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快刀斩乱麻  我不是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快刀斩乱麻

林恩占据三河城的核心目的之一,是为了得到城市内的人才,尤其是手工业方面的人才。

他坐在主位上,通过面板,能清晰看到城市代表们身边漂浮着的属性值。

在白河领,能锻造板甲的最强铁匠埃里克拥有三颗星的属性,还有两项能辅助锻造的优秀特性。

可林恩这一眼看下去,拥有三星以上评价的手工业人才就不下一手之数,涵盖锻造、铸造、皮革等多个行业。

这还只是前来赴宴的各手工业行会代表,他们手下必然还有更多技艺精湛的工匠。

只能说三河城不愧是大城市,人才资源的确丰富。

林恩设立手工业总会,就是要让这些人才都为他所用,并按照他的需求进行生产。

他可以不兼任市长,也可以继续容忍议会统治城市。

但总会长这个位置他必须要握在手中,绝不能让给旁人。

主要原因,在于林恩需要这些优秀工匠将他的先进技术‘变现’。

各种先进的甲胄兵器都需借助工匠之手才能造出来。

白河领的那点工匠数量,根本就无法满足林恩日益增长的恐怖需求。

从去年秋季到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埃里克掌管的甲胄工坊才为林恩提供了不到一百套板甲以及板甲衣。

尚且无法覆盖老二休戈麾下的一百五十名骑兵。

靠着这点可怜产量,林恩要到何年马月才能组建出一支真正的钢铁洪流?

西郊那场骑兵对决的压倒性结果,已足以体现出先进甲胄的巨大优势。

等装备完骑兵,步兵也需要用先进甲胄替换掉老旧的锁子甲。

在击毙黑杉伯爵俘获大批战马后,他现在根本不缺战马,甲胄的缺口却是无限大。

可工匠不成为‘自己人’,林恩又岂能将先进技术传授给这些工匠?

而且传授技术只是第一步,他还需要做到规范生产。

即保证生产出来的甲胄都符合既定规格,各种零部件也要能做到通用替代。

也就是所谓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

为此,就必须要建立一个能整合各手工行业的总会。

听完他的要求,台下的一众代表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在害怕,害怕城市的手工业失去了独立性,如领地上的工匠那样沦为了领主的附庸。

随着手工业的沦陷,商业势必会遭受牵连,谁都躲不掉。

但代表们又没胆子抗拒。

就在这举行宴会的军帐外,正驻扎着林恩麾下的两千大军。

随着军帐中安静下来,代表们能清晰听到那帮士兵在庆祝胜利时的震天欢呼。

如此一支恐怖的军队,足以将尚在动荡的三河城夷为平地,就如同前不久遭到沼地公爵屠灭的科伦城。

况且他们即将被林恩‘包养’。

市民们迫切需要来自白河领的廉价粮食救命,城市的各行各业也都需要白河领的廉价原料与广阔市场。

都被包养了,还谈独立人格或者完全自治,这是否有太过搞笑?

可让这些城市代表接受林恩的过分要求吧,他们又实在是心有不甘。

三河城的自治传统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贸然建立一个手工业总会,还要接受一位领主老爷来担任会长,这不说是标新立异吧,至少也可以说是离经叛道。

这些代表们完全可以想象,当城内的市民们得知消息后该是何等的愤怒。

就算再次爆发动乱都不是没可能。

市民们既然能够协助林恩推翻原来的市议会,那自然也能推翻林恩所扶持的新市议会。

不过林恩自然也是有备而来。

他准备了软和硬两套方案,不怕这些代表们与城市居民不就范。

在短暂的死寂过后,林恩主动打破了沉寂:

“除了建立手工业总会外,我还要重组市议会,二十个议员席位保持不变,但教会的席位将全部取消,这两个席位都将归手工行会所有。”

他话音刚落,几个来自手工行会的城市代表当即面露喜色。

由于三河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座城市向来是由商人所主导。

二十个议会席位中,往往是手工业行会两席、教会两席、民兵团一到两席,余下十多席则基本归各商人行会所有。

光看席位分布,就能看出商人在三河城的势力之大。

林恩要通过重新分配席位,改变三河城内的势力天秤,分化本就不团结的商人与工匠这两股派系。

同时,林恩还能通过向工匠展示诚意,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总行会的建立。

商人代表们对此倒是没有太多意见,两个席位而已,远远无法改变商人对三河城的主导地位。

可林恩接下来的话让在场所有代表都彻底坐不住了。

“我认为,手工行会与工匠们才是三河城的基石,若非工匠们的奋勇抗争,三河城也无法摆脱逆贼洛泰尔的暴政。

因此,四个席位依然远远无法匹配工匠们对城市的卓越贡献”

林恩的话音戛然而止,他故意卖了个关子。

台下的代表们齐刷刷地望向他,个个都面露紧张神色。

工匠代表们因兴奋而紧张,商人代表们则是因恐惧而紧张。

林恩没有吊他们太久,旋即平静地公布了议会重组方案:

“我要让手工业行会的议员席位再翻一倍,不是四个,而是八个。从今晚开始,手工业行会将在市议会中拥有整整八个席位。”

这并非征求意见,而是强硬命令,并且瞬间就将代表们的注意力从建立总会转移到了议会重组上。

工匠代表们听罢纷纷面露兴奋,有人甚至难掩激动当场拍案叫好。

商人代表们则大多抿紧了嘴唇。

稍微算一下就很明白,二十个席位,光手工业行会就占了八个。

除去市长、民兵团等势力的固有席位,将来的三河城必然是工匠与商人的势均力敌。

自此以后,商人具有压倒性话语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他们再也无法打压手工业行会的利益,再也不能将额外的城市开销摊派给工匠。

这就是林恩要的效果。

打压商人,抬升工匠。

他看得很清楚,在三河城里,只有工匠才掌握核心技术,也只有工匠才掌握着绝大部分城市武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