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鹤家乡
天元山脉连绵千里之遥,九成的群山峻岭都罕有人迹。
唯独‘怯薛御林大营’所在之处,方圆几十里都挤满了元山贵人的府邸;
豪商大贾的总店;
名曲名家开的乐坊;
绝色佳人汇聚的官家教坊、私家的青楼。
淮鹤先生本来也是能跻身其中的。
但他觉得自己并非元山国子民,只是借处地方教化一方。
不好住在太过,‘繁着锦、烈火烹油’处。
于是就在紧贴着内城城墙的狼尾坊北山,找了一处位于半山腰,有山泉、溪水的所在,建了‘贤鹤斋’。
说是书斋,其实面积广大。
住三、五百个富贵学生,连带他们的奴从仆役都是足够。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
张贵站在狼尾坊的山下,顺着百阶石梯遥望半隐于夏季特有的山间水雾。
但显露出来的规模已经堪称恢弘的贤鹤斋。久久无语。
“还不上去,我都找好人了。
别说逛逛了,在食堂蹭顿饭吃都行。”
一旁的郑长弓宝音催促道。
可既然淮鹤先生的‘书斋’建的比一般的‘书院’还大。
里面容纳的人数比张贵前一世的专科学院还多。
混进去的难度也就他之前想象中,
连学生带先生外加仆役不过几十人,大家个个都是半熟脸,多一个人马上就会被发现的精英教育场所,
容易了十倍不止。
“哎,我早就该想到淮鹤先生既然在明宋是,一方大书院的山长。
跑来‘元山’再低调内敛也不可能真就建一座书斋,几间厢房。
没丁点‘气候’的小打小闹。
感觉给郑长弓宝音的钱有点白了呀。”
心中默默想着,张贵迈步登上了石梯。
郑长弓宝音让两个伴当宋巴图、乌云高娃继续留在坊市,自己则紧随其后的也上了山。
走着走着,他突然轻声说道:
“我打听出来这淮鹤先生能说会道,很能蛊惑人心。
他那些从明宋国跟来的学生,不少已经自愿要留在‘大龙都’了。
嗯,他甚是喜爱、器重的十几个学生不能下手的。
其余的只要你给的狗头金足够,也能想办法让你带回明宋的。”
张贵一愣扭头从新打量了郑长弓宝音几眼,
“宝音侠士,你的路子比我想象中要‘野’很多啊。”
“你不是元山人,不知道‘长弓’这个姓氏在元山军中的分量。
我祖父长弓哲别年前以‘征讨大将’的身份,大破苯佛吐蕃国中藏中枢大寺,‘大象雄寺’时。
曾经一怒之下差点杀了‘征苯佛吐蕃幕府’大参军!
不知道多么威风。”
“差点杀了个元山‘征国幕府’的大参军就很了不起吗,老子还是明宋的蛮族幕府将军呢。”
张贵闻言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但实际却知道这郑长弓宝音的身世真就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想。
竖起拇指道:
“了不起,了不起。
钱的事情容易。
我带的不够的话,还可以去一起来的船队朋友那拆借。
总之以后还得麻烦宝音侠士帮忙了。”
“好说,好说。”
对于已经证明过‘实力’且口气越来越大的金主,郑长弓宝音也是态度越来越温和。
以前没入‘圈子’他狗屁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