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第二幅画
“所以这就是你的策略?放我投三分?”
方星河和丹子贴到一起,等他接球的时候嘴也不闲着,上了一点嘲讽强度。
真的很气人,丹子嚼口香的频率都加快了50%。
裁判发球。
丹子右手向后一拉,单手抓着球横在半空,用左肩抵着方星河的侵袭,张口回了一句垃圾话。
“所以这就是你的策略?跟我贴身?”
这个姿势配上这句话,也真是够损的。
丹子的侧身单手持球,大概只有文班亚马那种长臂怪才能干扰到一点。
方星河连胳膊都懒得伸,只是用胸膛死死抵住乔丹,暗暗发力。
额……顶不动。
其实他知道自己大概率抗不住丹子,但总归要亲自验证一下力量差距。
篮球规则下的静态对抗,并不单纯取决于力量数值,而是由力量和体重共同决定。
如果允许上拳头,方星河的披挂、崩拳、钻拳发力能把大丹打死。
各自站稳后用胸膛肩背对抗,谁体型大谁牛逼。
姚明的卧推数据可比本华莱士差远了,实际对战表现却像大人打小孩一样,砰砰撞两下就隔扣大本。
方星河跟乔丹的对抗也是一样道理。
他的桩功在这种情况下有用,但是没有大用。
扎桩就得下沉,下沉就意味着重心落到低处,落重心就必然影响敏捷性……丹子给了方星河一个强烈对抗,然后炸球转身,拔起来就投。
在他转身的那一刻,距离瞬间拉开。
方星河勉强追过去一步,飞快起跳干扰……够不着。
高弹速vs大步伐转移,乔丹用一个短促发力的正常起跳就拉开了足够空间。
“唰!”
进球声同样很脆。
“漂亮!”
巴克利拍案大吼:“如此轻松的反击,迈扣还是那个迈扣!”
观众席上同样爆发欢呼,为乔丹的回应疯狂叫好。
“龙争虎斗!”
张合理语速飞快,向国内观众拆解这场单挑的第一个回合。
“乔丹拉开距离防突放投,方星河针锋相对,给机会就投;等到乔丹的回合,方星河贴身对抗防投放突,结果乔丹直接硬上,不让投偏要投……精彩,实在太精彩了!”
“这就是当今联盟的巅峰对决!”
第1个回合谁都没有失误,并且打得一点不丑陋,展现出一种游刃有余的强悍攻击力,太好看了。
第2回合,当方星河再次接球,观众们大气都不敢喘,聚精会神。
方星河仍然是双手持球垂于胯间。
“所以,继续放吗?”
“哼!”
丹子冷哼一声,略微往前压了半步。
这半步保证了更有效的投篮干扰,但也削弱了防突破的压迫性。
大防小,最重要的是距离和卡位。
小后卫历来以敏捷和速度著称,锋线一旦近身很容易被一步过,落在方星河跟乔丹身上,这种风险变得更加绝对。
就在乔丹前移的一瞬间,方星河落球,向右前方冲出半步。
砰!
丹子前侧脚刚刚挪过去,便不得不整体平移,保持位置。
结果方星河极速回拉,球交左手。
砰!
以超人一等的动作速率,在乔丹还没有落稳脚步的时候,瞬间调整好方向,从他左侧一突而过。
而丹子也是真牛逼,压根不转身,直接一个连续交叉步,斜着卡在篮筐前方。
卡线不卡人,落位等攻筐。
如果是全场5v5,方星河随手一个高抛,跟上吃饼的中锋就能隔扣丹子,把他碾碎。
但这是1v1,留给方星河的选择只有强行上篮,或者在高速冲锋中急停跳投。
“漂亮!迈扣以dpoy级别的防守经验和调整能力为sr设下一个陷阱!他会怎么做?”
巴克利语速极快,然而,还未等他说完,方星河便已经扛着乔丹高高跃起。
硬上!
急停跳投是最坏的选择,也是乔丹希望逼迫方星河去做的事。
全力突破的急停跳投,稳定性堪称所有投篮选择里的最差,没有之一。
好的急停跳投,是提前做好准备,完全摆脱了防守,在自己的投篮热区,以最舒服的节奏,进行的高把握投篮。
即便如此,急停跳投的命中率也要远远低于常规投篮。
方星河也不例外。
尽管他有99点协调打底,任何情况的投篮稳定性都高于别人,可是高速急停仍然不如上篮稳妥。
距离篮筐越近,命中率越高,永远是真理。
所以他悍然顶着丹子起跳。
弹速极快,但丹子的不看人交叉步拦截走的是最短线路,卡住的是方星河必经之处,并且在篮筐前一米斜身起跳,断绝了方星河以高弹速强行灌篮的可能性。
忽如其来的空中对抗,让所有观众屏住呼吸。
就在对抗发生的一瞬间,方星河的另一项极限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满值柔韧。
起跳后,他在空中半转身,由面对面变成了倍对面,以肩背和丹子相撞,缩身再转半圈,忽然伸展!
从特写镜头中看去,方星河在空中倚着乔丹完成了一次360度蜷身旋转,而等到他再次舒展开身体时,刚好摆脱开半个身位,与乔丹交错而过。
接下来的事简单至极。
抬手,挑篮,用指尖的力量将篮球拨出。
橘黄色篮球既没有触板也没有沾筐,轻轻落网,轻柔得像是一滴水落入湖面。
唰。
两人一前一后落地,丹子愕然扭头……
“哇!”
现场炸了,巴克利拍案而起。
“旋转穿梭!这他妈不是star river!这他妈是88年的迈克尔乔丹!”
史密斯也激动坏了:“是的,我记得这一招,我记得!”
巴克利继续嚎:“但是没有人能比sr更轻盈!没有人!看啊,他像是一片落叶,打着旋飘在半空中……这他妈的……这他妈的!”
导播在大屏幕上切出特写,全场观众发出激烈的欢呼,口哨声此起彼伏。
就连丹子也不急着去接球,双手叉着腰,站在篮下,抬头看向大屏幕。
随着屏幕里反复播放不同角度的慢镜头,欢呼声越来越激烈。
在nba历史中,做出过360度转身上篮的球员粗粗一数,至少十个八个,不怎么稀奇。
其中一个就是面前的卤蛋,他甚至是背身勾进的篮球。
可是没有人能够像方星河这样飘逸。
瘦削的体型,80公斤的体重,在对抗中是绝对的弱项。
可事实上的强力量瘦形体,让他在做任何动作时都有一种只属于他的风格——飘逸。
核心力量带来的是对于任何动作的游刃有余,体重越低则跳得越高,协调越强则动作越有韵律,满级柔韧带来了从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里体现出来的极致舒展……
这是nba从未有过的球员类型,硬要类比,就只有初入联盟的瘦乔——但那时的乔丹力量不够,柔韧度明显也差得多。
仅从视觉效果的角度出发,今天的方星河,大抵是飘逸型球员的极致,胜过瘦乔,也胜于麦迪。
事实上,nba根本没有诞生过极限飘逸型球员。
因为正常人不可能在极瘦的流畅身材条件下具备如此强大的核心力量,而一旦核心不够强,高难度动作必然做不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这是科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