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整体配套体系、生產工艺和质量控制还是不行,检测环节更多还是参照军工產品的思路来改造,勉强能下线,却没法真正在市场里跑开。
更麻烦的是,售后渠道和零配件供应链也没跑顺,一辆车出了毛病,修理起来比造车还难。
全靠机械厂的工人背著修理包,全国各地的坐火车去回访、检查。
现如今,机械厂要从“能造几辆”、“部里能看”的层面,大步跨入“能卖、能用、能维护”的市场阶段,就必须把底盘、制动、悬掛、內饰这些环节全面升级,真正拿出一条面向民用的小汽车装配线来。
尤其是今年的进出口预展,省机械厂的小汽车被点名要参展。
这不仅是全省工业的门面,更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代民用小汽车,才能在外国商人、部里领导面前,展示中国工厂“军转民”走向市场化的成果。
因此,厂里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一年之內,把第四代车推出来。
哪怕要大动干戈,新建或彻底改造装配线,也要保证年后能有一批合格的样车亮相。
很不幸……
第四代小汽车刚刚试车,剎车就出了问题。
不过,郝逢春一句话说的对。
出问题不怕,解决就好了~
话说回来,
郝逢春瞅著陈露阳:“小陈,都说北大食堂好,样多,你咋还瘦了?”
“肉包子吃多了也腻!”陈露阳装作不屑地回答一句,伸手揽过曹青杭的肩膀,道:
“走!中午咱们老饭馆吃饭去,我给你好好补补!”
曹青杭赶紧道:“得了吧,这你刚回来就请客破费,以后不知道在心里要怎么骂我们。”
“今天中午我们请你!给你接风洗尘!”
陈露阳登时羞涩道:“曹工~这话说的,我哪是那种人~”
曹青杭瞥他一眼,简直把陈露阳的本质看的透透的。
“你啊,嘴上说不要,心里比谁都盼著。”
瞧著陈露阳和曹青杭他们凑在一起热络,黄平涛等人暗暗的怒拍一下大腿。
这事儿整的……
真他妈太不巧了!
明明原本他们都想好中午给小陈主任接风洗尘了,但没成想出了这档子事儿,
饭是別想吃了,
能把复查配方和硫化工艺,全都重新抽检一遍,都了不错了。
眼看陈露阳瞅了过来,黄平涛马上道:“小陈主任,你放心,我们这就復检。”
陈露阳盯著他看了两秒,眉头缓缓鬆开,脸上的火气也收敛了些。
“放心,这事儿我扛著。要挨处分,先从我开始。”
一句话,说得黄平涛几个人眼眶一热。
“行!主任你就看我们的吧。”
……
等到了中午,
融合车间一帮人簇拥著陈露阳,高高兴兴的杀向老饭馆。
原本小孔也是要应该去的。
但是没办法,厂办公室接到省里电话,让小孔下午抓紧回去一趟。
所以小孔只能鬱闷的看著其他人去吃饭。
刚一到老饭馆门口,陈露阳就“哦呦”一声!
“这啥时候还多个小房啊?”
只见老饭馆的旁边,多了一个崭新的小红砖房~
房子盖的是真挺好看的,就是这屋顶……
“这好好的一个小红房咋还刷了一个绿漆呢!”
陈露阳刚要发出灵魂深处的吶喊,就看见一个人脑袋从小房的玻璃窗户门里探了出来。
“回来了啊小陈!上学上咋样啊?”
“新叔!?”陈露阳一愣,“您咋跑这小房里蹲著了?”
这小房里的不是別人,正是大新的爸爸,
老新~
“这可说来话长了。”老新乐呵呵的开口。
原来,自从陈露阳给大新出招,让他用绿豆糕勾引省政府的红烧肉大师傅之后,
老饭馆的生意虽然依旧,但是绿豆糕却是彻底火了!
每周只卖2次的限量版绿豆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机械厂群眾的物质需求!
常常还没出锅就排起长队,远远满足不了工友们的嘴。
在大傢伙儿的强烈要求下,老新和大新一合计:乾脆就开个糕点铺!
於是这间小红砖房就这么拔地而起。
而早已金盆洗手多年的老新,也重操旧业,被儿子硬拉回了面案前。
大新一身功夫都是家传手艺,做绿豆糕也是老新教他的绝活。
论正宗,害得看他爹。
盖房的时候,又恰逢机械厂修路翻新老旧厂房,厂里运来了不少水泥和砖头,
趁著王轻舟他们请客人来饭馆吃饭的功夫,
老新瞅准机会,跟王轻舟说小话,想让厂里分给他们点砖头和水泥,给老饭馆建一个糕点小房。
王轻舟几乎没犹豫,直接点头。
至於油漆就更不用说了,厂里车间刷设备剩下的绿漆,也都让老新一兜全都揣了过来,
主打一个能不钱就不钱~
好傢伙……
陈露阳往小屋里瞅了瞅,只见托盘上摆著好几种糕点,
除了绿豆糕以外,还有枣泥糕、麻饼和江米条。
香气混在一块儿,飘得人直咽口水。
“这都是我爱吃的……!”
陈露阳一样样的看下来,都觉得有点馋了。
老新乐呵呵道:“想吃啥抓紧买,卖完可就没有了。”
陈露阳诧异:“卖的这么火啊!”
老郝在旁边笑著补一句:“下午三点多就卖没了,要是来晚了,就得等明天了。”
“那我可得整点,新叔,给我包点绿豆糕,再来一袋江米条。”
“好嘞!”老新高高兴兴的给陈露阳包好了绿豆糕和江米条。
刚把东西拿到手,就见饭馆的门“吱呀”一响,
大新身上繫著围裙,右手拿著一把菜刀,推开饭馆的门走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