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不,你想 天可汗回忆录
第525章 不,你想
襄阳。
当阳之战,王僧辩率军夺取了江陵与襄阳之间的陆路要冲后,并没有继续停下来的意思,继续向北推进。
萧纶对此很恼火,几次派出去使者,询问萧绎是什么意思,但都没有回音。
“你们说,湘东王真的想要夺本王的襄阳么?”
萧纶麾下群臣也没有一个愿意回答的,但所有人都清楚,在萧绎最为嫉恨的萧纪率军北投之后,萧绎的目标已经从江陵上游的白帝城转而变成了荆襄腹地的城池。
其中,萧纶所在的襄阳便是萧绎最大的目标。
襄阳本是荆州重镇,聚集着大量的水军战船和精锐士兵。
当年讨伐巴蜀时,建康还派出大将兰钦率领一支精锐沿着汉水西进汉中。这支精锐战斗力很强,一度几乎要打下南郑,后因建康之事撤军,如今也受萧纶掌控,就驻扎在魏兴郡,防范汉中的兵马。
可以说,襄阳方面军队的实力并不弱。
萧纶见没有人回答他,便将目光看向了柳仲礼,问道:
“柳公年高德劭,当此之时,还请献策,安定人心。”
柳仲礼本不想要说,因为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这番话必然会惹争议,可最终还是说道:
“若依臣之见,当北和南攻。”
如柳仲礼所料,他刚说完,屋子里便起了议论声。
萧纶更是皱起了眉头,问道:
“大野爽乃是本王之敌,萧绎乃是本王之弟,何故友敌而攻亲?”
萧纶麾下一众臣子不敢说,并不是他们不明白如今的形势,而是他们明白也只能装不明白。
因为这话政治不正确。
当李爽南下建康,迎梁帝北还洛阳之后,荆襄等地的形势几度变化。
开始的时候,萧衍主政时留下的制衡机制还在,诸萧排除异己,安插自己的人马,并向周围扩张;
等到扩张到差不多时,诸萧对于那个留守在建康的太子萧纲便看不顺眼了,并将建康之事主要的责任归咎倒了萧纲的身上,想要占据大义名分;
为了进一步占据大义名分,萧绎、萧纶、萧续等几个实力最强的诸侯便组成了联盟,要迎回梁帝,并且视李爽为敌。
这数年下来,诸王已经形成了共识——萧纲是个傀儡,一旦梁帝崩逝,他们也不会认可萧纲成为新的皇帝。
这是最符合诸王利益的,毕竟,萧纲实力最强,也有大义名分;如果不达成这样的共识,诸王便没有了合法性。
当然,这个联盟存在的纲领,便是要迎回梁帝。
萧纶麾下的臣子,不在他这上班,就不能去萧绎、萧续那边么?
因此,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这种“不正确”的话。
柳仲礼听了一声,叹道:
“湘东王击败武陵王后,便将大军调集到了南面,威逼利诱,吞并了武陵、长沙等郡,势力已至岭南。襄阳之南,并无北面那样的地利。如今王僧辩北上,攻城拔寨。如此形势下,大王若还将精锐放在北方和西方,去防范那不可能南下的敌人,早晚基业不存。”
柳仲礼说的很明白。
从地利和军事风险来看,襄阳南面的危机已经超过北面。
若不将军力调回南方,应对萧绎,早晚王僧辩的大军会打到襄阳城下,而且,萧纶周围也没有一个萧氏的盟友,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胆子敢与萧绎为敌。
可萧纶还是犹豫不决,无法下这个决断。
柳仲礼看了,又道:
“若大王不愿与兄弟为仇,则可入江陵,奉湘东王为盟主。如此,亦可消弭兵祸。”
这一下,萧纶更加无语了。
他不想要撕破脸,可也不想要就此投了。
见如此模样,柳仲礼心中只剩下了一声叹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