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8章 大齐劫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刘玄想到了多年前一位名医,他叫吴又可。

~~~~~~~~

次日清晨,刘玄放下一切事务,缺席了连续半年的御前军事会议,而是派大太监宣太医院的医生们进宫议事。

十几名太医拖着老迈的身躯,挣扎着从被窝里爬起,匆匆忙忙朝乾清宫赶来。

一路之上,大家都不说话,只是跟在大太监刘承恩身后。

如临大敌。

皇帝在乾清宫早已等不耐烦,不断催促身边人:

“那群废物还没到吗!”

“那群废物那没来吗?”

是的,在刘玄眼中,这些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的名医们,全都是废物。

刘玄坚信,如果因为这群庸医的误诊,前面几任大齐皇帝完全可以活的更长久些。

皇帝对太医院这些医生们没有任何好感,这也是为什么疫情蔓延至今,他也不肯召见太医的重要原因。

“去看看,那群废物还没来吗?”

皇帝问到第三遍时,那群废物们终于来了。

太医们手足无措的站在大殿门口,大概是听到了皇帝的咒骂,脸上表情都有些尴尬。

“咳···咳。”刘玄清了清嗓子,环顾四周,开门见山道:

“自从大齐与英国开战以来,帝国军士所向披靡,先后于安南,北部湾,大鹏,舟山····等地,击败英夷,歼敌数万,转进东南····”

大概是觉得谎话说得太过夸张,皇帝又补充道:“奈何就要击败英夷之时,极孔坤鸭冷病毒来了,前线将士染病者不计其数,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所以,”刘玄停顿片刻,继续道:“我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要问你们一句,现如今,该当如何控制疫情,拯救万千民众于水火之中?”

“言者无罪,诸君但说无妨,只要所言切实可行,我将推荐于议会和首相,一旦采用,国家重重有赏。”

老迈昏聩的太医们纷纷松了口气,原来皇帝召集他们来不是要让大家背锅的。

既然是谏言,那就好办了。

于是在刘玄的鼓励下,大家开始陈述各自的治疗方案。

一位年轻一点的太医率先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言。”

刘玄和颜悦色道:“请讲。”

“如今事态很紧急了,需要将染病患者尽快隔离,也就是说但凡有患病者,不能让其与其他人接触,此外,须彻底消灭蚊虫,须大量采购艾草等物资,据臣所知,安南省艾草甚多····”

皇帝微微点头,不确定是否支持这位年轻废物的观点。

然而不等刘玄说话,立即有太医出来反驳道:“此言大谬,各藩未必支持防疫策略,即便他们有这个魄力,其财力恐怕也不支持,诸位可知,单是购置艾草这一项,每个省份都要费多少钱吗?”

众人立即开始窃窃私语。

皇帝耳边响起嗡嗡嗡的响声。

“艾草还在其次,要隔离这么多人,前线军需如何处理,更不要说英国佬还会乘火打劫。”

“此言差矣,你莫非不知此病是英国人传过来的,要说乘火打劫,也应该是我们,不是他们···”

得到了皇帝“言者无罪”的保证,大家越发肆无忌惮,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以我之见,不如实行全体免疫,也就是说,发给他们一些普通药物,诸如万金油啊菊清瘟大力丸啊之类,给他们些心理安慰,便如东汉曹操的望梅止渴之法,等到这个极孔坤鸭冷退去的差不多了,我们再出手也不迟啊····”

另一人立即反驳道:“你这不是草菅人命么?什么菊清瘟大力丸,你不怕被几亿人唾沫星子淹死吗?”

“什么草菅人命,这种病会致命吗?再说我们面对的不过是一群愚民而已,只要有议会出面说明,请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出面澄清,哪怕说明天早上太阳从西边升起,他们也会信的···”

争论持续到了当天中午。

仍旧没有任何结果。

就像刘玄最开始说的那样,太医院这些庸医,大抵都是废物。

无奈之下,刘玄只好让这些全部滚出乾清宫。

皇帝这才意识到,防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在战争背景下。

半个月后,英国人转变了策略。

东印度公司总督通过虾夷作为中间人,试探性向天心城提出了和谈的请求。

不列颠人给出的停战理由是,英国人不忍见齐国民众受苦。

然而议会果断拒绝了英国人的议和请求。

试试显而易见,按照大齐法律,战争期间议会是可以一直存在下去的,如果战争结束,新的议会上台,结果可能就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

无论是议会还是皇帝,他们现在都需要一个理由,一个继续战争的理由。

只要战争继续,战争法案就能一直推行下去。皇权和议会权力就不会受到限制。

刘玄深知自己贪恋权力。

他也知道这场战争正在让无数年轻人成为炮灰,成为自己的垫脚石。

他,没有惭愧之心。”

反对派或许不知道,皇帝维持战争的初衷并非只是为了加强皇权。

换句话说,加强皇权仅仅是推行新政的手段。

手段,皇帝陛下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现在,我们需要推倒他。

反对派有充足的理由推行他们的策略,然而帝国经不起任何动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