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炸丸子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种贵重的木料,他在东南亚、印度等地,不知搜刮了多少,做几个砧板九牛一毛。

珍贵的食材,配得上这样的砧板。李响炸着肉丸,不禁回想起来,自己回家种田似乎刚刚满一年多几天。嗯,也是重生周年纪念。

理应庆祝一番。

只是姜采儿、洛菲菲都不在身边,因此,他叫了赵雪晴、姚瑶、雷晓慧、雷家明四人,过来小酌一番。

大家一起帮忙做饭,都是农村出生的,别说三个女孩子了,单是雷家明,也是一把下厨的好手。

雷晓慧说她哥哥以前还学过厨师,还在外面大饭店打过工,但后来娶妻生子,要在家里照顾小孩,侍奉父母,就没有再出去。家里的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她哥哥掌勺。

有四人帮手,李响反倒是清闲了。

奶奶很快就吃完了,出去遛弯去了,留下他们五人在院子里喝酒。

以往的时候,只有姚瑶能陪李响喝几杯,赵雪晴和雷晓慧酒量都不行,今次有雷家明的参与,雷家明酒量大,就将李响给陪尽兴了。

这顿饭,吃得大家挺开心,虽然菜简简单单,但是每一道都十分特别。

“哥,你这肉丸子是什么肉做的,真好吃。”姚瑶夸赞。

赵雪晴也道:“这鱼丸也不错,我从未吃过这么劲道美味的鱼丸。”

雷晓慧和雷家明也连连点头。

面对众人的好奇,李响如实告知,如果他们中有人报警,那绝对要废其修为,然后踢出团队。但很显然,这四人都是李响的心腹,只是十分兴奋,不再多问。

吃就是了!

他们还从来没有尝过此等山珍海味呢。

难怪哥要将其做成丸子,就是让别人看不出来。不过,就算将生肉摆在面前,一般人也认不出来啊。

李响对四人的态度相当满意,饭后,检查了一下四人的修行进展,很不错,尤其是雷家明,竟然也凝聚了第一处灵力旋涡,觉醒了第一个异能“狂暴”。

会化身为狂暴战士,战力顷刻间翻五倍,能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李响勉励几句,让他们不要骄纵,再接再厉,等以后还有好东西给他们。

他现在有不少超凡兵器,但是暂时不打算分发。因为和平年代,也用不上。

等以后他们立功了,再论功行赏,赐予超凡灵兵。

李响在家里炸了三天肉丸、鱼丸,家里大冰柜、大冰箱,储存了好多,然后系统仓库里也放了一些,然后还给姜建国夫妇、外公外婆、李金玉、李玉成等人,都送了一些过去,就说是自己学着炸的丸子,给大家尝尝鲜。

当然,姜家和外公外婆家,送过去的更多一些。毕竟亲疏有别。

小宠物们这几天自然也享受到了肉丸、鱼丸自由。

“这么早就炸肉丸子啊?”有邻居们过来串门,询问道。

李响就说道:“今年可能下雪会有点早,而且持续时间比去年还长,多备一点食材,雨雪天气方便一点。”

大家都深以为然。

于是,消息传开,整个李家村都开始备货猫冬了。毕竟去年李响预测的挺准。今年听他的准没错!

赵雪晴、姚瑶、雷晓慧他们家,也都开始准备猫冬的食材了。

大家都开玩笑:“我们川省好歹也属于南方吧,都搞得跟北方人差不多了。”

据说,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每年只干半年的活,一到10月就开始猫冬,一直持续到次年的4月份开春才结束。

从今往后,南方人也要体验这一待遇了。

除了做各种鱼丸、肉丸,李响还去街上添置了一些小暖锅和红泥小瓦炉。家里虽然有,但是不够用。

大冬天的吃饭,好歹得有七八口暖锅方才有气氛,保证每一道菜都热乎乎的。

此外,李响还采购了大量的竹炭。那种机器压出来的无烟炭,六十斤一箱的,让人足足送了五十箱过来,整整齐齐码在后院的棚子里。

厨房边上的小葫芦,长得挺好,李响在边上搭建了一个阳光房,钢构加钢化玻璃,十分结实的那种,一来,给葫芦当温室,二来,如果天晴,奶奶也可以在里面晒太阳。

后院虽然到处都是棚子,温室,堆了许多物资,但在李响的收拾下,却并不显得凌乱,反而井井有条,更增农家气息。

然后他给裸露在外的水管,都做了保温,之前引入的山泉水,本来是用半边竹子做的管道,现在有钱了,也换成了ppr管,无毒无味,耐热耐压,环保性能好。

也有保温层,然后为了美观,在保温层外面还是包裹了竹筒。就是用两个半边的竹子一合,将其箍起来。架子之类也做了加固。

那个山泉水量还挺大的,源源不绝,用来淘米、洗菜、浇灌菜园,挺好。

反正,叠水瀑布那里,他三口大缸,外加石头水池,里面的水是分开的,而且都是活水。

搞这些东西直播的时候,粉丝们更爱看了。

毕竟景点、园之类,大城市里多得很,反而是正宗的农家院落,更为吸引人。

洛菲菲主演的神雕侠侣电影版,开始炒作了,到处都是广告推送,因为马上要上映了。

导致,古墓派的取景地,也就是李响现在那个景区,第一处避难所,又被带火了一波。

景点又迎来了一波旅游高峰期,这几天的游客人数每天都破三万。

对于这么一个小山村来说,已经非常不错。

别的不说,单是二三十元一杯的咖啡,现在每天的销售量就差不多五六千杯。按最低的,20元一杯,五千杯来算,一天的销售额就有10万元。

实际上更多。

还有国风酒馆、国风茶馆、奶茶店呢。

然后村民们还会销售一些土特产,比如笋干、红薯、山上捡来的菌子之类。

当然,跟开业那一天不能比,但已经非常可观了。

不过,随着天气变冷,这应该是大雪前最后一波流量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