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血誓  我不是袁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袁树再行一礼。

卢植、程立、贾诩和十三太保终于全体破防,再也无法忍住情绪的决堤,纷纷热泪盈眶、泪流满面,为自己能拥有袁树这样优秀、真诚的领袖感到无比的庆幸和愉悦。也是从此刻开始,袁树与他的最高领导核心圈子之间建立了不会被轻易损坏的信任情绪。

而为了更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忠诚,由贾诩提议,大家一起歃血盟誓,效忠袁树,绝不背弃,违者不得好死,以彻底打消袁树的顾虑。

大家纷纷响应,将血液滴到了酒水中,共饮一杯。

血誓是最高等级的誓言,发下血誓之后,就意味着再也没有退路,不管是在自己心里,还是在旁人眼中,都是一个没有退路的人,不达目的,死不罢休。

在司马懿指着洛水放屁之前,这毋庸置疑。

这份血誓达成之后,又经程立建议,应该将一心会各大部门中表现上佳、值得信任的人也一起拉过来告知此事,让他们也多少有点准备。

只靠这里的十几个人,想要把事情做好,难度颇大,那些身居重要职位上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全部加入进来,大家共同组成一个做大事的最高指挥部,现在就开始定下行动细则。

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变化。

程立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大家纷纷表示袁树对一心会会员们恩重如山,多的是想要报答他恩情的人,只恨没有途径。

袁树考虑了一阵之后,也点头同意,于是让大家一起出去找到自己属下最优秀、职责最重大、最值得期待和信赖的人一同参详此事。

袁树则先秘密返回雒阳城,将自己已经办妥了事情的消息告诉袁逢和袁隗,又从袁逢和袁隗那边得知目前宫廷里仍然在为窦太后的后事而忙碌。

此前宦官们希望尽可能的把窦太后去世的政治影响降到最低,所以希望将窦太后以贵人的身份安葬在别的地方,而不是和刘志合葬。

结果引起朝臣的强烈反对,朝臣们大为光火,上表抨击不断,宦官们做贼心虚,加上刘宏仍然感念窦太后册封他为皇帝的事情,所以同意了大臣们的要求,将窦太后与刘志合葬。

但此事激怒了很多人,余波未消,袁逢和袁隗认为此事还有后续。

不过既然袁树已经安排好了刘悝的事情,那么袁氏就能更放心的操作接下来的雒阳局势了。

不管接下来雒阳局势怎么走,他们都不用担心自己无法应对,甚至袁隗还提出了更加激进的建议。

他表示应该现在就尝试发动兵变,击杀宦官,以“谋害窦太后”的名义废掉刘宏,这样做应该也很合理。

但是谨慎的袁逢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表示宦官们虽然昏招迭出,但阵脚未乱。

眼下雒阳的军事主力还在宦官的掌控之中,尤其是宫廷之中,愿意为袁氏拼死一战的不多,中间派未必靠得住,还是需要继续经营、收买人心。

或者说,需要宦官自己再出昏招,再做更多的错事,把这个事情彻底闹到不可收拾为止。

到那个时候,才是袁氏一招制敌、一剑封喉的时候。

袁树表示自己支持袁逢的意见,袁隗也不再坚持,三人遂做了最后的决议,等待更好的时机。

商谈完毕之后,天色已晚,袁树就没有返回雒阳良庄,而是留在了袁府休息一晚。

也就是这个时候,袁逢像是刚刚想起来似的,告诉了袁树一件事情。

“你兄长来了雒阳,很快要履职郎官,去见见吧,你们小时候多有误会,长大了,就不要拘泥于过往的事情,能解开就解开,说到底,他已经不再是长房继承人。”

袁逢说的显然不是袁基,袁基来雒阳做郎官的时候,袁树还在茂陵守孝,等袁树来了雒阳,袁基已经外放兖州做县令锻炼去了。

据说是打算一任县令,一任太守,然后直接调入朝廷做九卿,争取四十岁之前成为三公之一,延续袁氏家族累世三公的威名。

比如,五世三公!

所以这个时间段能在雒阳袁府的,只有可能是袁绍。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