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205大厦将倾(晚上还有)
天鼓寺,禅房。
郑延昌站在门外,眼神不时瞥向屋中,很快又收回。
交谈的话语声,断断续续传出,让他不自觉竖起了耳朵。
“.二位的弟子皆是英才,相较之下,我荥阳郑氏这一代却是逊色不少。”
“小涯虽有天分,也算勤勉,黄庭大圆满之境却是无望。”
“郑家主过于自谦了。黄庭大圆满,可遇不可求。就算是整个麻姑山,也是几代真传中,才能有一人做到。”
“玄静她,未必能成,但武道,也不是只有一个黄庭境界。真形、天梯,如攀高山,只是在半山腰的落脚处宽一些,那也只是一时,不是一世.”
几位大佬客套地拉着话,一干小辈只能各自站在师父后面。
杜光磊的眼神时不时地从一旁李存孝身上扫过,欲言又止,但碍于场合,没有开口。
后者感受到对方的视线,心中也有些好奇。
之前和邓玄静交手,无暇分心。
事后交谈,才知道此人来自楼观道,是掌教道通真人的亲传弟子,是和天鼓寺各位首座一样第六境天梯的高手。
德正住持的首徒圆光,如今还在真形圆满,寻觅突破的时机而不得,但杜光磊却还不是楼观道这一代的真传第一。
可以想见,楼观道中的长老和掌教,实力又该到一个怎样恐怖的地步。
“.不过我倒是还有一个疑惑。羊道友此番来宋州,只是为了了结恩怨吗?”
郑朗看气氛已经铺垫得差不多,状似无意地抛出一句话。
敬陪末座的德正和白香山顿时心中一动,齐齐打起了精神。
“不全是”,中年道姑此时却又不像一开始那样单刀直入,神情多了几分玩味。
“而且来宋州的人,必然不止我一个,只是我懒得藏罢了。”
“倒是郑家主,听闻黄潮和明教的乱军最近十分活跃,您不在郑州布防,来宋州干什么?”
“莫非打算料敌机先,万军取首,使其不战而溃?”
“羊道友不要说笑。老夫活了一百多岁,年老体衰,哪还有心力去做刺杀之举?”
郑朗露出苦笑,连连摆手。众人看他须发皆黑的中年人样貌,都不由撇撇嘴。
“只是那黄潮麾下秦奉权修炼魔功,嗜杀成性,又有明教的五明子从中作梗。”
“朝廷迟迟不发兵来援,只靠我这一把老骨头,怕是难以抵挡兵锋。”
“届时东都告破,京城便在乱军铁蹄之下,大秦便要迎来灭顶之灾。”
“.不过,若是有仁人志士,愿意为了百姓施以援手。那我荥阳郑氏作为一地乡绅,必将感激不尽。”
暗示的话说到这个地步,在场众人都已经听明白。
荥阳郑氏族地挡在行军要冲之处,不忍抛弃基业,此行完全是来找援兵的。
话音刚落,李存孝就忍不住看向契此。
后者行侠仗义,名声在外,猜也知道,这位大概率就是郑朗的第一目标。
至于太乙和羊灵均,属于意外之喜,有枣没枣打两杆。
这时候,德正反而是没去看契此,因为他知道对方的性情,答案不说都已经知道。
倒是另外两位,若是真的能再多一位宗师,那攻守之势怕是就要逆转。
只是,几率不大。
“光磊,你是刚从门里过来的,掌教师兄是不是让你带话给我?”
太乙真人一开口,众人的目光立刻汇聚到红鼻子道士的脸上,后者身子顿时一僵,只能硬着头皮开口:
“师父说,今年丹药的份额还差着,让您早些回去。”
“哼,牛鼻子,只有干活儿的时候想起我这个师弟。”
太乙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但态度已经摆出来了。
宗门俗务,他一向是听从掌门。
郑朗的目光又转向羊灵均。
中年道姑沉默了片刻才开口,但提起的却像是一件毫不相关的事。
“诸位以为,当今天下哪一方节度实力最为雄厚?”
这个话题有些敏感,简直像是明着问哪一个节度最有可能造反一样,白香山和郑家祖孙这等混迹官场的人顿时装聋作哑起来。
羊灵均似乎也不指望别人给她一个答案,自问自答起来:
“大秦北方,李翼圣掌控河东,力压三晋,号毗沙门天王,麾下十二太保人才济济;”
“大秦腹心,朱全忠虽出身贼寇,然而其人有胆识敢赌博,最早招安,地盘最大,灵岩寺的人说他是佛菩萨转世;”
“剑南道王建,进驻首府益州,与青城山往来密切;”
“淮南杨化源,出身茅山上清,早早编练了道兵;”
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意味深长。
“江南道的节度钱具美,武道不彰,但是善于治理地方,颇得百姓拥戴。”
“我们麻姑山毕竟是道门,隐遁世外,不好插手尘世。有这么一位节度在,倒也方便许多。”
这一番话里,东南西北,都数了个边,但唯独没提中央朝廷如何。
有的话没有说出口,但在座的人却都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
在座的人陆续离开。最后,只有契此和郑朗留在房中,不知说些什么。
李存孝跟着太乙出来,杜光磊往前凑了一步,被老道士一瞪眼,不得不讪讪退回,和一旁的郑涯尬聊。
“还在想羊灵均的那番话?”
太乙见弟子有些神思不属,主动提起话头。
“当今天下,藩镇割据,早就不是一天两天。”
“各地的节度使也好,圣地宗门也罢,都在等着大厦倾覆的那一天。”
“只不过没人想做出头鸟,做那个叛逆朝廷,尤其是弑君犯上的人。”
“只怕羊灵均来宋州,也是想亲自看看,朝廷如今还剩下多少斤两。”
“若是黄潮真能攻破东都,只怕有些人会高兴得笑出来。”
“毕竟,没有乱臣贼子,忠臣们哪里好出来拨乱反正,拯救苍生?”
“黄袍加身,也得名正言顺嘛。”
“师父.”
李存孝本来还在浮想联翩,听得这胆大之言,却也是吃了一惊,忍不住四处张望。
“有什么说不得?也就是我们楼观道挨着京畿,又家大业大,否则早该搬走了。”
老道士不以为意,正在这时,禅房的门再度打开,郑朗脸上带着些许轻松,领着郑涯离开。
德正在旁引领,看样子是要安排房间。
“你答应他了?”
契此和尚缓步走来,闻言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又不是真的佛菩萨,不会把自己当救世主。”
“顺手帮忙可以,但不可能一直留在此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