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李常贵一瘸一拐,跋涉在山林里。
过去三天,他回了一趟庙子村,他出生的地方。
全部积蓄换了一袋纸钱,去了村边山头父母的坟地,看著黄纸一张张变黑,最后化成灰。
他其实已经记不清了,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世,而且没留下任何照片。
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之后又將积赞的所有鱼乾、山货,挨家挨户地送给村民,这是他以前获得物资的方式。
他不是卖鱼乾山货,而是送给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家,有些人会给他些不要的东西,有时是破家具、衣服,有时是大米、食盐。
不过这一次,他什么都没要,只是一件件將所有积赞送出。
有在小院里晒太阳七八十岁老人,睁著昏的眼睛说道:“常贵儿啊...你咋啥也不要?米够么?”
李常贵弯腰致意,没有说话,再度掏出一条鱼乾掛在铁门上,转身离去。
老人看著那背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叫喊了两声。
这么多年了,该劝该说早就试过了,但这次总感觉不一样。
老人用最大的音量,遥遥喊道:“常贵儿!大別山这么大,你找了20年,找不到的!”
“野人”的背影停了下来。
“她死了,死了这么多年,你图个啥呀!值得吗!”
“野人”转头,脸上带著笑意和释然:“叔,我至少...要让娟入土为安吧...”
“她怕黑、怕畜生...不喜欢山里。”
而后远远的,再次弯腰致意,转身走了。
老人摇摇头:“憨娃...憨娃啊...”
李常贵將所有山货都送出,家里没人的就掛在门口,但却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重新一一拐的走进大山。
村子的变化越来越大,让他感到陌生,所以每次回去都行色匆匆,不敢逗留,也不敢与人说话。
“野人”不敢想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了,那些光鲜亮丽的小汽车真的已经成千上万?
山上平整的道路真的已经铺满每一个山村?城市又是什么样的?
他好奇,也不好奇。
因为他知道自己永远走不出这处大山,以前是,以后更是。
他一直不觉得自己是隱居,他只是..慢慢走不出去了而已。
这条路要走一整天,现在腿坏了,更久。
晚上留宿在山里,找了个草窝和衣而睡,他把所有东西都送出去了,甚至没有带一点水,一口鱼肉充飢,就这么裹著衣服,硬扛了一晚。
这一夜他很清醒,一点也没睡著,只是偶尔从怀里抽出那张素描,就著星光模模糊糊的发呆。
第二天天未亮,李常贵跛著脚,继续朝著“家”中返回,大多数时候时间对他没有意义,但今天却有些著急。
他急著回去赴约。
最后一段山路他已经走了无数遍,无论在大別山里走出多少里路,最后都会回到这里。
仿佛困在一个地方打转。
“娟儿,不找了...找不动了..”
每往上一步,心里就轻快几分。
“我也是傻...去陪你不就好了,有我,山就不是山了,我熟得很..”
飢饿、睏倦、乾渴都在折磨著他的肉体,精神却越来越好。
坡上已经没有任何食物和水了,但他不在乎。
家里有一根麻绳在等著他。
“娟儿...快了,就快了..
1
终於,当太阳慢悠悠爬上山坡,几乎和“家”连成一线的时候,野人回到了山坡上。
而后他愣住了。
只见山腰的房子前,掛著满满当当的鱼乾..
大大小小,鳞次櫛比,竟是有上百条!
有的已经干了,有的还带著点新鲜。
这些鱼乾被铁丝串著,由於数量过於巨大,如一面墙般,恰逢太阳从后方升起,將其照得金黄粉嫩,好似一面面旗帜。
而土房子侧面,整齐摆放著大量野外生存用具。
帐篷、椅子、炉子、手斧、提灯、摺叠太阳能充电板,以及许多说明书。
桌板上堆满了东西,还有一些食物和水,压缩饼乾、娃哈哈...
最显眼的,是一支鱼竿,一旁还有一本小册子。
李常贵呆滯的拿起鱼乾,发现就是自已那根...只是结构上多了一些金属小件,似乎被加固修了一下。
而手柄处,一圈圈缠绕著一根麻绳,似乎是为了防滑。
当握住这根鱼竿的时候。
李常贵感觉心里安定了..
拿起一旁的小册子,封皮上写著字。
“鱼竿和其他东西都送给你了,还有这段时间钓的鱼,这几天用太多有些损伤就修了一下,见你房子里有根麻绳就用上了。”
“另外,准备了一些魔术,给你留个纪念。”
魔术?什么意思?记忆里从未听那年轻人提过..
李常贵翻看小册子,而后瞪大了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那是一张张彩色照片...全是他和娟子。
在田间、在山头、在县城里的小饭馆、在大集的最角落...
每一幕,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只存在记忆里的画面,
而最后一页,写著:
“也许她只是换了一种更轻鬆的活法...活在你的记忆里,所以你好好的,她才能活的更久。
几百米外,山坡背面,翟达捏著【洞悉权杖】。
视界中观察到李常贵又哭又笑,捧著相册回到了小屋內,嘆出一口气,转身朝山外走去。
几天前,当他意识到李常贵有轻生的可能时,就用怀表+链条的组合,对其进行催眠並探查念头。
【记忆链条】第一次对人使用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也没想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