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3章 兄弟阋墙  天可汗回忆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3章 兄弟阋墙

长安。

秦王府。

出了正月,秦王府连续多日的宴会散去,李爽宣布了改革各镇兵制的事情。

对于此事,众人多少都收到了风,心中有了准备。

这次改革,主要是将镇守各地多年的柱国、上将军等级的武勋调回长安,让他们从常驻地方变成了留守长安。

同时,将各柱国掌控地方军政权力拆分,统归长安管辖。

虽有阻力,但并不大。

无他,天策府下各大柱国、各个上将军掌控地方军政,其权力堪与诸侯比肩,但是他们手下的人也多是从天策府中出来的武勋。

各大柱国主政地方后形成的地方体系,并非“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结构。

所有武勋,直接效忠的对象便是天策上将。

对于李爽而言,改革兵制之后,并不用担心缺乏足够军事人才。

乱世之中杀出来的将领,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此刻天下未平,拥有足够多的战场训练下一代的军事人才。

各大柱国之中,比较特殊的是李神轨、高欢、宇文泰三人。

李神轨麾下的兵马主要是顿丘李氏的部曲和李神轨坐镇河南时招募的汉兵。可以说,这些都是李神轨自己的兵马。

不过李神轨自己并不在意。

高欢、宇文泰两人则是各自带领怀朔、武川的部曲和太原之战后得到的六镇兵。

随着辽东之战战后的大分配,两镇的兵马多被拆分,相当一部分人留在了辽东。他们此刻想要反对,也没有足够的力量。

“大王,此次设立关内、陇右、山南、剑南、河东、河南、河北、东北、淮南九道,统合各地府兵。道不设长,一旦有事,便由长安派出大将,领军作战。”

苏绰将文书递给了李爽,缓缓而道,介绍着相应的细节。

关内道便是关中和灵夏朔三州,这块区域之中,不仅有关中府兵,还有大量的羁縻府,形势复杂。

东北道分为两个区域,幽燕之地、辽西三镇和辽东三州。这块区域的府兵比较少,募兵比较多。

山南道和剑南道便是汉中巴蜀所在的区域,随着关中移民的迁入,本来空设的郡县便不再是虚设,成为了关中的大后方。

河北、河南两道所在的中原地区,如今不再是战区,府兵制度在两道也已经成形,拥有了战斗力。

陇右与河东两道所在的区域,可谓关中的两翼。除了关中之外,这两地的兵马是最为精锐的。

“此外,各道尚书台由关内道尚书台统一管辖,设六部,分掌地方政事。”

苏绰给的文书之中,还带着相应的图籍。此刻偌大的疆域之中,唯有洛阳所在的司州是空白的。

当然,不空白也不行。

李爽翻了翻,点了点头。

除了设置各道之外,还有重点的城池要兼顾。

天下各州郡诸多城池中,洛阳是第一等的大城。

无论是人口,还是城池规模,其余城池都无法与之相比。短时间内有可能比肩的,便是扩建之后的长安城。还有,便是不再控制中的建康。

此外,长安、晋阳、成都、寿阳、彭城、邺城是需要特别经营的的大城。

还有,便是一些地处战略要地的军事重镇。

敦煌、武威、张掖、灵武、统万城、南郑、江州、平城、云中、合肥、江都、营州……

李爽粗略的看了看苏绰给的总结,道:

“其余之地尚不需急迫,当务之急,有两地需要立刻派人统管。”

苏绰听了这话,立马就明白了李爽所说的是哪两个地方。

“大王是说南阳和敦煌?”

李爽点了点头,道:

“如今四方平定,唯有西域与荆襄,需要照顾周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