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池州
池州。
白楠亲率五千大军,另有五千随军民夫,合兵一万顺江而下。
这么大的动静,压根瞒不住,汉军也没打算要瞒。
“二位大人,有紧急军情!”
“快讲。”
王柄皱眉催促,心里隐隐有不好预感。
果不其然,信使回答:“安庆城破,汉贼出兵一万,自安庆府城方向顺江而下,现已过了长风岭,朝池州奔袭而来。”
王柄和陈安邦闻言,顿时有些始料未及。
他们虽然已经做了最坏打算,但还是没有料到,自己还在筹划着过江出兵救援安庆,结果安庆居然先一步没了。
两人都还在思量,池州知府张曾垿急匆匆跑进来,看到王柄和陈安邦就哭着脸问道:“王军门、陈总镇,上万贼军杀来,这可如何是好啊?”
王柄被烦得顾不上思考,只能安抚道:“张知府放心,不过区区一万贼军,池州府城高墙厚,贼军打不下来的。”
陈安邦跟着补充道:“当务之急,应当速速去筹措粮草,募集民夫,准备火油、滚石、擂木等守城物资。”
张曾垿连连点头:“对,对,王军门和陈总镇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啊!”
池州府上下迅速开始了守城总动员。
又过两日,汉军抵达池口镇,距离池州府城已经不足二十里。
汉军战船不能再往北走了,因为池州府北岸有两处江心洲,刚好把长江分成了上下窄,中间宽的河道三岔口。
双方都撒出探子,打探敌情。
而且,双方探子都划着小船,就沿着狭窄的南子洲对峙。
“杀!”
汉军探子先动起了手。
十几艘汉军小船,朝着清军探子冲了过去。
清军探子见状也不硬拼,动作麻利地掉头就跑。因为是顺江逃跑,速度快到压根追不上。
汉军探子一路驾船撵到池州府城外二里远,才终于下船找村民情况,还有人带着一支望远镜。
“报!”
“池州城防守甚为严密,而且两个月前,池州曾经进驻了一支清军,有说是几百人,也有说是一两千人。”
听到探子回报消息,白楠几乎瞬间就猜到,那支清军应该是从九江战场上溃逃的败兵。
杨芳可是给他电报说过,九江大战清军虽然大部都被他留下,但还有数千清军逃散,大概率是往北逃了。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一群打散逃出来的溃兵而已,比乌合之众都不如。
白楠大军在池口镇临时驻留,又拿出银子粮食招募民夫,寻找运输粮草辎重的车马。
随军的文教官来到镇中,叫来了镇子里的百姓,开始给他们例行讲故事。
没错,就是讲故事,只不过讲的都是大汉起兵至今的改编故事。
故事的主角理所当然肯定是汉王,在故事里的汉王,就是少年英气,救苦救难,能为百姓做主的青天大老爷形象。
情节略显俗套,基本就是斩杀贪官,惩治地主劣绅为主线,又在其中穿插给百姓分田地,组建可以为农民做主的农民公会等政策情节。
文教官们把一则故事讲完,听故事的村民百姓,个个眼里充满向往。
有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下意识举手问道:“这汉王给俺们穷苦百姓分田,天底下真有这么好的事吗?”
被问到的文教官反问:“为什么没有?”
黝黑汉子挠挠头:“可是田都是地主老爷家的,那些地主老爷还跟官府的差爷有关系……”
那文教官听到这,先是有些好笑,接着又立马正色说道:“老乡,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但不用害怕,因为现在我们来了。我们会给你们分田,让这里再也没有地主,更没有老爷,大伙也都不用再为地主当牛做马,以后就都为自己种地。交完了一年的税粮,不会再有任何苛捐杂征,也不会再有地主让你们交租。人人都能有盼头,挺直了腰杆做人!”
这么简单几句政策宣讲,并没有太多的感染力,但配合前面讲过的故事,这些百姓村民对汉军的恐惧,已经彻底烟消云散。
什么汉军茹毛饮血、杀人如麻,全都是扯淡。
能给他们分田产,让他们堂堂正正做人的汉军,能是坏人吗?
而且,这些外地来的汉军,虽然操着不同口音,但来了他们村子以后,居然不抢粮食,也不抢女人。
天底下还能有这样的反贼,这样的军队?
池口镇,刘家老宅。
“父亲,不要再犹豫了。”
年轻的刘继业对着父亲刘同进苦口婆心劝说道:“汉军军纪严明,来到池口镇,既不抢掠,也不杀人。有如此精锐强军在手,湖广的汉王必得天下,我刘家若不抓住机会,趁早从龙,等将来新朝建立,可就都晚了!”
已经老迈的刘同进,听到儿子劝说只是一味摇头:“这天下天事,哪有什么十拿九稳?就算这汉王如你所说,真有几分帝王之相,可这汉军一来便要分我刘氏田产。这数千亩良田,可都是我刘家祖辈攒下来的基业,岂能轻易拱手让人?还是分给那些下贱的佃户。”
刘继业闻言无奈说道:“父亲,这都什么时候了,不过数万亩田产而已,为了我刘氏的从龙之功,舍了便舍了。而且,就算父亲您不愿意舍弃,人家汉军难道就不分了?与其现在被迫分田,不如主动配合,给孩儿在新朝博一个出身,给我刘家在汉王面前博一个好印象。再者,等我刘家在新朝做到从龙功臣,当了大官,几千亩良田而已,还怕到时候没有吗?”
前面的话都是屁话,最后一句才是实实在在。
现在主动配合分田,等将来做了大官,难道还怕手里没有田?而且,就算他们不配合,汉军也还是要分田,倒不如先用这些田,来换取他们刘家的利益最大化。
刘同进心中已经有些动摇,但还是拿捏不准:“这汉王到底还未得天下,现在投效会不会……”
刘继业看出老父迟疑,又下了最后一把火:“父亲,您难道就不想咱们家成为这刘氏主脉吗?”
刘氏主脉,说的不是这池口镇的刘氏,而是池州刘氏,也可以说是彭城刘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