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许褚围钟山三日不克,从江中捞出上游郭淮寄送的木牌,知曹操返程回援江东,遂更改计策。大造声势,欲破钟山,擒获曹昂。而留贾衢在江南,自己率精兵返丹徒,並趁黑夜渡过长江。
夏侯尚本有兵马五千,驻扎广陵城。文稷在射阳兵败时,率败卒三千撤至广陵,时兵马八千固守有余。文稷渡江南下丹徒,夏侯尚予了精兵两千,守上仅有三千老弱守广陵。
丹徒之役,文稷兵败投降,夏侯尚见南北受敌,不得不分千人守江都,自领两千兵马坐镇广陵。
许褚领五千精兵渡江击江都,江都守將孟康闭门不出,並急报於夏侯尚。而许褚披甲先登,仅一顿饭功夫便及破江都,斩守將孟康。
江都城破,因担心曹操水师抵达时间,故许褚並未停留,而是当日直奔广陵城。时赶至广陵时,因疲惫用兵赶路,许褚左右仅千人,大部队在后头。
见状,夏侯尚看出唐军疲惫,遂领兵马出击,欲击败许褚以挫敌兵锋。
时夏侯尚列阵迎战时,文稷为了建功,策马扬鞭而出,向眾曹卒言。
“某尚降唐,诸子莫以为可胜?”
文稷在军中威望颇高,眾兵卒有所耳闻文稷姓名。且眾曹卒多有被曹操强征入伍,今见唐军杀至江东,晓得曹操统治即將瓦解,因此在文稷的忽悠下,眾兵卒临阵倒戈,舍夏侯尚而唐。
时许褚掩兵进攻,夏侯尚大败而走,被唐卒所生擒。或知大势已去,夏侯尚倒是安分,非常配合,將所知情况悉数告於许褚。
一天一夜,许褚凭自身勇武,连夺两城,破降夏侯尚,声威大涨江南江北,眾有父老謁军门。
三月二十四日,贾衢从钟山侧围,率兵撤至丹徒,领李术、孟寧之二將,匯降旧兵马万人,固守北固山与城池。许褚与文稷收捡降人,共兵七千屯江都,並急信於徐晃求援。
三月二十五日,经三日的昼夜奔波,曹操舟舸至金陵,安抚荀彧、曹昂及京畿官吏,民吏之心稍安。
二十六日,曹操查明情况,见丹徒险要难破,贾衢营垒布置得当,遂放弃先攻打丹徒的打算,准备趁徐晃来援之前,利用许褚初下城郭这一点,率兵夺回江都,切断唐军从邗沟入长江的通道。
不仅於此,与江北通道被切断,江南的贾衢久无外援之下,或能不战而破。
面对曹操的围攻,许褚身先士卒,廝杀於第一线。而为了速破城郭,曹操向文稷许诺,投降之后既往不咎。
文稷晓得曹操性情,且知今下仅一时之困,等徐晃援兵至,一切便会转好。於是为了表现自己,多立功勋,於是主动告知许褚。
许褚將计就计,故意与曹操约定,三更在西门举火为號。曹操虽抱有疑虑,但为了速破江都,答应了条件。
三更时,西门果然举火,曹操遣周泰为先锋,领五百人先入城池。许褚不敢多放曹兵,见有曹將先入城,率兵杀出,落锁关门,尽杀周泰及其五百精锐。
见周泰被坑杀,曹操大怒不已,连日攻城不说,让人將文稷家眷抓至城下,將文稷家小一一诛杀,仅少儿文钦被乡人藏匿。文稷在城头大哭,银牙紧咬出血,誓杀曹操为家眷报仇。
在曹操举兵围攻江都之际,在二十七日当天,徐晃收到许褚请求派兵支援的消息,了解前后战事经过,知许褚陷吴县、毗陵、武进等县,控制邗沟南北的丹徒、江都二城,於是向酈嵩请求兵马支援。
而为了避免曹操攻陷江都,徐晃留臧霸围淮阴,自率万人精锐步骑,顺邗沟紧急南下。
二十九日,酈嵩收到消息,遣马超为將,领万人精锐从淮阴赶至江都。又让麴义为帅,领兵接管淮阴兵马,继续强攻淮阴城。
四月一日,曹操蚁附围攻六日,死伤惨重,不得破城,见徐晃兵至广陵,自知无法破城,遂饮恨撤至江洲上屯兵,用舟舸每日巡视,杜绝江北之兵渡江至丹徒。
然虽说有舟舸巡视,却架不住黑夜偷渡。当夜便有十余名斥候报木游过长江,將徐晃至江北,解江都之围的消息告诉於贾衢,遂安留守江南人心。
在江南战事变化之时,远在长安的张虞对报於捷报的军情甚是欢喜,每日必与诸卿分享战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