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倜说到这里忽然双眉扬起,似是想到什么,轻轻吐出一口气:“天道不绝,圣人不灭?!”
圣人受天道庇护,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可以说天道存在一天,圣人就逍遥一日。
如果真是遭逢什么变数,那未必只有圣人,而是天道,天道遇见了什么大变,才导致圣人纷纷转世求生?
天道乃是宇宙规则之凝聚,盘古世界的天道本是混沌,后来鸿钧道人以身合天道,是为鸿蒙天道。
看来问题未必是出在三清这些圣人身上,而是出在天道之上了?
天道无事,自然庇护圣人,天道出事,圣人才会不保。
可天道能出什么事情?
“殿下……”王语嫣眼中露出错愕之色,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由望向赵倜。
赵倜摇了摇头,目光深邃朝向帐外,这时盛夏,帐门向两侧挑著,可以看到远处草原青山,草芬芳。
似乎没有出什么事情啊,朝代顺延,人事代谢,江河流转,自周天子开国八百年以来,天下並无什么大事发生。
那么……除非眼前根本就不是那片天,那片地,那个人世,那个宇宙了……
“殿下,可在想之前的猜测?”王语嫣开口道。
之前赵倜和慕容龙城、林灵素曾经推测过究竟发生何事,才导致圣人转世,仙佛纷纷陨落,其中有一种就是此世根本就非彼世,这个世界並不是盘古世界,不知是移接木,还是李代桃僵了。
但其中不少细节疑惑无法解释,不能最后篤定,可现在来看,答案却越来越往这上面靠近。
“那个猜测最为贴近,只是为什么可能一模一样,几乎是分毫不差呢?”赵倜眯起双目,慢慢地道。
“是啊,山河相同就已经够古怪,可殿下不是说人事也都一样吗,这人事为何也会相同?却甚为诡异了。”王语嫣纳闷道。
“人事……”赵倜不由沉思,王语嫣其实是不知道人事是否相同的,甚至慕容龙城、逍遥子、林灵素都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梦只做到封神结束,便没有了后续。
也就是说,他们只能对照史书去看西周开国之前是否符合,至於之后的和书上记载发展相不相同,已然並不了解。
这个世上应该没有人了解,除了自己。
拋开几样小破绽,没有封神之事任何传说,天空星宿一些神名缺失外,其余就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这种事情就和鑑定古玩一个道理,十个点有九个点相同,一百个点有九十九个点相同,哪怕一万个点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都一模一样,仿若孪生,但只要有一个点不一样,那就是贗品。
任何的鑑定,鑑別真偽都是找不同,而不是找相同。
浩瀚星空,只要有一颗星不对,那这星空就是假的。
苍茫大地哪怕有一棵树异常,那这地就是偽造的。
现在,只是不知道什么人,偽造了这个世界,缘何起因,是何目的。
赵倜站起来,走出门外,抬头仰望天空,几丝白云疏淡,一轮烈日西行,微风徐徐吹来,天还是天,风还是风,就是个真实无二的世界。
他面无表情转身回帐,一拂袖,落下帐帘。
朦朧中,看见王语嫣双眸扑闪,声音幽若黄鶯啼鸣:“殿下,我,我点灯……”
赵倜没有说话,走过去轻轻將对方揽入怀內,口中轻轻道:“或许,真的全都是虚假啊……”
“我,殿下,可我们是真的啊……”王语嫣呢喃,仰头看赵倜,黑暗中四目相对。
“你是真的,但我却未必……”赵倜心头忽然升起一丝迷茫,这是从未有过之事。
些年来,处心积虑,谋算万千,几乎算天算地,却並没有算过这个世界虚偽之事。
虽然眼下般般种种尚没有脱出掌控,却总是有些悵然若失,毕竟事情开始朝著不可预知的方向而走了。
“殿下是觉得早没料到这点吗?”王语嫣將脸颊贴在赵倜胸膛之上,握住他的手:“奴家素闻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殿下是智者,若有一失怎好自责,毕竟世上哪有完美无瑕,日月都不得无缺,何况人事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世事无常,难保万无一失啊。”赵倜摇了摇头。
“殿下,就是这样的……”王语嫣低声道。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大衍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天遁其一,微妙不可穷尽,有生於无,无中生有,观物取象,万物合一……”赵倜喃喃地道。
“殿下在说什么?”王语嫣道:“似乎很是玄妙。”
赵倜这时一扬袍袖,帐中烛檯灯火尽数点燃,照得一片明亮。
“本王要著一部书。”
“殿下要著什么书?”王语嫣羞涩地鬆开他,退后一步。
“嫣儿给本王铺纸研墨吧。”赵倜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红袖添香可好?”
“好,好,奴家这就伺候殿下著笔著作。”王语嫣莞尔道,隨后片刻將桌案整理完毕,笔墨纸册摆好。
赵倜走至案后坐下,微微闭眼五六息,隨后睁开,拿起狼毫蘸饱墨汁,在册页封面上工工整整书下两个大字,写的乃是……儒经!
儒经二字刚成,忽然帐外天空一道金色闪电划过,霹雳之声不绝於耳,刚才还响晴的天气,忽然间便大雨瓢泼而下,霎时仿佛天倾。
赵倜手上笔微微一滯,嘴角不由轻轻扬起,王语嫣小心翼翼翻开册页,他再次落笔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