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在拍摄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很认真,整体的氛围也十分严肃。
毕竟在这种题材上,老演员不想在年轻演员面前露怯,年轻演员又不想表现的太差,总之就是谁的演技最差谁就得被拉出去批斗。
谁能接得住老戏骨的戏,就相当于是接住了泼天的流量。
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项目,国家广电第一批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基金扶持。
联合出品的单位是官方的影视投资公司以及出版传媒公司。
摄制单位和电视台也是密不可分。
联合摄制的更是各种市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
可以说这部剧从一开始所有的路线都已经定好了。
名导拍摄,知名演员坐镇,而且必须还都得是有演技的那种。
拍完之后各单位通力合作,把剧做出来之后放到央视播出。
播完之后就可以去参加各种奖项了,什么白玉兰,飞天奖,金鹰奖这些肯定都是要上的。
既然要去冲奖,于和玮和周乐自然是最认真的,而其他人见状也不敢落于二人的后面,一个代表着老戏骨,一个代表着新生代的优秀演员。
剧组里的其他人在演技上无论是谁输过这两个人都觉得面上无光。
导演张勇新在剧组里渐渐的也发现了这一点,大家好像莫名其妙的就都卷起来了。
两个主演本身就是对演技很有追求的,而且这部剧虽然不至于说是要在收视率上取得什么好成绩的,也绝对不能演的太差了,毕竟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这个项目的结局只能有成功一条,一旦失败,他也别想继续在圈子里混的风生水起了。
可其他演员也同样开始卷了起来,无论年龄大小,总结来说一句话就是剧本不离手。
平常他们见面连闲聊都没有,都是在互相谈论角色。
而这样一对比之下,周乐和于和玮反倒显得不够努力了。
“你说说这事闹的,咱们这剧组的氛围也太好了,好的我都感觉有点陌生,平常大家不就是收工之后各回各家,各玩各的嘛,怎么现在一个个的就跟要高考似的?”
于和玮自然也感受到了压力,这让他想在收工之后找周乐出去吃个饭,闲聊一会儿的心思都快没有了。
“那还不是哥你演的太好?大家都感受到了你在剧组的统治力,所以也就都开始琢磨起来了。”
“得了吧,我能有啥统治力,我看应该是你演的太好了,再加上又年轻,所以不想被你比下去,这才开始发奋图强。”
“没有没有,还得是哥你演的好。”
“啥啊?你演的才好呢。”
“那绝对不能够,哥,你是我演戏道路上的灯塔。”
“那你就是我心中的太阳。”
“你演的好。”
“你才演的好呢。”
于是二人就谁演得更好而争论了起来,只不过针对的对象都不是自己而是对方。
就这么争了一会儿,周乐揉了揉肚子。
“有点饿了。”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有点饿了。”
“那走去吃点儿。”
“走。”
说着二人又结伴朝着外面的小馆子而去。
他们又聊了聊最近于和玮做短视频的事儿。
“你给我找的那几个选题确实挺利害的,看着也没什么太多的内容,但三条视频直接就给我涨粉到了一千多万。”
周乐笑笑:“现在市场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正经拍视频,拍点帅的,拍点转场好看的,拍点宣传方面的,说实话根本没多少人看,你就得玩点这种抽象的视频,让大家知道你私下里人还是很有意思的。”
“当然这些得你自己抉择,在网上发视频就有点像是上综艺,有些人认为这种曝光多了会让观众们觉得出戏,会失去作为一个演员的神秘感。”
“确实是有这种说法的,但我看你也没怎么受影响啊。”
“所以说嘛,我就是第二个流派,我觉得这些对我来说益处还是挺大的,主要就是能给我带来流量,而且也能加深我的人设,现在我就是把抽象外加演技派做实了。
然后让观众们感受到这两种身份所带来的反差,不断加深这种感觉,然后就让他们打心底把我这个人和我的角色分割开来。”
“我觉得你这真挺成功的,但是我走这条路.”
“我个人觉得哥你走这条路也没问题,因为你的演技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了,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在抖音上面做宣传,你的粉丝多了,以后也更容易要价格。
另一方面,就算你自己不玩那些梗,观众们也会自发的去玩,其实这已经不受你控制了。
所以呀,与其那样还不如你自己也玩玩那些梗,整点有意思的东西出来。”
可是说到这里,于和玮还是有些犹豫。
“那你说会不会因为我自己亲自下场玩这些梗而导致刚才我们所说的那样,缺少了神秘感?就像是邓潮那样。”
周乐听着于和玮提到了邓潮,也飞快思索了一下邓潮这些年的变化。
“潮哥啊,我感觉这些年他是有点开始摆烂了,自己投资了一些产业,然后在综艺上赚钱也比较容易点,个人可能也想更多的去往导演方面做转型,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啊,他没办法专心在演员上面去继续延伸。
而且在转型上,潮哥那些项目选择的都不是很好,外面的人都说是他拍综艺拍的太多了,但实际上他不管是演技还是形象都没有任何问题。
唯独有问题的就是这些年所选择的作品。
不够爆也没有太过于深刻,15年以后,比较出圈的也就是《烈日灼心》《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美人鱼》这几部。
其中《烈日灼心》我认为是最好的,剩下的感觉都没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