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8章 他是皇汉(为雪糕加更)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自此从美工、编剧到导演三级跳,並且死死地抱住了郑小龙和王硕的大腿,扎根京圈。

今天万噠领头的是初出茅庐的王四聪,冯小钢和吴尔善两个门面导演协助。

裤子笑著介绍道:“郑导,这是我们小王总,这位是吴导。”

王四聪今天穿得仪表堂堂:“郑导,万噠影视今年刚刚入行,期待跟您这样的业界前辈多合作。”

初出茅庐的二代也是见识过“反法同盟”和拿破崙大战的激烈场面的,这会儿也不见得有多么怯场。

“优秀导演不敢当啦,多吃几年饭罢了。”郑小龙对这位国內排名前十的富豪之子也不怠慢,搞文化项目的哪能不跟这些金主二代们打好关係,那都是拿钱不当钱的主儿。

特別是这两年,越来越多。

“大家今天来艺术中心的心情和目的我都了解,《甄嬛传》目前已经改编到了第三版,无论是首播还是网络版权,很感谢各家公司的关注和兴趣,但现在確实为时过……”

铃铃铃!

“对不起,我接一下。”郑小龙看是老友刘欢,起身推门出去:“餵?还在雪梨演出呢?”

在场三位万噠来客不以为意,他们跟湘台、乐视文化一样,都是因为“酒香”来探探这个“深巷”的。

不是这帮人太著急,是北平电视艺术中心和郑小龙的大名人尽皆知,说得夸张一些,这就是电视圈的问界,几乎从无败绩。

国內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

第一部室內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

第一部电视幽默轻喜剧《编辑部的故事》;

第一部全部在境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北平人在纽约》,包括去年的《金婚》,依旧大爆。

郑小龙本人不谈,冯小钢、赵宝钢、葛尤、姜纹、张国利,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王四聪悄声问道:“老冯,感觉有戏没戏,我们也是第一次投电视剧嘛。”

裤子很有信心:“你甭管他拍什么,老郑手里出来的玩意儿没有不行的,就看能露多少投资额给我们了,况且——”

他声音愈发低了:“这次就著《文化產业振兴法》的东风,中心要从事业单位改制到企业,你想想老郑他?”

话未说尽,但王四聪已经领略大概。

没错,郑主任也儼然和上一世一样,把这部作品当成了进身之阶。

很显然,从事业单位到自负盈亏且有著上市公司“歌华有线”的企业中去,郑小龙作为从80年代就掌管中心的元老、功臣,也可谓是搭上了便车。

事业单位不存在个人持股,但歌华传媒可不同啊?

从电视艺术中心到歌华,是顺应產业政策做出的调整,也是为了激发创作活力、提高人员待遇迈出的“巨大一步”。

冯小钢解释道:“因此这部《甄嬛传》的成败非常关键,涉及到老郑后续的安排和待遇,甚至是股份。”

他自信道:“小王总你放心,我跟他认识二十多年了,今天打个招呼,回头再软磨硬泡便是,没太大问题。”

不轻不重地“砰”得一声,郑小龙面色有些怪异地返身回来。

似乎被裤子的乌鸦嘴给说中了,还真出问题了。

只不过是个小问题。

“郑导?您这是……”

郑小龙笑道:“没什么,刘欢之前介绍个女歌手来唱片头曲和插曲,突然说病了来不了,想协商解约。”

“我本来还挺看好海政这姑娘的,叫姚贝娜,片头曲《红顏劫》也是刘欢作曲,这下子,害!”

横竖也不是太过致命的问题,只是如同冯小钢刚刚所述,这部电视剧对郑小龙的意义非凡,涉及到能否在这次文化事业单位的混改中“拔得头筹”。

在这种关头打了磕绊,那是十分不美的,因此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颇高,光是剧本就已经改到第三稿了。

“姚贝娜?”冯小钢皱眉,“有些熟悉这名儿,好像……”

“誒?他不是刘伊妃那朋友吗?之前是给华艺的《来自星星的你》唱主题曲的来著。”

小钢炮还是意难平,到现在还叨咕著华艺这桩前朝旧事呢,堪比陆秀夫。

“哦?刘伊妃啊,嗯。”郑小龙眉头微皱,十月份这几天关於胡润百富榜和“211亿”美元资產的事儿快传疯了,他这个再不关注娱乐新闻的老年人也熟悉得很。

不过他这会儿也没想太多,毕竟自己跟问界和那位隱形首富……不对,应该叫隱形巨富往日无怨、近日无讎。

只不过自己是老京圈,他是新势力,双方之前因为陈开歌、华艺等人有些小小的不愉快罢了,也即2007年因为“一个馒头”事件引发的封杀令。(309章)

封杀最后被证明是一次可笑而无效的舆论集会,各人事后纷纷刪博缩头,路老板也“只诛首恶”,把太郎父子绳之以法。

这一次,迫於华艺、大院等京圈的阵营裹挟,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王四聪从听到刘伊妃的名字开始就有些警醒。

说是杯弓蛇影也好、说是十年怕井绳也罢,这个老爹嘴里的“人家的孩子”確实给他们这些竞爭对手的精神压力太大。

姚贝娜和刘伊妃有关係,就是和路宽有关係,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要求解约?

他们这帮人好歹还要挤进来“求购”呢,你一个搭上郑小龙顺风车的歌手还不愿意了?

这合理吗?

自己当然是不敢直攖其锋的,但完全可以借著郑小龙一探究竟嘛!

王四聪想了想,斟酌道:“郑导,听说问界也要上古装剧,跟你们两家一样,也是网络小说的ip改编,不知道跟这事儿有没有关係。”

“哦,正常竞爭嘛,应该挨不著。”郑小龙不接他的试探,“电影这一块我没有发言权,电视这一块,问界也是很会抓潮流和重点的。”

“前几年谍战、军旅题材火的时候他们有《潜伏》、《士兵突击》,都是爆款。”

“去年我看乐视文化做了《蜗居》这样的现实题材,问界也做了《裸婚时代》,也是找问的文璋。”

“还有湘台做韩国偶像,他们就做《星你》和《流星雨》这样的国產偶像,包括这一次的古装热潮,我们做清宫戏,他们做其他朝代,都可以理解的。”

话说了这么多,老郑的意思很明显:

人家是踏马的谁都打,不是针对我一个,凡是市场热点和潮流题材问界都要追,你就別挑拨离间了!

“原来如此,我对国內电视圈还不大了解,今天长见识了。”王四聪一计未成,不以为意地笑笑,想著就此掠过。

裤子捧哏道:“小王总,要论国內电视圈,是真的找不到比郑导还专业的大拿了,我学这么多年且还有『半九十』要走呢!”

“哈哈哈!你这嘴啊!”郑小龙笑著点了点这个小老弟,摇头不语。

二十多年了,自己这屁股还是好这一口!舒坦!

本以为这个话题暂无下文,今天除了打过招呼外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吴尔善反倒出声了:

“郑导,我倒是有个情况想提一下,权当给您做参考,但不知道说出来合不合適……”

换做旁人,老郑应该会直接来一句那就別说。

但一看是拍过《诛仙》的吴尔善,对他印象倒是不错,“讲嘛,小钢在,四聪也是自己人,不然怎么最后留你们几位在办公室喝茶呢?”

吴尔善知道刚刚少东家的用意,有意卖乖不叫郑小龙躲过这个话题,语气斟酌道:

“说来也是自曝其短,我从03年就在问界工作了,前期也在那位的剧组里待过,对他的工作思路和习惯算是比较了解,虽然最后被扫地出门……呵呵。”

郑小龙眯著眼看他,没搞明白他这通开场白的用意。

“恕我直言,这次这个什么姚贝娜临时要求解约,背后的原因可能还比较复杂……”

王四聪心中大悦,面上故作不满:“老吴,有什么话说就是了,今天在场都是自己人,你最崇拜的就是路导,介绍一下他的情况也无妨嘛。”

二代够小心谨慎的,背著人呢也不敢说一句歪话,只敢说怪话。

吴尔善直截了当道:“我明说了吧,这位大导演、大富豪,是一位激进的皇汉主义者,特別是在文艺创作上。”

“我拍《诛仙》时提议把鬼王宗改成蒙古部落风格,草原狼图腾、萨满祭司、多文化元素,结果他当场否决,说『仙侠世界要统一在华夏美学体系里』,但他所说的华夏美学体系,似乎並没有包括其他民族,或者说极少。”(224章)

“包括给刘伊妃拍《茶文化》的mytube视频,我想著在水磨镇这个多民族聚居地,完全可以在第二期让她身著一些民族服饰,这在外国人看来其实会更加多元,他也否决了。”(277章)

吴尔善这番话倒不全然是故意挑拨离间,他是真心这么认为。

包括自己被扫地出门,除了那桩“人体器官”艺术创作的旧闻外,他怀疑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多元民族文化”的创作理念。

似乎是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服力,这位蒙古导演沉声道:“郑导,其实问界在小说这些ip的改编领域是一直走在前列的。”

“据我所知,第一部游戏改编剧《仙剑》、第一部小说改编剧《诛仙》都是那位本人的手笔和指示。”

“你们再看看《甄嬛传》和《宫锁心玉》的原著,在网络上的热度可比他们收购的《琅琊榜》那两部高得多啊?况且盛大跟问界的关係一向亲厚,您可以想一想——”

“以他对文艺作品市场化价值的判断和眼光,以问界的版权积累规模,如果真要想抢这两部清宫剧,你们还有机会吗?”

吴尔善愈发斩钉截铁:“不是他不知道它们值钱,是他这个皇汉本就看不起、看不上这些他眼中的『异族』元素,仅此而已。”(544章)

“姚贝娜解约也许无关紧要,但我说这么多想提醒您的是……小心问界的其他『市场竞爭』手段。”

別说郑小龙了,这会儿裤子和王四聪都听得愣了神。

还有这码事?

郑小龙更是面色怫然不悦,又不免忧心忡忡,若果真如此,那姚贝娜解约还真值得深究了。

至於吴尔善提到的“皇汉”,也並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

早在清末民初,以邹容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其著名的《革命军》中大量使用了“皇汉民族”、“皇汉人种”这样的概念。

“皇汉”主要被用来指代汉族,並带有明显的反清排满的革命色彩。

在吴尔善的眼中,一直秉承正確的民族立场,多次否定他的私货的路宽,可不就是个皇汉嘛!

他这一通信息的互通有无不要紧,却叫把《甄嬛传》这部清宫剧当做进身之本的郑主任给说愣了神。

姚贝娜是一个小絮的结尾,还是一桩大阴谋的开始?

他不免想到了湘台被疯狂狙击的《样男子》,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傻子都知道把市场上的韩流肆虐狠杀一通、现在低调许多的是谁!

难道是同样的手法?

吴尔善的感触是真心的,郑小龙的担忧也是真心的,可一边心中窃喜的王四聪可著实误会了!

这个老吴聪明啊!一通摆事实、讲道理把郑小龙给架起来了——

你现在做《甄嬛传》,就要面临有可能被问界狙击的风险,姚贝娜就是个开始,而且那位还是个皇汉,本就看辫子戏不顺眼。

你老郑无论跟湘台还是乐视文化合作,这两个根本之前都特么被打得跟狗似的,只有万噠!

万噠虽然也算是鎩羽而归,但虽败犹荣!

我们是邪恶联盟里损失最小的,虽然大麦网没了但也顺势推出了万噠专用的在线票务软体,比起其他几个鼻青脸肿的可好太多了!

因此,对於现在的郑小龙而言,万噠无疑是最合適的合作对象。

而且这一次並非对抗,只是自保,我们就拍个清宫剧而已,是犯你的“问界法”还是“首富法”了?

以郑小龙的城府不会当场给出任何回应,自然云淡风轻地送走了三人。

王四聪夸了吴尔善几句,后者笑了笑没有说话,现在他就是万噠这条船上的人,下了船也走投无路,也没什么好选择。

他刚刚其实有一句话没好跟根正苗红的京圈郑导讲:

郑主任,我们满蒙是一家啊!

“老冯,估计这事儿能不能成?”王四聪在车上笑道:“这位郑主任,不会再听到老吴刚刚话之后就嚇得熄火吧?”

“呵呵,那位谁不怕?”冯小钢至今想起自己和沈星的事件被捅出,心里还老大不是滋味。

“不过郑小龙不是怕事的人,而且现在是电视艺术中心混改的关键时期,这部《甄嬛传》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

“你就是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也要先把这戏拍得漂漂亮亮再说。”

冯小钢是京圈老人了,对这些人物秘辛看得还算透彻。

上一世《甄嬛传》2010年开拍,同年北平电视艺术中心完成改制、划归歌华传媒,郑小龙仍任主任、併兼任电视製片协会副主席、电视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再就郑小龙本人来讲,大院子弟出身,燕大毕业,父亲原为军总后勤布布长,这也是他在京圈里成为核心人物的关键原因。

已经一死、一走的原华艺二王的出身,比他差了不知道几个档次。

即便路宽势大,但自己合法合规地拍一部清宫剧,你就这么霸道地要来捣乱使坏,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坏人前途,这也未免有些太过分了吧?

当然,这暂时还只是郑小龙被吴尔善一通“科普”后,心里隱隱升起的担忧,他倒没有鲁莽到现在就给自己找一个假想敌。

可这事儿又怎么確定才好呢?

这位隱形巨富和京圈之前打得不可开交,头面民营集团华艺已经陨落,自己又好舔著个脸去探询、求和吗?

现在的京圈就算再不是娱乐圈、文艺圈的中心,可也不是这个理儿啊!

况且他也根本没有同问界合作的基础,不但因为此前的齟齬,更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出身决定屁股。

京圈的底色是大院不假,但京圈还有另一个底色:

旗色。

王大军、王小磊是镶黄旗的,英子是叶赫那拉的,文璋是曼殊文扎氏的,马未都、王硕和第六代张沅等等一大票京圈核心和旁支,都带著这个色,还有一位最重量级的丹丹老公。

包括后来的关小彤、闞清子、白金亭等等崛起较快的小、小生们,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乃至於上一世曾经被我们的泥石流女主角刘伊妃“怒懟”弹的钢琴家郎朗,其实小刘是著实冤枉了人家。

“钮祜禄”在满语中意为“狼”,其后人在改汉姓时,多取谐音“郎”。

郎老爹不是故意阴阳她,说自家儿子“只有皇室公主才配得上”,人家本来就是纯正的镶黄旗、钮祜禄氏后代,哪里能看的上你刘伊妃一个血统平平的“平民女子”?

因此对於此生都根植京圈的郑主任来说,这部《甄嬛传》某种程度而言,不但是这次改制的阶梯,也是他本人的“正智正確”。

辫子戏多,自然还是有原因的。

他定了定心神,在办公室里踌躇许久,还是想到了托刘欢说情的姚贝娜。

解铃还须繫铃人,郑主任现在只有通过她来確定这是真的“因病请辞”还是针对清宫剧的“蓄意谋杀”,於是给製片主任下了一个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指示:

请姚贝娜自己来面谈解约,商谈违约金事宜。

10月17號中午,刚刚从医院出来的姚贝娜接到了刘老师的通知,身边的母亲李敏想到刘晓丽昨天安慰她打来的电话,抚著女儿的背部劝道:

“要不你给茜茜打个电话吧?她虽然年纪小,但现在的见识比你们要多得多。”

姚贝娜想到高昂的违约金,自尊心较强的她本想拒绝母亲的提议,可心慌意乱之下还是默默点头,拨通了发小的电话。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