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统二年,四月;
洛阳八关接连告破,洛阳南北守军更是毫无战意。
在大败一场之后。
全都成了溃兵。
自当年桓候顾晟训练洛阳中军至今,这还是洛阳中军最惨的一场战役。
他们从来都是大汉的精锐。
何时有过不战而溃?
但现在终是有着不同,真正的精锐已经随着刘畅葬送在了岭南。
而剩下的——
面对天下人的怒火,亦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六月,刘琰攻破洛阳。
绍统皇帝退位。
仅仅继位两年什么都不懂的小皇帝,终究是为刘畅承担了一切。
而支持刘畅的那些大臣们,终是获得了他们应受的代价。
权利更迭,向来残酷。
这其中没有心慈手软,唯有鲜血才能缔造一条属于帝王的道路。
刘琰终是稚嫩。
面对那个代表着一切的位置,他完全失去了一切的抵抗能力。
随后——
便登上了帝位。
可他又怎么可能坐稳这个皇帝的位置?
四方诸侯王谁会眼睁睁的看着?
这一条道路只要走了,便唯有走到最后。
如若不然等待的便是削弱与处置。
四方藩王皆不认刘琰的皇位,继续攻打洛阳。
刘琰此举无疑是让自己成为了众王针对的对象,在当前的这种时候,只要坐上这个位置就必须要面对着一切。
若是真正的帝王。
便会从这其中杀出去!
但刘琰显然不是。
就在他登基数月之后,他完全承受不住诸王的进攻。
而他想用的招揽等手段更是完全无用。
洛阳再破。
刘琰携带着传国玉玺逃出洛阳,本想着能够东山再起,但却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最后被汉宁王刘阜所破,崩于关中。
传国玉玺再次落入汉宁王刘阜之手。
大汉不止。
汉宁王刘阜虽然吸收了刘琰的教训,并未登基称帝,而是想要扶持傀儡皇帝。
但他还是成为了群王针对的对象。
整个天下一片腥风血雨。
欲望就像是高山滚石,当所有人的野心都升起来的那一刻起。
想要终止这一切无疑就成了痴人说梦。
整个天下都变了。
围绕着刘氏,整个天下都在各施手段。
今日有王大胜而起势,手持赤霄剑,传国玉玺意气风发,明日便会亡于山野。
一方唱罢一方登场。
相比于上一次的动乱,这一次的动乱终是有了太多的不同。
并没有各地四方英雄起势。
有的,只是围绕着刘氏展开的大战。
这似乎是九州的退步;
但同时间,这次亦是九州的蜕变之时。
顾氏始终都未曾参与过一切的争斗。
而天下诸侯——
同样也都默契的避开了顾氏。
没有人愿意去避开顾氏,相比于当年的那些天下诸侯,这些刘氏诸侯只会更加忌惮顾氏。
得罪顾氏,就是放弃一切。
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
顾氏仍旧是在巨鹿稳定着自己的基本盘。
不——
不仅仅是巨鹿,包括岭南之地以及四方的顾氏分支同样也是如此。
这也是顾氏的传奇之处。
顾氏虽然早已有了不少的分支,但无论是主脉也好分支也罢都始终都是一家人。
这种关系极为罕见。
也唯有顾氏这种从起势一直辉煌至今的家族或许才可以办到。
如今天下局势,对于顾氏而言同样也是一场磨难。
虽然顾氏不会目前还不会受到乱世的影响。。
但只要顾氏始终未曾出世。
那顾氏的影响力,便会随着时间而迅速衰落。
对于顾氏子弟们而言。
这确实是一件大事,没有人愿意辜负先人所为顾氏留下的一切。
顾易一直都在关注着天下的局势。
看着天下诸侯于四方争斗。
对于这一切。
他心中同样也是十分复杂。
天下以刘氏为主,竟然已经形成了如此深的共识,这件事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
他只能选择等。
无论是为了家族也好亦或是为了九州也罢,他都不能选择在这种时候出手。
这一切唯有等到真正的英雄出世。
才能够彻底打破九州发展至今所形成的桎梏。
为九州带来新的生机。
不过他还是通过通灵玉对让顾轩心中生出了不同的想法。
这就是地级道具的神奇之处。
可以让顾易无需操控,便能够通过消耗成就点来间接的控制一些关键的大事。
虽然这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成就点。
但却也十分的值得。
——他要让顾轩制定一个规矩,规定天下诸侯不可杀到生灵涂炭!
换做任何人,这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但顾氏终有不同!
刘氏诸侯在当今不得到顾氏的青睐,是不可能收揽天下人之心的!
这是自顾啸之时而起。
顾氏历代先人所做的那一切为顾氏打下的根基!
此举——
更是能让顾氏彻底与九州兴衰而绑定,脱离与单一王朝之间的羁绊。
消息瞬间传出。
四方刘氏诸侯在听到顾轩放出的消息之后,态度各异。
有人愤怒。
因顾氏作壁上观不助自己还要限制而不满。
同样也有人感叹。
但纵使他们态度各不相同,在当前这般局势之下,随着率先有诸侯放出消息同意此事后,还是纷纷开言同意了此事。
无形的桎梏笼罩在九州之上,为这场争斗定下了下限。
铁马踏碎,锈剑沉沙;
时间匆匆如水,一代人换一代人。
在这浪淘尽英雄的大争之世;
随着时间的更迭,终是渐渐有英雄开始起势。
淘汰了弱者;
渐止这无休止的乱世。
整个中原在这一场场厮杀与吞并之中,渐渐形成了以南北而立的两大诸侯。
南方的王者——
乃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刘裕。
北方的王者——
乃是孝仁皇帝刘禅第六子刘恂的后人,刘赫。
正是他们二人相继吞并四方诸侯。
于南北并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