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
李光义兴奋地大喊一声,李存孝和智刚凝神看去,却发现散发宝光的是一尊童子像。
这童子面容可爱,穿著短衣,头上两个揪揪,肩上却扛著一根二丈长短、碗口粗细的乌铁棍。
一大一小,对比鲜明,给人以强大的视觉衝击力。
那小童一个筋斗將棍子劈来,李光义正好伸手一握,小童便化作流光融入其中,在棍子头尾两端化作金箍。
棍子中间,则浮现出“一万三千五百心意”的字样。
“竟是心意棒?”
智刚眼皮跳了跳。
“这棍子有什么来歷吗?”
李存孝看出此物不一般。明明是神兵,但李光义入手之后,其气息竟然隨之衰落下去,完全没有方才的不凡表现,就像是一件普通兵器。
“太宗朝时,有一位行者,名唤孙履真,其以宗师之身,挑战我寺住持。”
“当时祖师已经是大宗师境界,自然不是对方可以战胜,只是怜惜对方修为难得,不曾下杀手。”
“这位孙行者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不肯离去。”
“后来祖师才看出,此人已经到了大限,是想要藉助他的手,临战突破,打碎地煞天罡。”
“如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战,孙行者將一身本源耗尽,油尽灯枯。即將坐化之时,才终於开悟。”
“他说,人心无定,苦海內藏,外求神通,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降心猿,收意马,存斗战之念修行,从生至死,方可胜我,方可成佛。”
“隨之將一身所学都融入这件神兵,当场坐化。”
“也是因此,这神兵威力如何,全看主人,全凭心意。”
“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专一坚定则强,散漫怯懦则弱。”
“小李师侄能得心意棒认可,看来也是外柔內刚之人。”
智刚一番解释,李存孝兄弟恍然大悟。
简单地说,这件神兵能发挥多少威力,和主人有很大关係。
正因如此,李光义以第三境驾驭神兵,心意棒自然看上去连魔宝都不如。
“这倒是不错,就算得到另外两件神兵,以光义的实力,暂时也用不上。”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里面的神功传承不提,就算不能发挥心意棒的全力,神兵也是神兵。”
“若是战场上真的有人將其当做一根寻常铁棍,只怕是要把肠子都悔青了。”
李存孝这样一想,还是觉得大赚特赚。
而且李光义显然对这件神兵十分喜欢,口中喊著“大大大”“小小小”,心意棒便在其手中不断长短粗细变化。
时而如樑柱,时而如绣针,隨心耍弄,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童。
冷静下来,李光义没忘了向智刚行礼道谢,但心中却深知,若非大哥,自己不会有获得神兵的机会。
李存孝一看这气氛合適,顺势便插嘴道:
“智刚师叔这份礼不可谓不重,只是帮您修补神兵,晚辈依然过意不去。”
“若您不介意,之后炼化大佛煞气,由晚辈来主持地狱变相图如何?”
“实不相瞒,我也想藉助这个机会,锻炼元神。这事对別人是苦差,对晚辈却是美差,还请您不要推辞。”
智刚闻言,第一反应是世间竟然还有第二个这么像契此的人。
心怀慈悲,助人行善,不求回报。
老实说,这话出自一个主政一方的官员,多少有些假。
李存孝又是身兼数职的权势人物,要真是个赤子之心的,怎么弹压下面哪些奸猾官吏?
可是以他的感知来看,对方方才那一句话又完全没有说谎,是真的对做法事甘之如飴。
这就令人费解了。
煞气是人心中最污秽齷齪的东西,邻里之间为了鸡毛蒜皮勾心斗角都极为累人,更別说是面对千人、万人的恶意。
地狱变相图,真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展现的是人心中的地狱景象。
玉华寺中也基本只有武僧陷入瓶颈的事后,为了直面生死大恐怖以寻求突破,才会主动参与其中。
他人避之不及,我却甘之如飴。
这李存孝的心志,竟然也如此超凡脱俗?
若真是时刻保持著这样自苦磨礪的心態,那对方能在及冠之年打破玄关,反倒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了。
“师侄有心,便从你所请。”
智刚也没犹豫太久,便答应下来。
李存孝心中叫好,暗道如此便多了一张长期饭票,哪怕是忙於政务,也不会耽搁修炼进度了。
宗师到来所掀起的涟漪很快平復,等到李嗣本和李嗣恩也带兵赶赴前线,之后的日子,便彻底变得乏善可陈:
处理政务,做法事吸取煞气,指导李光义和亲兵习武,偶尔和智刚一起参禪论道、和玉华寺僧人增进感情。
除此之外,前线的战火波及不到后方,外界打成一锅粥,华阴却维持著短暂的和谐。
而大秦的西南和西北也没有强於河东的势力,无论是陇右的李正臣还是剑南的王建,除了偶尔的小摩擦,多数时候都很安分。
一日復一日,安稳也乏味,时间便如流水一般逝去。
也就是时不时从前线传来的捷报,以及要求增补兵力輜重的文书,能够牵动眾人的心绪。
五月、六月、七月、八月.
半年时间过去,李存孝书房的沙盘上,晋、梁双方的旗帜隨著战报一次次增减变化。
有时河东的旗帜突飞猛进,几乎插入河南道的腹心;
有时又会迎来反扑,战场又退回到东都一线。
只不过有契此和智恆两位宗师再,最终都是有惊无险。
时间来到九月,双方的边境线已经不再出现大幅度的变化,陷入了拉锯和胶著之中。
这期间,李翼圣和朱全忠交手不知多少场,只是胜负也不为外人所知。
耶律亿遵守了承诺,安心在北方扩张地盘,消化人口;
明尊被茅山真人困在了淮南,杨化源趁此机会,向著西方的山南道蚕食。
李存孝也早已经用平稳的速度,將大佛中的煞气吸取殆尽,稳定推动著道门內景的构建。
而等到十月,前线的伤兵开始陆续返回后方修养,战爭即將结束的消息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
临时衙署跟隨智刚回到京师半个月之后,李存孝终於第一次李翼圣传来的密信:
第一,大军月底班师,准备好犒赏將士所需的物资。
第二,让李敏做好禪让的准备。
李翼圣要称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