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生意清淡,买的人不多,因为村屯里大多是和他一样的移民,手里都没几个大钱。
后来,他挑着担子往城里卖,才有些起色。
这几年,城里人也渐渐多了,码头工人、水手、商贩、官府公人,都成了他的主顾,他磨出的豆腐竟成了抢手货。
新华官府不似大明那般有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只需交一笔固定的商税,剩下的全归他自己。
他渐渐地添了家什,换了大磨盘,在繁忙时还雇了几个归化土人少年帮忙推磨,日子也过得渐渐红火起来。。
“张老五!你这豆腐这么好卖,我可要开个铺子跟你抢生意了!”街市口,挑着一担菜的李黑娃打趣道。
“抢呗!”张老五哈哈一笑,“这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兜里有钱的主也慢慢多了起来,还怕卖不完?”
确实,如今的始兴城,早已不是数年前那个只有千把人的小镇了。
港口每日都有商船靠岸,码头堆满了从南洋运来的香料、从大明运来的布,从墨西哥运来的蔗、羊毛、牲畜、可可,以及北方的名贵皮毛。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叫卖声此起彼伏。
晌午时分,一大桶豆腐便已售完,张老五脚步轻松地推着独轮车朝城外走去。
“老张,听说你要盘铺子?”经过内城城门时,巡街的警长宋春生笑眯眯地走了过来,顺手从张老五手中接过一小块有些碎裂的豆腐,直接往嘴里送。
张老五擦了擦汗,笑道:“是有这个打算。街口有间贩鱼的小铺子不做了,想要脱手,价钱还合适。”
宋春生咂咂嘴:“啧啧,你这豆腐佬,倒是将买卖做起来了。”
张老五摇摇头,但语气中却掩不住得意:“嘿嘿,在大明那会儿,累死累活,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哪像这儿,只要肯干,日子总能好起来。”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闹,一群葡萄牙水手嬉笑着走过来。
看见城门口的独轮车,他们指了指木桶里还剩的碎豆腐,叽里咕噜地问起来。
张老五虽听不懂,但生意人的机灵劲儿上来,立刻用刀挑起一块递了过去。
一名葡萄牙人尝了一口,不用怎么咀嚼,豆腐便化开了,满嘴里都是豆香。
那种清新的、带着豆子本身质朴气息的香味,一瞬间在舌尖上散开。
那葡萄牙人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还从荷包里掏出几枚银角子。
“嘿,这夷人能吃的了这味,多半是在大明吃过豆腐!”宋春生哈哈大笑:“老五,你要发财了!连夷人都爱吃你的豆腐!”
张老五也是眉开眼笑,双拳一抱,朝着葡萄牙人连连拱手致谢。
然后,他从车上取来一个木盆,将剩下的碎豆腐一股脑盛在里面,端给葡萄牙人。
张老五掂了掂荷包里的钱币,心里盘算着,若是真在街市口盘下铺子,他还要雇个伙计,再买头驴拉磨,省的自己天天起早贪黑地推石磨。
对了,铺子里得添个炉子,卖些豆浆、豆、豆干,生意怕是能更好。
“这日子,总算有盼头了!”他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喃喃道。
哎呀,这要是生意做大了,地里的庄稼咋个打理勒?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