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姐,我耽误你了~
轻轻嘆口气,陈拓问道:
“小陈,你这半年在片儿城过得挺顺利?”
陈露阳的注意力被拉回来,几乎想都没想,就摇头:“不咋顺利。”
嗯???
听到陈露阳的话,陈拓和陈今越全都一愣。
“学校方面,倒还好。”陈露阳开口道:
“经济係为我单独开了一门公开课,让我给大家做原著解读和领学。我每周编译原著还能赚点稿费。”
“哲学系那边,我跟著大三的学生上课,老师想让我也翻译原著,但是我又要学习又要忙本专业的事,实在没时间,就拒绝了。”
“不过后来也没躲过去。”陈露阳幽幽嘆了一口气。
“我那个项目牵扯了经济系、哲学系和力学系,哲学系老师最后还是给我安排了一堆材料翻译。”
听到他提的“项目”,陈今越感兴趣道:
“你的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之前在北大学刊里,陈拓、陈今越都看著上面的通用化项目,但具体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大家都不太清楚。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忍不住问了起来。
陈露阳解释道:“我现在弄的项目,是小汽车零部件通用化。现在市面上的车型號太多,种类五八门,修车的时候光靠师傅手艺不够,主要还得看零部件。”
“常常一辆车没什么大毛病,就是缺个零件,结果硬生生要等十天半个月。”
“我想著,既然在片儿城开了修理厂,要是能有一批通用化零部件,不论哪款车进来,都能直接换,修车也就不再那么费劲。这样既方便大家,也能让修理厂站稳脚跟。”
听到这话,陈今越还不觉得什么,
可是陈拓却是瞳孔一缩,眉毛下意识的挑了一下。
“那你项目开展的顺利吗?”陈今越问。
“不太顺利。”陈露阳如实开口。
“咱们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在片儿城开修理厂,一没人二没钱的,想要干点啥都容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该找谁。”
“生產第一批通用件的时候,还算容易。我在片儿城找了几个小作坊,小作坊的老师傅手艺还算不错,能帮个忙。”
“但是生產第二批的时候,小作坊就不顶用了,而大厂子又不乐意接,事情就卡住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没办法,我只能四处跑技校,想著用技校的力量走產学联合的路子搞生產。我拿著地图,满片儿城挨家技校跑,但是人家也不理我……”
陈露阳说这句的时候,声音明显带著苦涩。
“不过好在我师兄是市经委的副主任,他看我得项目不错,就把我拉进了市里一个试点,还给我配了四个大技校干活。算上我之前找的两家,现在一共有6家技校跟著我们一起干。”
“六家技校?!”
陈今越咋舌,忍不住插嘴:“这规模不得顶个小厂子?”
陈露阳一脸谦虚:“也差不多吧~”
陈拓缓缓开口道:“能把六家技校拉进来,这可不是小事啊。別看你嘴上说不顺利,可这路子走对了,就是个大局面。”
陈露阳一本正经的开口:“大局面算不上,现在就是刚起了个头。”
陈露阳表面上羞涩谦逊,但是心里的小脖子已经高高的扬了起来!
这一顿欲扬先抑走下来,效果正好。
先把苦处掰开了说,让陈今越和陈拓替自己揪心,
再把成就往外一抖,这立马就显得份量不一样了!!
不仅显得自己不容易,又显得自己能耐,面子里子全都照顾到了。
正说著,陈妈妈的饭做好了。
陈露阳赶紧帮著陈妈妈摆好饭菜,然后无比自来熟的一屁股坐下,半点不拿自己当外人,活生生挤在了陈妈妈和陈今越的中间。
陈妈妈乐道:“小陈,你在学校有没有啥好玩的事儿,跟我们说说?”
“好玩的事儿倒是没啥,但是我们学校一二九运动,挺有意思的。”
“我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火炬接力,还在李大釗像前做了演讲,气氛特別好!”
说到一二九运动,陈拓来兴趣了。
“你们学校那块是怎么搞的?”
陈露阳道:“那可丰富了,我们学校搞了一系列运动,既有校园剧,又有交流座谈,还有老校友返校演讲,纪念晚会,从早忙到晚,真是一点都不閒著。”
陈妈妈纳闷道:“你不是演讲吗?怎么还忙上了?”
陈露阳笑著解释:“我是学校外联部的干事啊!拉经费、找物资都得跑前跑后,可忙活了。”
说到这,陈露阳眼睛一亮,笑道:
“说起来这事儿还挺有趣。我出去给学校拉经费拉物资的时候,结果阴差阳错,找到了石钢钢铁厂。”
“他们厂长人特別好,看见我就贼喜欢我,还让我管他叫大爷。”
陈拓抬头看他:“然后你就叫了?”
陈露阳一脸仗义:“叫了,当场就叫了。”
陈拓笑的复杂又深沉:“叫完了,他把经费和物资给你了?”
“没有。”陈露阳老老实实的回答。
“没有?!”陈拓声调登时高了半截。
“因为我叫之前,他们厂的办公室主任就已经把资金和物资给我了。”陈露阳解释道:
“我是出门之后,给他们厂修车的时候看见的鲁大爷。”
陈拓冷哼一声:“啥东西没给你,还好意思让你叫大爷。”
破案了!
这一句,陈露阳瞬间破案了。
鲁永强绝逼是陈拓的关係没错了!
陈露阳“嘿嘿”一乐,顺势补了一句。
“人家那么大厂长,平常老百姓哪能隨便见著?他愿意让我喊他一声大爷,那是我赚到了!”
“不过,鲁大爷也没白叫。”
“我去市经委开会的时候,那些技校校长和厂长不认识我,谁也不理我,只有我鲁大爷来了跟我说话,我当时心里老感动了。”
“我鲁大爷跟我说完话,其他人也开始跟我说话了。”
陈妈妈听的心疼了。
“你这半年在片儿城受了不少委屈。”
陈露阳乐观道:“也不算受委屈,都是人之常情。”
“那咱们一无所有的去找人家,张口就是帮忙谈合作,人家也不该咱的,不答应也是正常。”
“反正嘮唄,能嘮到一块就嘮,嘮不成就再换唄。”
“这不,最后我也自己嘮成了俩合作嘛!”
看著陈露阳乐观开朗的模样,陈妈妈越看越高兴。
她就是喜欢这孩子身上这股乐观开朗的劲。
“说归说,別耽误吃饭,多吃点肉!”陈妈妈乐呵呵给他碗里夹了块排骨。
“嗯吶~”陈露阳美滋滋的接过排骨,在嘴里一啃!
红烧的汤汁伴隨肉汤在嘴里爆开,嫩嫩的,香香的。
“真香!”
陈露阳忍不住衝著陈妈妈咧嘴一乐,
“真的,打小到大,除了我妈,就阿姨你做饭最香!”
陈妈妈高兴道:“香就多吃点,还想吃啥,阿姨下次还给你做。”
“嗯嗯嗯!”
瞧著自己媳妇儿和陈露阳亲近的模样,陈拓微微有些不那么高兴。
但是这些不高兴,跟“一二九”运动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陈拓开口问道:“你们学校搞这次一二九运动,还有啥形式?”
陈露阳立刻接话:“形式可多了。”
“除了火炬接力和演讲,还有诗歌朗诵会、校园剧、纪念展览、老校友返校开座谈会,甚至还请了音乐学院的合唱队来唱《保卫黄河》。白天晚上连轴转,气氛特別浓。”
陈拓听得颇为感嘆。
“片儿城確实是好啊!人才多、院校多,啥形式都能有。”
陈露阳好奇:“叔,咱们省今年也想搞活动?”
陈拓点头,道:“现在国家一再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省里研究了几次,想搞一场声势大的全省性群眾文化活动,但是问题是,形式上还迟迟定不下来。”
真要说举办文艺活动,
去年夏天省城又是音乐会,又是话剧团、歌舞团到工厂和单位演出,可以说全民文艺气氛浓浓!
但要是今年还照搬那一套,群眾新鲜劲儿就没了。
一听未来老丈人说出了顾虑,陈露阳马上重视起来!
想了想,
陈露阳道:“叔,我觉得我觉得咱们要搞,就得搞出点特色来。”
“这个活动,是不是可以这么弄,就是说:
咱们可以围绕省里的优势文章来做:
冬天咱有冰灯雪景,可以办群眾冰灯展;
工厂里有大批职工文艺骨干,可以办全省厂矿书画、速写、木刻连环画展,再配套黑板报、宣传橱窗评比;
再加上搞个全省读书月,新华书店和图书馆联合做流动书摊、流动图书车,放映队、广播站开专题专栏,让机关、学校、厂矿都动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形式新鲜,老百姓愿意看愿意参加,而且还能把咱们省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示出来。”
陈拓眉毛微微一扬:“那主题和调子呢?这个怎么处理。”
由於怕走偏路,现在省里之所以一直迟迟定不下来,就是因为大家都拿不准——
一怕台上热闹、台下空,老百姓看完就忘;
二怕排场铺得大、劳民费財,落不到实处。
听了陈拓的话,陈露阳道:
“这事儿也好办。”
“只要咱们定个统一主题,把冰雪展、厂矿书画木刻连环画展、书香读书月都拢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旗下,那宣传口径就顺顺利利了。”
“我觉得吧,可以抓『劳动创造、文化振兴』这个主线,通过群眾身边的事、看得见的成果来引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