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章 乔凡娜A 影视编辑器
“是!苏先生。”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眼中都燃烧著斗志。
他们知道,天工汽车这艘搭载著“空间”科技的巨轮,已经正式起航,即將驶向更加波澜壮阔的深海。
……
“乔凡娜a”的下线与一系列测试的完美表现,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不仅吹动了市场,也引起了更高层面的关注。
不久,一封装帧简洁却分量沉重的邀请函,送达了大寧资本与天工汽车总部……
来自京城的相关部门,邀请负责人前往进行一场“非正式的工作交流”。
毕竟天工汽车是国內第一家完成新能源造车的,而且各项性能都是非常符合心理预期。
出发前夜,苏寧与阿福在顶层办公室进行最后的沟通。
窗外是杭州璀璨的夜景,室內灯火通明。
“阿福,这次进京,姿態要放低一些,我们天工汽车是去匯报工作,听取指导的。”苏寧端著茶杯,语气平静。
“明白,主人。”阿福点头,他如今已是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在苏寧面前依旧保持著最初的恭敬,“我会重点介绍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和產业布局,特別是『天工』三大件的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权,以及我们对拉动地方產业链、创造就业的贡献。”
“嗯,这是我们的成绩,也是我们的底气。”苏寧微微頷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真正的目的,不是去要政策,也不是去要资金。”
阿福心领神会,接口道:“主人,我知道!是燃油车项目。我们手里最成熟、技术储备最深厚的,始终是燃油车。尤其是迈巴赫和玛莎拉蒂的燃油平台,那是我们过去几十年心血的结晶,也是目前利润的核心来源。虽然不能在现实世界使用这些品牌名,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成立全新的燃油车品牌,如果能將这部分业务也纳入现实的天工体系,实现燃油与新能源的双轮驱动,我们天工汽车的根基將无人能撼动。”
“没错。”苏寧目光深邃,“新能源是未来,但燃油车是现在的基本盘和现金牛。新能源的成功不代表燃油车就没有了前景,我们要爭取的,是一个『例外』的许可。但这不能强求,要看时机,也要看我们展现出的价值。”
“明白。”
……
京城的会议室,气氛庄重而严谨。
负责相关產业的部委领导陈主任主持了会议,他態度温和,眼神却透著洞察一切的敏锐。
阿福带著核心团队,利用精心准备的资料和数据,详细匯报了天工汽车从“天工1型”电池到“盘古”电机、“伏羲”电控的技术突破,展示了“乔凡娜a”的测试成绩和市场预售的火爆情况,並重点阐述了在杭州落地產业链、打造自动化“幽灵工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
“……陈主任,综上所述,”阿福总结道,“天工汽车的目標,不仅仅是打造一个汽车品牌,更是希望依託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建立起具备全球竞爭力的新能源汽车產业生態,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陈主任认真听著,不时点头,偶尔询问一些技术细节和產业规划的落实情况。
他对天工汽车在短时间內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赏:“你们的技术突破,很有魄力,也很有成效。尤其是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你们探索的自动化工厂模式,对於產业升级也很有借鑑意义。”
会谈气氛融洽,在匯报接近尾声时,阿福感觉时机成熟,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恳切:
“陈主任,感谢您对我们新能源项目的肯定。实际上,为了更好了整合资源,支撑新能源业务的持续巨额投入,我们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噢?”陈主任和在场的部委领导都是显得有些诧异。
阿福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陈主任的神色,见对方示意他继续,便说道:“我们大寧资本体系內,在燃油车领域,特別是在高端燃油车型的平台技术和製造工艺上,有著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底蕴。我们恳请上级能够考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內,给予我们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我们將这部分优质资源与天工汽车的新能源业务进行协同发展,形成『燃油与电动双轮驱动』的格局,这无疑將极大增强天工汽车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爭力,也能更好地反哺我们在新能源技术上的持续创新。”
陈主任听完,没有立刻回答,他沉吟了片刻,手指轻轻在桌面上点了点,缓缓说道:
“福总,你们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绩,確实令人刮目相看,也证明了你们团队的执行力和技术实力。关於燃油车项目的整合问题……”
“我理解你们希望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合力的想法。但是,相关的產业政策和管理规定,是需要通盘考虑的。”
接著陈主任目光直视阿福,语气平和却带著分量:“这样吧!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用事实来证明。天工汽车的新能源项目,目前开了一个好头,但能否真正经受住市场的长期检验,能否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並实现规模化、盈利性的发展,这是关键。”
“如果,”陈主任强调道,“如果天工汽车的新能源项目,能够像你们规划的那样,真正地、持续地『大获成功』,不仅在技术上领先,更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成为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標杆企业。那么,我相信,到时候部委方面,会基於实际情况和產业发展需要,重新评估你们的整体战略,並非没有考虑破例的可能性。”
这个答覆,没有立即答应,但却留下了一个充满想像空间的活口。
一切,取决於天工汽车自己能否將新能源的成功进行到底。
……
回程的飞机上,阿福第一时间通过保密线路向苏寧匯报了会谈的全部细节。
“……主人,情况就是这样。陈主任的態度很明確,支持我们的新能源路线,但对燃油车项目整合持谨慎態度,將其与新能源项目的最终成败掛鉤。”
电话那头,苏寧的声音依旧平静:“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他们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持续成功的能力,而不是一时的热闹。陈主任给出的,不是拒绝,是一张需要我们用实力去填写的答卷。”
“是的!主人。这意味著我们必须將『乔凡娜a』一炮打响,並且后续车型也要持续成功,不能有任何闪失。”
“那就按这个方向去办。”苏寧果断下令,“集中所有资源,確保『乔凡娜a』的量產交付万无一失,用户体验必须做到极致。同时,越野车型乔凡娜aplus的研发,也要加快速度,我们要用一连串的成功,来贏得这张『破例』的通行证。”
“是!主人,我明白该怎么做了,有了工业空间的协助,五月一日左右应该可以实行量產。”
“不行!工业量產必须要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完成,另外现在就可以进行预定式的营销。”
“明白。”
掛断电话,阿福望向窗外的云海,心中已然明了。
京城的会谈,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具挑战的起点。
天工汽车必须用实打实的、无可爭议的市场成功,来换取那打破常规的机会。
这条双轮驱动之路,註定不会平坦,但前景,无疑更加广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