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再会杨行密
朱温从未想过在离开泰山后,会这么快再会杨行密。
那道高颀墨衣身影,以厚布幂篱遮面,掌中换了一把明光如雪的长剑,杀戮时却如同收割魂魄的无常。
剑锋所向,雷帅麾下的长武突骑人马俱碎。
朱温注意到,杨行密在出剑时,已经不用将诗句脱口,作为剑诀念诵。
此前杨行密以诗引剑,并非刻意作态,而是剑法尚未修炼到圆融的表现。
与朱温一战后,他显然又有进境,剑术更上一层楼,即使所用的并非惯用的墨魂剑,同样挥洒得如臂使指,仿佛剑只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至于为何杨行密会在沙场上,与朱温并肩奋战。
自然要从黄巢率军在瓜步渡江说起。
南朝鲍照《瓜步山楬文》云: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
随着泥沙堆积,瓜步山与江岸联为一体,山南临大江,东面是喇叭形长江入海口,西面是滁河入江口,江面宽三十里。
官军早已在对岸严密设防,江面上怒涛千迭横江,岸边又有战舰巡弋,如此阵仗,堪称鬼神难渡。
但这种阵仗对黄巢而言并不算什么大事——雷帅本人不在场,这就好办了。
敌阵中的战船,有不少来自于江陵。王仙芝败死蕲州之后,那支在江陵组建的舰队又回到朝廷手里。
舰队本是用来对付江东活动的袁昌、王郢部义军的。但在蕲州之战同时,雷帅高骈已把袁昌、王郢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焰帅甄燃玉在蕲州夺回的舰队失了用处,便被打散分配给了沿江各军。
里边很多水手都被王仙芝俘获,勒令为草军效力过。
他们当然并非自愿,可给谁干活不是干呢?
有了这样的经历,黄巢派人和他们接上头,就容易了。
大家都知道黄盐帅财大气粗,最不缺的就是金银财帛。他在暗世界中控制的贸易大网,能将源源不断的收益转运到义军当中,以供军耗。
要严肃军纪,尽可能减少军队害民,首先就得让战士们吃得饱饭,分得到金银。
这块儿,黄巢拥有精密的管理体系和战利品分配机制,很少让跟着他的人吃亏。
加上官军欠饷成风,克扣水手衣粮更是天经地义。黄巢轻而易举地煽动起了一场哗变,数十艘战舰顷刻就变成了草军的船。
孟楷、董厚、王重霸等猛将上船之后,直接通过侧舷搭板,杀上敌船。突起发难的哗变船队以钩索侧面钩住不久前的友军,令其动弹不得,一艘又一艘敌船就这样被夺取下来。
掌握了制江权之后,黄巢下令将战船以铁索相连。
战士们迷惑不解,且不说铁索船很容易被火攻,江面上一时半会也没有要对付的敌人。
但当黄巢下令在诸船之间铺上木板时,整个局面豁然开朗。
舳舻相接,犹如巨龙横涛,任由风吹雨打,亦自岿然不动,壮观非凡。
联锁的船队,跨江数十里,直接形成一道渡江浮桥。数万草军将士,由船桥过江,如履平地,不必一次次来回转运。
“藩镇不一,未足制我。”黄巢高站于长江对岸,上元城城头,轻抚霜白色的须髯,仰天大笑:“若江防也在雷帅高骈管束之下,我军又岂能到得了此地?”
上元县,即昔日的建康、金陵,是六朝古都。但隋文帝杨坚灭陈之后,为压制金陵王气,下令毁其城池,将市民徙于江北的扬州等地。一时之间,琼楼玉宇尽夷作田,昔日金陵帝都,变成一座江东小县。
杨坚三百年前镇压江东王气之举,反导致现在黄巢成功渡江后,推进便畅通无阻。义师急速转入内陆,在宣歙观察使辖地宣州,才与气势汹汹赶来拦截的雷帅大军,真正遭遇。
黄巢战前多次推演,判断不会有胜算,他要做的当然只是迅速撤走。
此战的惨烈,仍超出几乎所有人的想象。
雷帅高骈,是个公认为残忍、狠毒、冷酷的人。无论是士卒还是百姓的性命,都不太被他放在心上。
但他又异常重情义。
有人说,当他的老师,大唐最后的战神石雄被宣宗皇帝迫害,呕血而亡后,高骈甚至一度打算起兵造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