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杀人
汉王府。
“果然,商人起事就是指望不上啊!”聂宇放下手中电报译文,不由揉了揉眉心说道。
已经看过了译文消息的刘骏说道:“此事确实是我们欠考虑了,只算到徽商可以作为我大军内应,没想到他们居然真能打下徽州府城。”
王若愚说道:“安徽清军的主力都被白将军的第二师击破,徽州府本就没有太多清兵,徽商又是骤然发动起事,徽州官府猝不及防,被徽商拿下来倒也正常。”
林文昌也说:“徽商拿下徽州府不奇怪,但需要忌惮的是徽商所展现出的财力。从安徽送回的电报来看,这些徽商的财富加起来,居然能够做到短时间内征召二十万大军,这着实有些可虑!”
富可敌国,以往只是一句形容词,但今天这些大汉的内阁文臣,才算是真切从安徽传回的电报上,感受到了徽商到底多有钱。
虽然徽商没有真的召集二十万人,但能在一天之内,聚集徽州府九成的打行牛马,还能同时买通县令衙役,打徽州官府一个措手不及。
财可通神,说的应该就是这些徽商了。
这些徽商的财富积累,怕是比之他们大汉的国库,都有些不遑多让了。
当然,不是说徽商真的比大汉国库富了,一群商人再怎么有钱,也不可能比国库还有钱。
只是大汉的国库,钱不是用来搞建设,就是拿来搞军事,能余下的闲钱真的不多。
“徽商之富,确实可虑。”
姚宏毅说道:“但当务之急,却是徽州府城本身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徽商以打行牛马夺取府城,而混混牛马组成的义军,军纪太差,又打着我大汉旗号,到处烧杀淫掠。徽州百姓恨屋及乌,已经对我大汉产生误会。”
这才是问题的重点,同样也是聂宇手中电报明确的核心问题。
徽州府的大汉情报司陈林,没法约束控制那些造反的义军,甚至就连徽商这个组织者自己都没法控制,只能眼睁睁看着义军迅速壮大失控,几如土匪流寇。
聂宇略一思忖,拍板决定道:“江西已经基本统一,第五师和第六师不必一直驻留江西。给杨芳发去电报,江西移交给第三师驻守,第五师和第六师北上徽州,火速弹压那里的乱兵。”
一句乱兵,给徽州府的义军定了性,他们帮大汉拿下了徽州府城,确实立下了夺城之功。
可夺城以后,又开始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完全把徽州府城当成了抢掠发财的好地方。
大汉要徽州府城,是要一座完整没怎么受破坏的徽州府城,而不是让这帮混混地痞去抢劫发财,把徽州府城给抢成一片空城白地。
真要这样,那汉军为什么不自己去抢,还费大力气联络徽商做内应。
聂宇说完了调兵镇压,接着又补充道:“徽商们为我大汉拿下徽州府城,姑且算其有功,乱军害民之事,孤可以不与追究。但徽商之后必须解散,不得再以徽州商帮自居,也不可继续维持以往徽商的那一套联络关系。”
借题发挥,拆分徽商。
“大王圣明!”
众臣瞬间汉王意图,连忙齐声高呼。
……
江西。
杨芳得到荆州方面命令,迅速与陈有年交接了南昌防务。
接着,率领本部第五师及编外第六师,合计两万大军,走赣江水路经鄱阳湖北上,一路沿昌江进入徽州府。
徽州府与昌江直通的祁门县,祁门县令见到北上汉军,吓得立马望风而降。
跟着闻讯投降的,还有祁门县北边的黟县。
杨芳一路连占两县,完全不做任何停留休整,星夜兼程急进奔赴徽州府城。
仅仅一天时间,杨芳大军抵达徽州。
徽州府城的汪兴业,虽然已经提前得知消息,但还是被杨芳的突然驾到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只能匆忙带着一众徽商出城迎接,又让家奴仆役挑来许多金银酒肉作为劳军见面礼。
“草民拜见将军!”
汪兴业的姿态摆的相当低,要不是汪兴尧明确说过大汉没有跪礼,他都要直接跪下。
杨芳满脸笑容,好似对徽州府情势一概不知,上前搀扶着对方说道:“不必多礼,尔等徽商于我大汉立下大功,夺下了徽州府城。大王可是要我来徽州好好看看,看看这徽州府是否如传闻中的繁华盛况!”
听着似乎是在夸赞,可汪兴业却是脸色突变。
别人或许不清楚,可他作为徽商首席,又跟汪兴尧是同族兄弟。
汪兴尧可是已经提醒过他,大汉绝对已经知道徽州府这边的情况,甚至可能已经上达天听。
汉王爱民如子,大汉的根基就在百姓,其次才是商人、地主,而他们组织的义军这么乱来,已经触及到了大汉的底线。
汪兴尧给汪兴业的建议,就是尽量约束汪家的家奴和义军,约束不了的,就把他们解散掉,不要再扯上瓜葛。
等汉军一到,这些凡是作恶的义军,必定会被清算。
现在,杨芳一来就摆出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瞬间就让汪兴业心中警觉起来。
再看杨芳的微笑,怎么看怎么瘆人。
汪兴业刚要忍不住开口,旁边的汪兴尧就反应迅速说道:“徽州府繁华,实乃外界大其词,当不得真。而且,我等商人虽侥幸拿下徽州,但着实不通治理,只能静待王师天兵来到,接过这治理重任!”
此话一出,汪兴业立刻听出来,这是汪兴尧在暗示他赶快主动让权。
再不让权,怕是汉军一清算起来,他也跑不掉。
“说的不错,”汪兴业反应还挺快,立马接话说道,“我等徽商不过一介商贾,实在不懂如何治理一府。如今将军来此,我等终于可以卸下重担,还请将军莫要推辞,救救这徽州府百姓。”
这是演都不演了,就差明着说徽州府已经被他们自己募集的义军给害惨了。
杨芳点头,完全没有客气:“既然如此,那本将军就却之不恭了。”
见杨芳答应,汪兴业松了口气,而后领着杨芳就要进城设宴款待。
徽商主动出钱献上的金银酒肉,杨芳只收了粮食,其余酒水金银全部退回,而且粮食也立下字据,算是官府跟徽商们借的粮。
汉军的军规法度已经基本完善,军队就是军队,只要干好打仗这一件事就行,其他诸如钱粮问题,军队都不用操心,也不能去操心。
否则,今天徽商们主动出钱劳军,汉军心安理得接受了,明天收复别的地区,当地商人士民没有出钱劳军,那汉军是不是就要主动讨要?
天高皇帝远,总归有汉王管不到的地方。
长此以往,军队风气必定败坏,所以任何口子都不能开,哪怕真的是徽商们自愿出钱,汉军也要立下借条字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