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威震敌胆,刘封四打江津口  三国:我不是刘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若是换个人要这般用,李平必然是要劝谏的。可用的人是刘封,李平心中只有绝对的信任。

在刘封的沉稳调度下,众将校各引大小战船,浩浩荡荡的渡江直奔江津口。

如今在江津口镇守的主将,是孙权麾下近卫骁将宋谦,又有军中骁校鲜于丹、徐忠、孙规三人为副将。

宋谦是跟韩当一辈的老将,也是昔日孙策单挑太史慈时,从骑十三人之一。

鲜于丹、徐忠、孙规三人,也曾跟着吕蒙攻三郡,在军中的资历都不低。

如关羽预料。

孙权不敢调集江陵、公安、陆口三处重兵围剿关羽,就是在惧怕刘封。

相较于韩当在时。

孙权在江津口除了部署宋谦四将校外,还部署了一万兵!

虽说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降卒,但在人数上孙权是一点都不敢再大意。

不仅如此,孙权拿还令四人在江津口修了大量的哨塔、箭塔、土垒、栅栏等防御工事,更在浅水处埋了大量的鹿角。

给宋谦的军令也是“守住江津口就是胜”。

一副“只要我严防死守,你就没机会击败我。”的乌龟姿态。

孙权这是打定主意,要效仿曹仁的乌龟战术。

拖到陆口的蒋钦、孙皎和全琮将关羽生擒或撵回汉水,亦或者拖到宜都陆逊击败了秭归的孟达,然后再集结重兵跟刘封分胜负。

三千人不行,就三万人。

三万人不行,就全军压上。

然而孙权的好运似乎都用在了奇袭夺江陵上。

这一次。

孙权不仅谋算不周,运气也不太好。

为了让江陵城内的官吏士民相信刘封死了,孙权故意开了城门自由出入,却间接导致裴庆前往乌林报信。

董恢想与刘封同生共死,在替刘封送信后又及时返回,结果在路上又碰巧遇到了沮丧到想当逃兵的裴庆。

而裴庆及时抵达了乌林给关羽传递了江陵的情报后,恰巧又遇到了蒋钦、孙皎、全琮来射箭告诉关羽“刘封已被斩杀”,这又间接促成关羽识破了孙权的阴谋。

之后更是兵出奇招的来个反道袭公安,恰好碰上李平侵扰了孙桓十余日,这给了关羽一战击破了孙桓的机会。

以至于如今,孙桓和诸葛瑾一并被关羽围困在了公安城,水路陆路都被堵截,连个求援的信使都逃不出!

而看到局势忽然变得有利的刘封,又果断的准备四打江津口。

战场就是这么奇妙。

人算占一半,天算占一半。

谁能算得更巧,谁的运气更好,谁就能先一步把握胜机。

江津口。

哨塔的吴兵打了个哈欠,揉了揉有些黑眼圈的双眼,口中不知道在嘀咕什么,看吴兵的表情肯定也不是什么好话。

就在吴兵准备寻个舒服的姿势小憩的时候,忽然愣愣的看向江面。

似乎是感觉看了眼,吴兵又重重的揉了揉双眼。

下一刻。

吴兵脸色大变,“镗镗镗镗”的敲响了铜锣。

示警声响起。

江津口今日负责巡逻的校尉徐忠迅速带着弓箭手来到了江边。

瞧这效率,一看就是平日里没少训练。

只是看到西北方向顺风而来的火船以及那飘向江津口的滚滚浓烟时,徐忠的脸都白了。

“快,准备湿布!”

徐忠显然对火船浓烟也是有经验的。

只是这军令还未完全传达,徐州就看见正方向又出现了三艘大船。

速度极快!

“鼓吹手,擂鼓吹号!”

徐忠的呼喊声变得尖锐。

不用猜想,徐州就知道来袭的是谁。

除了对岸的刘封,徐忠想不到第二个人!

刘封如今的威名不小。

擒全琮,擒潘璋,败丁奉徐盛马忠,更有雪中奋兵斩韩当。

孙权麾下文武,谈“刘封”而色变。

甚至于。

孙权最初让宋谦当主将时,宋谦还装了病,被孙权点破后,不得不来。

得到鼓吹示警的宋谦,不敢有片刻的犹豫,连忙带着鲜于丹、孙规等一帮校尉来到江边督战。

然而迎接宋谦的。

除了滚滚浓烟外,还有大量的箭矢。

“刘封这是疯了吗?”

“他真以为他能攻破江津口?”

“我有一万人!”

猝不及防的挨了一轮强攻,宋谦显然气急败坏了。

林胜、呼延深、鲁灼三人可不管宋谦在想什么。

三人只知道刘封的军令是:箭矢未尽,攻击不止!

持续的强攻,让宋谦又是憋屈又是惊骇。

江面上旌旗来回,鼓声也在多处响起,又让宋谦一时之间判断不出到底来了多少人。

“刘封不过数十艘船数千人,怎会有如此大的声势?”

“莫非,刘封聚集了武陵郡的兵,所以才会等了十余日才来强攻江津口?”

想到这个可能,宋谦的脸色再变,再也没了“我有一万人”的自信!

“孙规,立即派人去江陵城,请至尊派兵支援!”

关于主角和关羽班底老登转世这个,本质是作者怕给龙套取名后记不住。

毕竟主角是要统兵几万的人,不可能只有两三个历史名人。

关羽镇荆州,也不能只靠几个名人。

似李平、李辅、邓贤、关平、王甫、赵累、廖化、苏非、董恢、樊伷、习珍这种三国志有记载的,会用史载人物。

没有记载的,就是老登转世,当然,也别指望他们有多厉害,将他们视为一群二三流文武就行。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