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塞北戍边
贾瑜长到十五六岁,身形虽未完全长开,却已显露出挺拔之姿,眉目清朗,平日里与街巷猫犬为伴,看似闲散不羁。
落在那些一心钻营富贵或恪守礼法的贾府正经主子眼里,自然更成了顽劣不堪、不成体统的明证。
族学不去,功名不考,整日里游手好闲,与畜生为伍,愈发坐实了“猫狗将军”的戏称,然后被边缘化,几乎成了贾府这繁华丛林中一个无声的影子。
然而,这正合皇天之意。
悄无声息,方能布局。
那日,一骑六百里加急,进入神京,带来了北疆战事吃紧、兵员紧缺的消息。
朝廷下令各勋贵府邸按例出丁助饷,贾府这等国公门第,自然首当其冲。府内一众爷们闻战色变,推诿扯皮。
最终,这“报效皇恩”的“好差事”,便落在了几乎被遗忘的旁支孤儿,贾瑜头上。
当然,不只是贾瑜一人,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一众旁支,贾瑜只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无人替他打点,无人为他送行。
只有几只老狗默默地跟了他三里地,直至官道尽头,才发出一阵低沉呜咽,仿佛是在告别一般。
贾瑜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回头望了望巍峨的神京城和那如牢笼又如温巢的贾府,眼中没有丝毫眷恋,唯有冷澈如天道般的审视。
他拍了拍腰间的一口单刀,和背上的弓箭,那是他用几只训练有素的猎犬从一破落军户那换来的。
贾瑜转身汇入了那支垂头丧气的队伍,向着烽烟弥漫的北疆而去。
边关苦寒,战事惨烈。
新兵营中,弱肉强食,欺压寻常。
贾瑜初时亦被人盯上,想要欺侮,贾瑜直接展露拳脚,用狠辣却不见血的手段狠狠教训了几人。
随后,他又亮明了贾家族人的身份,更是顺利不少,破船还有三分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年贾家一门双国公,何等威风?
虽然近些年没落了,但军中势力盘根错节,有不少当年曾受过老国公恩惠的将领。
再加上贾瑜表现得沉默寡言,训练却一丝不苟,甚至远超常人,渐渐的也就慢慢被这些老兵痞子接受了。
毕竟军中这个地方,拳头大、自己硬才是正理。
更奇的是,他似乎总能预知危险。
敌军的小股骚扰、夜间的偷袭路线、甚至营地周围偶尔出现的野狼群,他总能提前有所察觉,或是以不起眼的方式提醒同袍,或是独自避开。
几次下来,他所在的小队竟屡屡在伤亡惨重的战斗中得以保全。
渐渐地,“猫狗将军”的名号在边军中传开,却不再是戏谑,而是带上了几分敬畏。
毕竟古时候,都讲究一个敬鬼神而远之。有人传言他能通兽语,有野狼为其哨探;有人猜他身负异术,能趋吉避凶。
皇天的这缕意念,虽刻意压制了神通,但其本质高远,对气运、危机的感知,又岂是凡人能及?
他看似凭借“猫狗”,实则是以微不可察的方式感知着周遭环境的因果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范围的“运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