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6章 开歷史倒车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雍正在位十三年,確实是嗑药嗑死的,但同样又是忙成狗了,不得不嗑药支撑精力。

而且,偽清的军机处,核心在於重用满臣和旗人,用这些人来打败文官集团。

聂宇盯著纸上写的大汉现有各机构,反覆沉思半晌,提起硃笔对著秘书阁勾画圈,又对著內阁勾画圈。

大汉此前的制度,聂宇虽然设置了內阁,但又同时升自己的秘书处为秘书阁,置於內阁上头,在自己身边贴身匯报。

然后,地方上的小事,地方决断,决断过后进行报备,大事无法决断,就上奏中枢各部院。

中枢各部院给出处理意见,上呈给內阁,內阁审核过后给出自己意见,也可以没有意见,继续上呈给秘书阁,秘书阁进行最终审核,隨后上呈聂宇决断,是否採纳內阁各部的意见。

麻烦是真麻烦,但权力也是牢牢把持,內阁基本上算是他的传声筒。

现在新朝建制,聂宇需要对这套原来的权力架构做出调整,之前的架构他能掌权,可实在太忙了,都快给他忙成狗了。

就这还是当初地盘不大,现在地盘扩张到比当初大了一倍还多,未来肯定还会更大,各种政务琐事积压他根本吃不消。

聂宇反覆思量半天,决定改组秘书阁,让秘书阁与內阁並行,双方共同兼管在皇权之下。

没办法,確实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了,用太监夺权,太监不干活,也不会听话,用女官掌权,那是纯有病。

偽清完全没有参考价值,他们是奴隶制王朝偽装封建王朝,把所有人都变成奴隶,就不用太复杂的制度了。

秘书阁一直放在內阁上面。內阁会在新朝逐渐被虚化,秘书阁会变成新的小內阁。

既然如此,那就把秘书阁下放,保持秘书阁官员的低品级,同时定下时间年限,年限到了必须外放地方做官,確保秘书阁的官员流动性。

而且,还要让秘书阁能够与各部院直接对接,达成地方到中央各部院,而中央各部院上呈內阁和秘书阁。

內阁收到各部院的处理意见,会儘量採纳,不採纳的话,就需要內部投票,给出票擬意见。

秘书阁则覆核內阁的票擬,最终上呈皇帝。

这样,相权跟皇权的盾可以暂时缓和,秘书阁、內阁、各部院会先斗起来。

解决不了盾,那就先转移分化盾。

中枢各部院掌握执行权,內阁掌握决断权,秘书阁掌握最终覆核权。

三方权力架构存在竞爭关係,王朝鼎盛的时期,內阁、秘书阁、各部院不可能联手。

因为三方联手以后,必定有两方会失权,再不济也是给掌权的一方当狗。

秘书阁、中枢各部院、內阁都有实权,能够互相掣肘竞爭,怎么可能愿意当狗失权?

而且,这套三权分立的制度下,皇帝也可以轻鬆许多,三方意见没有太大出入的奏章,皇帝就能隨笔略过。

若是三方意见相左,甚至秘书阁或內阁提出明確反对,那皇帝就可以亲自决断。

如此一来,皇帝的工作量可以起码下降一半以上。

至於能维持多长时间,几十年还是上百年,聂宇不清楚,反正他活著的时候,应该问题不大。

秘书阁作为覆核机构,完全置於皇权压制下,皇帝可以自由决定秘书阁的官员去留

明初的內阁,一开始能被朱棣当成秘书顾问来用,就是內阁的官员也全是低品官员,连个正儿八经的办公衙门都没有。

偽清的军机处实际也参考了这一点,军机大臣没有实际任命。只要皇帝的一道旨意,让你来军机处,你就是军机大臣,不让你来军机处,那你就该干嘛干嘛去。

硬要打比喻的话,就是相权一分为三,內部竞爭,皇帝又拿走了三分之一的相权,作为牵制转移矛盾。

不过,这套制度下还是有潜在隱患,三方权力部门確实是相互竞爭,可等聂宇驾崩以后,后世的君王要是压不住三方竞爭,那就是三方无尽的扯皮。

你说行,我说不行,皇帝甚至要为一件小事,亲自下场拍板决断,无形中增加了大量工作量。

聂宇缓缓拿起那张宣纸,他终究还是开了歷史倒车。

不用太监,那就只能设立一个虚职权重的部门,加入到相权的爭斗,达成权力平衡。

之后该怎么样,三分相权能不能一直维持下去,那就不是他能考虑的了,他也没办法去考虑。

总不能一步到位,搞议会制度吧?

欧洲的议会,那就是资產阶级爭夺王权的工具,议会出来了,第一个就得打倒皇帝。

(没当过官,政治水平有限,只能这么来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