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马一龙:“300对30,优势在我!”  这个明星要登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马一龙:“300对30,优势在我!”

老美这边的航天会议越来越多了。

一是因为路云的存在,老中那边有关航天的大事越来越多。

二是“重返月球”计划里衍生出来的“商业登月舱”计划也进入了最初选拔阶段。

初选出来的五个方案包含了老美国内几乎所有有实力的老牌和新牌商业航天公司。

而它们本身又有其他的项目或参与的计划,比如太空叉和波音正在争夺的“商业载人”计划的订单。

所以它们有的在这个计划里对手,但在另一个计划里是合作方,关系纷纷扰扰,缠缠绕绕,跟拧成一堆的渔网一样。

不得不说,有时候国内的相关产业太发达也不一定全是好事。

像老中那边,国家队航天规模最庞大,底蕴深厚,而蓝星航天异军突起,技术最先进,其他的商业航天公司则跟在这两个庞然大物后边捡一捡漏出来的东西喝点汤。

不过老美这边,说到“星链”的时候那就是太空叉马一龙的一言堂了。

当然,就跟流量明星一样,太空叉的“对家”们是不会让他那么顺利如愿的。

“听说老中的‘周天星斗大阵’卫星比你的‘星链’卫星先进,人家都用上激光星间链路了,而你的‘星链’还在使用电磁波通信,太落后了,这可不符合联邦的‘技术碾压’风格,一龙。”

马一龙:“呵呵,那是他们的后发优势,就像空间站一样。”

“听说老中那边正在扩建‘星斗’卫星的生产线,马上就要爆产能了,一龙,你是了解那边的恐怖工业能力的,毕竟你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就在那边,你如何保证你的‘星链’卫星一直比对方的‘星斗’卫星多呢?”

这句话就比较刺耳了,马一龙一听就知道是波音的代表史密斯。

“呵呵,我不仅知道那边的恐怖工业能力,还知道那边的超级市场需求,在那里建厂就跟波音往那里卖飞机一样,都是为了给联邦赚钱。”

“至于怎么保证多,那就更简单了,因为没人比我更懂太空互联网卫星!”

“发射太空互联网卫星简单,但使用就很难了,为了匹配各方面的状态,当初‘星链’第一批卫星进入太空之后足足过了半年才发射第二批。”

“就算老中的‘星斗’卫星偷了‘星链’的经验,那也要几个月的时间调试。”

“再调整几个月,我又是几百颗‘星链’卫星发射上去了。”

“他们那边是才开始扩产能,而我已经扩好了产能,哪怕我一个月发射一次,也顶他们发射两次,如果我一个月发射两次,那他们就要发射四次来追赶。”

马一龙:“甚至别说以后了,就说现在也是300对30,十倍差距,无论怎么讲,优势在我!”

听马一龙这么说,太空军的布莱恩特将军非常高兴:“非常好,就按照这个比例进行!”

“只要我们的卫星一直比老中多,那他们的反卫星导弹就没用了!”

之所以太空军的将军这么高兴,那是他们不承认也不行,老中的先进导弹确实对他们威胁很大。

虽然侦查卫星是比侦察机更高的“太空之眼”,但是当人类发明出反卫星导弹之后“太空之眼”也就不安全了。

毕竟之前发射的卫星确实比较少,有军事价值的侦查与探测卫星就那么几十颗价值几百上千亿的大卫星,只要被打掉几颗就能在特定区域形成一片不知情况的“战争迷雾”。

但有了“星链”之后就不一样了,这上万颗的大星座,就是被打掉几百颗也没什么事,其他方面的卫星能迅速补过来。

虽然“星链”卫星不是专门的通信或导航卫星,但它的联网通讯能力比一般的通信卫星还强。

倒是导航能力确实差,通过多颗卫星交叉定位只能定到几十米的误差,在陆地上没什么大用,但是在大海上定位船只已经相当可以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中根本就没有几百颗反卫星导弹。

而且他们还可以以“星链”为幌子,掺入“星盾”卫星。

这种卫星可以说是“星链”的军用版,通信能力将包括额外的高保证加密能力,以携带机密有效载荷并安全处理数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