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1章 定中原,赵匡胤崩(上)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开封急报——”

耶律贤并未多言,只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掷向王应琛:“大宋朝廷已在准备国丧了!”

这一回,王应琛终于神色微变。

他拾起密信仔细阅毕,沉默良久,方再度开口:“纵然宋主真崩,此战也必是大宋之计!”

王应琛的语气仍是十分的坚定。

甚至是显得有些固执。

见状,耶律贤终是再也压制不了自己的怒意,呵斥道:“难不成你当真以为,以你一人之命能够赎罪?”

王应琛应声不动,仍是跪在耶律贤的身前。

耶律贤是愈发的愤怒。

虽然他明白王应琛的才能,但是在如今的一切状况看起来,王应琛都确实是耽误了辽国的战机。

他一时之间也是根本捉摸不清。

“你!!”

他本能的呵斥了一声。

但还未等说出口,王应琛终是有了动作,再次认真朝着耶律贤一拜后,缓缓开口:“陛下!”

“臣,自是知晓此乃我辽国战机。”

“但其亦是风险。”

“我辽国刚刚渡过大乱,臣得陛下信任,竭力整顿朝纲,但乱事始终不决。”

“此战若败,我辽国当清矣。”

王应琛语气十分的严肃。

他自是知晓刘继元的种种动作,但却始终都未曾干涉。

这就是王应琛的狠辣。

赵匡胤以自身为饵,顾瑾将矛头对准了他,但他同样也是再以自身为饵,想要借助顾瑾的手来肃清朝中那些余孽。

他不是顾氏,耶律贤也并非是开国之君。

再加上辽国的政治架构摆在这里。

王应琛想要彻底扫清辽国的所有余孽,唯有借助他人之手。

虽然此举十分冒险,但对于王应琛而言却也十分值得。

他十分相信自己对于局势的判断能力!

而这,对于他接下来治理辽国,亦是一个十分大的帮助。

王应琛深受顾氏影响。

他所注重的从来就不是短期的利益,而是长远的目光!

听到这话,耶律贤自然也是立刻便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整个人的眼神不由再次一变。

看着面前的王应琛。

他沉默了良久,甚至就连身体都开始颤抖了起来。

王应琛此举和将自己人给卖了有什么区别?

若一切当真如他所言的话,这些人还会有活路嘛?

但耶律贤却也并不是不能明白王应琛的想法。

此举,他又何尝不是受利之人呢?

彻底将所有宗室废除,将一切权利收回庙堂,这怎么看都是最好的契机。

无数的思绪不断闪过。

耶律贤的双手时而握拳,时而松开,就这样过了良久之后,这才终是有了反应,冷哼了一声:“此战若胜,你自己赴死吧!”

“朕,且留着你!”

话音一落,耶律贤拂袖转身,径直离去。

而王应琛仍是不动。

只是默默朝着耶律贤离去的方向再次参拜。

宋军营帐。

“陛下!!!”

“陛下!!!”

“.”

一声声的呼喊声不断响起。

数十名太医,此时皆是脸色苍白的看着床榻上已经没有了半点反应的赵匡胤,脸上满是恐慌。

眼看着赵匡胤仍是没有任何的动作。

终是有人忍不住呵了一声:“快快派人去告知太傅,陛下.陛下他..”

还未等着老太医说完,就在他说到了“太傅”二字的刹那,床榻上的赵匡胤忽然就睁开了眼睛,甚至是直接坐了起来,呵了一声:“不可!”

——瞬间死寂!

一个个御医瞪大了眼睛看着做起来的赵匡胤,满是愕然。

但紧接着,他们便反应了过来。

此乃回光返照也!

赵匡胤的脉象太弱了,弱到连他们都很难去辨别,赵匡胤刚刚是否是真的死了,这已然是说明了很多问题。

“大战未曾结束之前,不可告知怀瑜。”

赵匡胤似乎也十分清楚自己的状况,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开口:“将尤辰风叫来!”

“快!!”

他不断地摆手。

一众御医在这一刻也是立刻纷纷冲了出去。

只过了片刻,尤辰风便直接冲了进来,丝毫都不犹豫的跪在了赵匡胤的面前:“陛下,朝堂已然安排得当。”

没错,让开封筹措国丧正是赵匡胤的主意。

他早就已经知道了顾瑾的计划。

自是要竭尽所能助之。

听到这话,赵匡胤终于是安下了心,整个人的状态也瞬间就如同即将熄灭的蜡烛一般,再也没有了力气,就这样直接倒了下去。

他的瞳孔开始涣散,整个人的呼吸也是愈发的急促。

“陛下!”

尤辰风大惊。

同时间,一众的太医在这一刻也是立刻跪了下去。

“朕朕纵横半生,扫平诸国却终究.未能一统提看下,收我汉家故土.”

赵匡胤目光涣散,气息愈弱,却仍挣扎着守住这最后一口气,字字如血:“天不假年.朕,不甘心啊”

到了这一刻。

这个帝王终于是卸下了自己所有的坚强,一行行的泪水在他愈发涣散的眼中不断落下。

“这江山尚未完整幽云未复辽寇犹在朕.何以面见太祖于地下.”

他口中的太祖——指的自然是柴荣。

与原史不同。

赵匡胤这一次的登基可并非是什么做作,而是想要真正的扫清整个天下,这也是他一直不同于其他帝王的最大原因。

他仍旧是认柴荣这个皇帝!

只可惜,他同样也得了一个和柴荣一般的结局。

天下未定,身先死。

低沉的哭泣声在寝殿中断续响起。

赵匡胤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声音已微弱难辨,只能依稀听见反复两声“怀瑜”。

最后,他用尽最后力气,挣扎着望向南方,仿佛要越过千山万水,再看一眼太原。

下一刻,他终于不再动弹。

再也没有了半分声息。

开宝八年,十月癸丑日。

赵匡胤崩于南征途中。

遗诏曰:命太子赵德昭即位于开封,授太傅顾瑾以军政大权,北伐之事,不可中止。

——————

“开宝八年冬十月癸丑,帝崩于太原行在,年五十。

帝在位十六载,削平僭伪,混一九州。

性宽厚,重文教,慎刑狱,恤民力。

晚年锐意北伐,志复汉家天下,然天不假年,中道崩殂,军民闻之,无不恸哭。”

——《宋史,太祖本纪。》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