又获知了不少隱秘。
他还將另外一边,那被他所镇压抽乾得差不多的两尊真仙,也扔入了山河社稷图中,充当试探。
结果当真,那老道是意识丧乱,再无自我,仅仅剩下一口天仙本源在行事。哪怕有真仙入內,这廝也是没有盯上去夺舍,延续自我。
这时候,余缺便心间大定,当即就將一道分神,打入了山河社稷图中,近距离的观摩那老道的天仙本源。
如此內外夹击之下,时间继续流逝。
一晃眼,便又是十年过去。
这段时间內,中土大地上,已经是打得几乎陆沉一般。就连黄山道宫所在的黄山,都差点被打破过。
好在有著炼度峰一脉的六丁六甲道兵,再加上黄山宫主已然成仙,其晋升为元神,回身返宫,这才彻底稳住了阵脚。
而这十年间,隨著中土仙家们一个接一个的元神仙家冒出,概率竟高於修士一方。
彼辈终究是按捺不住,再度拿出了当年速战速决的谋略。
於是多达十二位元神修士,以及中土仙家中的修士细作,他们朝著帝都聚拢而来,盯上了那高空闭关十数年的余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